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新 大 陸 > 帖子
胡耀邦---太子黨文化的奠基人
送交者:  邱蓬萊 2006年01月03日16:34:34 於 [新 大 陸] 發送悄悄話

一、不合格的領導人

看了悼念胡耀邦的官方悼詞及海內外互聯網追悼的各種文章,獲知官方推祟他的其中三項功績是:平反冤案錯案、提倡思想解放及不遺餘力的進行改革。對這三項功績,民間的解讀是:他給為許多老幹部平了反,解放出來工作,卻成為趕他下台的主力;他提倡解放思想太賣力,過了頭,被轟作資產階級自由主義,最終成為被趕下台的口實;被用做改革的急先鋒,卻天真的以為自己真的就是“總書記”,竟想請老闆下台;其憨罕見。

悼念胡耀邦的人們,舉了很多例子,說他的作風如何民主,思想如何開放,怎樣保護了自由知識分子,平反了多少冤案,待人如何真誠不設防,義不顧後,做了些什麼、說了些什麼等等,人們儘可能多的使用了各種褒溢之詞,為他戴上了五顏六色的桂冠,卻顯得彼此矛盾、不和協,雜亂無章。

從諸多的故事中,人們得到概念是:胡先生可能是一個值得尊敬的人,但絕對不是一個成熟政治家,合格的國家領導人。他不具備一個政治家的智慧、素質,政治家的敏銳嗅覺,魄力、魅力,甚至不具備起碼的政治技倆。引用原科技日報副總編輯孫長江和原社科院研究員張顯揚兩位的評價:作為一個政治家,他的看法是過於純真了。事實是,鄧小平選擇了他,扶上馬的“總書記”,得來全不費功夫,政治家的水平無從談起。

從那一時期過來的人們,都依稀記得胡耀邦在諸多的場合言論的大膽超前,講話中矛盾錯漏,隨機、任意,這些反映出其思想上混亂,與社會情勢的不和協,理論的匱乏。最著名的例子,莫過於胡耀邦宣稱,共產主義的真理,就象站在泰山中天門就知道玉皇頂一定在上面一樣,確鑿無疑。這等牽強的論證和荒謬的邏輯,顯示出其理論水平的低下和宣傳鼓動能力的拙劣。胡耀邦的種種“表演”,甚至為人們所輕蔑。記得當時,一幅形象不甚正面的胡高舉雙手的漫畫,公然登載於某畫報上,並為各家報紙廣為轉載。權威電台宣稱,這是人民群眾對所喜愛的國家領導人的形象的一種前所未有的灰諧的表達方式,引人側目!關於胡的種種口誤、笑話更頻頻地廣泛流傳於民間。胡耀邦自己也說:“我是維吾爾族姑娘,辮子一大把。”總書記的位置危如累卵,下台只是遲早的事;沒有人把他當做一回事;或者,他自己也沒有把“總書記”當做一回事。

他也沒有完整治國理念、章程、目標,不過是以樸素情感、平等、民主、自由,二十幾年未見的人性化觀念、正直和道德觀處理黨、國家的事務,未上升到理性階段,更未形成治國目標,當然也就談不上為此“犧牲”。與此對應的是,紫陽先生堅持理念,勇於犧牲的精神;同樣是柔性抗爭,沒有目標方向的,結果只能是習慣性的“服從”。一段眾所周知的故事是,在幾次非正常的黨內民主生活會,幾個老朽顧問當面斥責他後,他不作任何努力和辨解,竟考慮辭職,連一點政治鬥爭的意識都沒有,如此懦弱;而會後,竟情緒化地坐在台階上放聲大哭,如喪考妣。一個政治家的理念何在?信念何在?風度、形象又何在?這竟然是中國的頭號領導者?

毋須贅言,人民不認同!任憑現在的各類人們怎麼去悼,也無法否認胡不合格這個事實。
一個培養接班人的共青團的領導者,自己竟然不是一個合格的接班人?莫大的諷刺!
不是伯樂、能選出千里馬麼?

二、胡耀邦打開了腐敗大門

二十世紀的中國,對毛澤東領導之下的二十六年,儘管有種種的異議,但無疑是中國有文字記載的三千多年歷史中,吏治最為廉潔的時期之一。而這一時期的終結,正是由胡耀邦執政的年代開始的。從此中國進入政壇、官場、社會腐敗墮落的階段,並迅速晉升於全球最腐敗的國家行列!這也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並有國際社會的公正結論。2004年世界各國“貪腐印象指數”調查,中國排名的第71名;2005年全球的“貪腐印象指數”,中國排在第78名。是胡耀邦打開了潘多拉魔盒,放出了腐敗這個魔鬼。

奇怪的是,至今仍鮮有人深入探討腐敗的大門是如何打開的問題。當時,面對洪水泛濫一般的腐敗現象,人們僅以“改革開放、發展商品經濟,貪污腐敗就難以避免”來搪塞(趙紫陽語)。這是一種託辭,(這掩蓋了做為總書記胡沒有敏銳地抓住方向性的大事,而沉湎於助人施善的平反冤案中)事實上改革開放、發展商品經濟與貪污腐敗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新加坡的社會經濟發展就是例證,它的經濟發展成就舉世注目,它亦成為亞洲乃至世界首屈一指的廉潔國家。

今天的中國,雖然改革開放小有成績,但是貪污腐敗更是突飛猛進,中國已成為全球首屈一指的腐敗“大國”,腐敗分子更己滲入國家領導層中。而我們的貪污腐敗的理論研究卻毫無進展,這是令人遺憾的事。因此追根溯源,探討胡耀邦是怎樣打開腐敗大門的,無疑有深刻社會意義。

(一)胡是太子黨文化的奠基人
毛澤東先生有一句至理名言:正確的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這句話淺顯易懂,但卻意義深刻。這是毛領導共產黨幾十年經驗的總結。曾經擔任中央組織部部長的胡耀邦對此當然應該有深刻地理解。這是今天研究中國腐敗問題的鑰匙。

胡耀邦的幹部路線是怎樣的呢?
幹部路線、幹部隊伍建設、幹部選拔在中國從來就是諱莫如深的不可探究的領域,但是人們依然可以從官方的公開宣傳上中找到其在某一時期幹部路線的主導因素。
80年代初,胡耀邦上台後,全國颳起了一股選拔、培養領導幹部第三梯隊的風潮。一批文革後復出的老幹部們年事已高,領導層面臨交接班問題。就在這個時候,胡耀邦拋出一段“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的講話,公開在全國的電台報刊發表,反覆宣傳,人人皆知。胡引用的記載,晉平公讓大夫祁黃羊薦人,祁黃羊先舉薦了仇人,再舉薦了自己的兒子,平公問,難道你就不怕別人說閒話嗎?……孔子聽了這事感慨道:“祁黃羊推薦人才,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真是大公無私啊!”

在這個時間講這段話,表明在改革開放的方針下,共產黨的幹部組織路線的新特點:所謂老一輩無產隊階級革命家、高級幹部、黨組織的領導者可以優先推薦自己的子女或親屬進入未來的領導後備隊伍——各級的第三梯隊。或者,原先可能確有一整套“培養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接班人”的內部計劃存在,但是,胡耀邦的講話則表明已經有了新的計劃,開始公開的、堂而皇之地蹬場了,大規模的實施了。高層傳言,開國元老的子女,在仕的基本可以升至副部省級以上。後來的事實證明此言不虛。

胡的這段話,人們記的很清楚,一是因為毛澤東去逝後,高層領導無人再公開引古說今,胡是第一人;二是因為他的觀點與過往報章、影音、“雄文四卷”所宣傳的毛澤東的幹部路線、標準簡直是南軒北轍。毛的標準是,如果你是高乾子弟,你應該比別人吃更多的苦,受更多的考驗:二仕晉一,你要讓,別人上。

胡的胡言,一下子就在人們心目中產生了這是毛的叛逆者的形象。為什麼在這個節骨點上講這個?經文革鍛練過的中國人民心裡明白得很!“外舉不避仇”是幌子、是虛。鄧大人仇必報、疾必除:當時因農村改革而獲趙紫陽提拔的國家農委副主任翁某,30來歲,薄熙成舉報他寫過批鄧文章,馬上發配到鳳陽縣,從此消失;老幹部、二機部付部長袁成隆,同樣原因,被批示“此人不可重用”。“內舉不避親”才是實、是重點,胡耀邦借古說今,是要為新的幹部路線鳴鑼開道。果然,大批文革中受到衝擊或沒有受到衝擊的高乾子弟紛紛湧上檯面,成為各級組織的重點培養對象,報紙電台電視的宣傳對象,輿論的關注對象。

這種公開的造勢,加上幹部組織部門一向執行的黑箱式提拔、選拔,官場裡高乾子弟的簡歷在八十年代初有了一個跳躍式突變,開始大批冒升:或是火箭式,由普通幹部一躍為廳局級;或是直升機型,由基層作起,數月、半年至多一年一個台階,幾乎屁股還沒有坐熱,又升了;也有所謂政績型的……林林總總;特點是總有人罩着,東方不亮,西方亮,保升不降。在今天的互聯網上隨時都可查到這些痕跡。
舉例:
劉源簡歷 1982年後任河南新鄉縣七里營公社副主任、副縣長、縣長。1985年任鄭州市副市長。1988年任河南省副省長。(真順!)
陳昊蘇簡歷 1973年任軍事科學院研究員。1981年起,歷任團中央書記、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廣播電影電視部副部長等職。(跳高能手!)
鄧楠簡歷 197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物理系物理專業。歷任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半導體研究所研究實習員,國家科委政策局副局長,國家科委社會發展司司長。1991年11月,任國家科委副主任,黨組成員。(實習員一躍為副局長!)
胡德平簡歷 1971年在北京第二通用機械廠工作,1972年在中國歷史博物館任保管副主任、管負責人,1984年在中央整黨辦公室地方組工作,1986年任中央統戰部秘書長、五局局長。(沒有證據顯示是他爸爸胡耀邦內舉的!)
安黎 胡德平妻子,八四年由北京師大普通助教調任廈門市副市長。(跳蚤型)
……
太多了,不勝枚舉,軍隊裡就更不用提了,都是胡執政時崛起的。

“內舉不避親” 的成果是非常顯著的,三年之後,中國政壇就冒出了一個新的門派----太子黨,這是己經位居省部級以上的高乾子弟的謂稱!社會上開始流傳所謂太子黨們的消息,國外輿論亦開始關注太子黨們的動向。更有以“太子黨”為名的專著出版,暢銷一時。人們對太子黨成員及其仕跡耳熟能詳。

這些所謂太子黨大多是的扶不起的爛泥,名聲臭,人們深惡痛絕。只要是差額選舉,或落選或排在榜尾。歷次中共中央委員會成員差額選舉、省市官員差額選舉莫不如是,最後只能在軍隊或國家各級機關里做“任命官”。而這又加深了他們對幹部特權制度的依賴,形成惡性循環。太子黨們也深知自己民意太差,極力迴避公開投票差額選舉,依靠父輩的蔭庇,調來調去的任命實現迂迴升官。87底北京市中共黨第六屆代表會,55名市委委員候選人中,陳元成了五名落選者之一。而時任北京市副市長的陳昊蘇和擔任北京市旅遊局局長的薄熙成,知趣地主動表示不願出現在差額選舉的候選人名單上。

事實上,以這樣一條幹部組織路線培養出來的太子黨,缺乏群眾基礎,更由於太子黨自身的成長中的特權、封建裙帶等一系列特性,他們決不可能成為改革開放事業的推動力量,而必然成為社會新的腐敗勢力。

今天,經過十幾年的培養造就,太子黨們早己成熟了。數數看,從中央到地方,有多少太子黨占據了省部級以上的位置!太子黨已成為領導層文化的一部份,毫不誇張地講,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政治勢力。這就是胡精心培養的結果!他就是太子黨文化的奠基人。
今天互聯網上流傳的種種太子黨名單,雖然其中個別有誤,但大多數還是可信的。上行下效,各省內,縣處一級職位更由省級官員子女姻親占據了多少!政壇灰潮湧動,這幫人何德何能?國家部委里中輕年幹部心裡壓抑得很。多少年輕有為的幹部為了太子黨們的升遷做了墊腳石、鋪路讓路。任人唯親,還理直氣壯,混稱“撥亂反正”。多麼荒唐!

(二)經濟生活中的腐敗
在高度集中統一的領導體制下,這樣一條縱容“裙帶關係”的封建腐敗的幹部路線,迅速貫徹到官商一體化的各級經濟機構組織中,出現了權力金錢的交互運動。一個權威性的手說法,為此提供了依據:允許一部分人率先富裕起來。國家權力機構、經濟領導機關、國家企業的各級領導,利用權力為親屬、子女謀取職位、商業利益、開方便之門成為普遍現象;“官倒”現象成為商業主流,物資調配權、進出口指標、鐵路車皮計劃、飛機軍艦軍車軍隊特權,一切可以賺錢的權力莫不被利用起來。以高乾子弟為代表“官倒”成為社會經濟的毒瘤,社會輿論的焦點。當時最出名的當數康華公司,誰人不知?何人不曉!趙大軍更是了不得,橫行深圳,呼風喚雨。八三年,深圳xx公司的一個業務員摻合進趙的生意里,莫名其妙的倒在了深圳新華賓館的房間裡,槍擊而亡,警方查都不敢查。那死者的兒子現在也有二十多歲了,不知他媽怎麼向他說事?

另一個典型的事例是:紅色資本家榮毅仁利用授予的特權辦起了中信公司,十幾年間,他的兒子榮智健在中信旗下創建成長起來(用“孵化”這個詞更恰當)的中信泰富已名揚全國,榮智健本人更成為全國首富。這裡邊,誰又能說不是上陣“父子兵”呢?這絕對符合“內舉不避親”!雖然胡耀邦是看不到了,但更證明他的這項政策的影響是多麼深遠。商場就這麼亂起來了。

(三)埋下動亂之源
以往民間走個後門,占點便宜還都是遮遮掩掩的;而今風氣一變,這都是名正言順的了。“善良”的耀邦們,也給百姓們留下了“特權之路”:全國各行各業興起了子女頂替父母接班上崗運動,這是怎樣一條路呵!各種各樣的“舉x不避”親也登上台來,商店可以賣貨不避親,後門賣緊俏產品;企業招工不避親,把老婆孩子,七大姑八大姨招進本單位;就連賣肉的也可以舉刀不避親,切好肉瘦肉給親戚朋友;拉關係走後門成為經營生態。世風愈下,亂民哪!

這種亂況愈演愈烈,胡下了台,也沒改變。官場商場都是高乾子弟的天下,烏煙瘴氣,特權、官倒現象比比皆是。知識分子心中壓抑,老百姓看在眼裡,恨在心裡,大學生們前途茫然;社會激忿蘊量,種下了後來的“動亂”之源。學生運動的最初矛頭正是指向這種自上而下的大面積的公開的腐敗現象,獲得社會各界廣泛附合支持。學生們公開譴責康華、趙大軍現象。

三、胡耀邦當誅!

事實表明,胡耀邦的幹部路線,實質上是一條任人唯親的路線,是封建裙帶關係的翻版,用“內部”見不得光卻又堂而皇之理由是,以革命的血緣宗親關係為紐帶,培養革命接班人,以保證紅色政權千秋萬代永不變色。胡耀邦公開宣傳“內舉不避親”是一種宣誓,向世人表明:國家的領導權可以通過領導者的“內舉”轉移到下一代,這個特權不容非議。它表明了腐敗封建裙帶關係已經光明正大地在社會上層建築、思想意識形態領域中復活,這必然影響到社會經濟生活的各個領域,引發一系列的、大面積的社會腐敗現象的產生。

當然,中國之腐敗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但是多種因素之中必有一個主導因素,這就是毛澤東所言“幹部是決定性的因素”。在高度集中統一的社會體制下,錯誤腐朽的幹部路線,必然秧及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許許多多領導層犯罪的現象以及他們走向墮落的成長過程正說明了這一點。從國家領導層的更新方式的“異數”,到廣泛發生的社會經濟生活中的貪腐敗現象,人們很容易得出腐敗從幹部隊伍建設開始這個結論。這就是當代中國社會走向腐敗墮落的根本之源。作為總書記,胡耀邦是要對此負總責的。

不能否認胡耀邦為改革開放做了一點呼籲鼓動宣傳,亦不否認他的個人的廉潔、公正,或者人品高尚、古今道德典範,某些人更對他的大恩大德感懷至深;但是,無可辨駁的事實是:胡耀邦正是腐敗的幹部組織路線的倡導者、執行人,正是他打開了腐敗的潘多拉盒子,放出妖魔橫行中國。歷史可以做證!

人們似乎很難將這兩者融和入胡耀邦的歷史遺產中,但如前所述,作為一個“不合格接班人”,這一切也就不難解釋了:以其惛惛令人昭昭,正是事情的真實寫照。不是說三七開、四六開麼,做為政治家,胡的評價:“功四過六”亦不為妄。新中國腐敗的啟導者這一身份,足以讓胡所有的功績在歷史面前暗然失色!
胡耀邦亂政 亂商 亂民當誅!
政治清廉,太子黨文化就必須徹底剷除。

四、關於改革

最近,幹部制度有了一些改革,有了公開的政績指標。但是,從各級幹部隱瞞諸災真相,撒謊成風,爭創政績導致的宏觀經濟失控,礦難不止,民亂彈壓,日肇數十,愈演愈烈的情況看,這種改革仍未切中要害,反而造成新的弊端。所謂血染紅頂子。此外,所謂太子黨培養計劃是否廢止了仍是疑問,現實中,人們看到某些領導子女,飛揚跋扈,不畏人言破格提升,左調右跳的舉動,這表明在領導層中仍有市場,幹部路線制度的改革遠遠不夠。人們質疑:在太子黨文化背景下,進行的改革的是否能徹底根除腐敗的裙帶關係,完成人們期待的目標。

有人標新立異地提出應該在政績的衡量指標中,加入綠色指標,統計部門與環保部門正在爭執不休。這些都是顧弄玄虛、愚腐不堪。是爛泥擦屁股,屎還在,泥更多。
其實,根本的改革方略,大多數中國的知識分子都很清楚,那就是在政績考核指標中加入公開的民意調查,為何遲遲不做?人們質疑:有關部門是否出於某種背景某些意圖甚至部門利益、階層利益,在以某種見不得光的藉口,有意迴避這個問題。新三民主義在幹部組織部門如何能真正落實?

正確的方向是,在政績考察指標中,逐漸加入公開的民意調查成分,並漸次提高所占分量,公開透明,實現政績與民情的統一。這是在現有體制下徹底解決的領導幹部貪污腐敗的根本之道,可以遏制不顧民意的行政強制、濫用職權行為;實現國窮民安,和協穩定的社會。
民不愚,何以愚愚之?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5: 無論如何,都要好生對待自己的朋友
2002: 2001 Ocean Avenue (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