旅行的第二天是個周日,家庭旅館的主人自己起個早,到麵包鋪去採購新鮮食物。一對退休的法國夫婦,把自家的住宅騰出一個獨立進出的底層小單元,就成了一個家庭旅館。他們先是加盟了 Airbnb, 後來又在 Booking 上打出廣告。雖然每次只能接待一戶兩口的遊客,卻也照樣生意興隆,客戶從未斷過。大多來自法國,德國,荷蘭等周邊國家。
法國式早餐比較簡單,基本都是甜食。一杯橙汁,一杯咖啡和熱牛奶,麵包,黃油和果醬是標準的旅館服務。為了加強地方色彩,房主還準備了阿爾薩斯地區特產的 Kougelhopf, 就是一種做成高帽子模樣的葡萄乾鬆軟麵包。
上午10點,我們就整理好行李,開車出發,一路向東,半個小時後就跨過了萊茵河,進入德國。邊境在橋上,只有一塊小小的木牌標誌着兩國的分界線,如今在申根條約成員國範圍里,邊境已經沒有固定的哨卡,但流動式海關依然存在,防止人們走私煙酒之類的物品。
德國的交通規則對於機動車的限速很容易記憶,城市裡是每小時50千米,城外公路是每小時100千米,而高速公路則沒有速度限制。當然,有些路段有特殊的規定,限速一般都會有明顯的標誌。
烏爾姆是世界聞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的出生地。除此之外,使這座小城出名的是一個高達161米的教堂鐘樓,據說是世界上最高的鐘樓。
這是一個典型的哥特式建築,1377年破土動工,直到1890年才最終建成。常有人把它誤認為是當地的主座教堂,其實是一個福音派新教的教堂。
每個歐洲城市都有相似的結構,名勝古蹟往往都集中在老城的中心。市政廳,主座教堂,集市廣場和步行街是永恆的景點。
與法國的科爾馬一樣,德國的烏爾姆也曾經是神聖帝國里的一個自由城市,木結構的房子也同出一源。不過,這裡的小溪大有來頭,居然是多瑙河的上游。水車,綠蔭,燈火,到處是溫馨的氣息。老市政廳的牆面上,天文鐘講述着歷史的變遷。
毫無疑問,德意志與法蘭西是近代西歐大陸上相互競爭的兩個大國,誰又能想起,它們曾有過共同的祖先,把國土擴展到幾乎可與愷撒的西羅馬相比的查理曼大帝呢?雖然法國的小學生一直從教科書上讀到自己是高盧人的後代,卻相對忽視了法蘭克王朝留給他們的日耳曼基因。從科爾馬到烏爾姆,我們還是在同一個世界上徘徊。
懷舊的情感,是蒼茫暮色中來自心底的奏鳴曲,明天,我們將駛向阿爾卑斯山脈,到莫扎特的故鄉 Salzburg 去朝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