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在很多人看來,公曆才是科學通用曆法,農曆只是補充而已,甚至連農曆與公曆的區別都不了解。
但事實上,農曆絕非很多人想的那樣“落伍”,恰恰相反,農曆是最偉大的曆法之一,是真正的陰陽合曆,其科學性和嚴謹性,不輸公曆,並且有着公曆不具備的獨特意義。
只有讀懂了農曆,才能真正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農曆曆法,源遠流長
生活中,我們習慣將農曆稱為“陰曆”,公曆稱為“陽曆”,但這種說法並不非常準確。
所謂的陰曆,是指按照月亮運行規律計年;陽曆則是按照太陽運行規律制定。
我們現在所用說的“公曆”,其實只是陽曆的一種。
在各個文明早期,都不約而同使用陰曆,這是因為,比起太陽,月亮的陰晴圓缺,實在太過明顯。
人類很早就注意到了月相變化以29.5天為一個周期,而在交替12次之後,物候會出現輪迴。
我們的先人也發現了這個規律,並因此規定了一年12個月,分為四季。
無獨有偶,阿拉伯人也使月亮歷,被稱為“太陰曆”。
而我國的農曆能夠追溯到夏朝,因此也被稱為“夏曆”。
春秋晚期,大約公元前500年,當時的古四分曆規定一年為365.25天,只比現在的回歸年多11分鐘,是當時全世界最準確先進的曆法。
但根據月亮計年存在一個天然缺陷,那就是月亮的運行周期與太陽的運行准旗並不完全一致!
造成的結果就是,陽曆一年是365天,而陰曆一年只有354天左右!
這就使得,單靠陰曆不能固定四季的準確時間,因為四季輪迴由太陽運行規律決定。
古人們注意到了,如果單純按照陰曆,也就是一個月29.5天計算,那麼每年春暖花開,嚴寒酷暑的日期都不相同,長此以往,就會出現“冬夏顛倒”的問題。
正因如此,我國古人在制定曆法時候,並不是單純參考月亮運行規律,同時也使用了陽曆作為輔助,這也就是為什麼說我國的農曆是最複雜嚴謹的曆法。
那麼,我國古人是如何解決陰曆年比陽曆年短的問題呢?
閏月:跨越四千年的智慧
很多人都知道農曆會出現閏月,比如2020年閏四月;有時候過年沒有大年三十,比如2022年。
但很少人能講清楚為何為農曆為何會出現閏月,以及什麼時候會出現閏月。
相對的,公曆一年就是365天,閏年為366天,就顯得非常直觀清楚,正因如此,很多人認為農曆非常“複雜”晦澀。
實際上,農曆的複雜是古人精心設計出來的。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個月,指的是月相變化的一周。
初一永遠都是新月,也就是朔月;農曆十五總是滿月,稱為望月。
正因如此,農曆的月並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據感測月亮的運行規律預測出來的。
有人會說,月球的運行規律不是固定的嗎?
實際上並非如此,月球的運行規律受到各種天體的干擾,運行規律並非一成不變。
從這個角度看,農曆是最科學的曆法。
但正如前文我們所說,陰曆年比陽曆年短11天。
這也就是意味着,如果按照這種計年方式,陰曆每年比陽曆快整整11天!三年就會相差一個月!
這時候,就需要人為補齊相差的這11天,古人想到的辦法,就是在有些年份中,強行插入一個月,也就是所謂的“閏月”,讓陰曆“慢”下來。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十九年七閏”,每隔十九年,農曆大約會快210天,而閏七個月,能正好補上。
而哪一年有閏月,是由陽曆決定,或者更準確說,由二十四節氣決定。
二十四節氣:中國古代的陽曆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年歲年歲,但實際上“年”和“歲”並不是一個概念。
所謂“歲”,指的是陽曆概念中的一年,比如冬至到下一個冬至,大約是365.2422天;
所謂“年”,則是陰曆概念中的一年,大約是354.36天。
我國古人發現,不光月亮的運行規律能夠計年,太陽同樣可以。
很早就注意到了一年中兩個極為標誌性的時間點,分別是一年中影子最長的夏至,以及影子最短的冬至。
並用這兩個特殊的時間點,將一年分為兩半,也就是“春”、“秋”,即“一歲分陰陽”。
古人又發現了一年之中日夜等長的兩個特殊時間,春分和秋分。
通過這四個特殊的時間點,古人將一年分為了四季,當時稱作“四時”。
而凡事皆有始終,所以古人又在此基礎上確定了各季節開始的時刻,也就是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中國人對於數字“三”情有獨鍾,所以在一年八分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分,將一年分為24份,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二十四節氣。
“三候為氣,六氣為時,四時為歲。”
因為24節氣是按照太陽運行規律制定,所以我們會發現,24節氣與公曆驚人的對應,比如每年冬至,都是在12月22日左右。
如果按照立春到大寒將24節氣排序,那麼單數的稱為“節氣”;雙數的稱為“中氣”。
但中氣與中氣間隔的是陽曆中的一個月,比農曆的中的一個月大約長一天!
所以,中氣就會不斷延遲,最終導致中氣出現在月初,也就意味着上個農曆月,只有節氣,沒有中氣!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就必須把那個月拉長,也就是插入一個相同的月份,也就是閏月。
而這個沒有中氣的月份,就被稱作上個月的閏月。
那麼為何很少見到閏正月和閏臘月呢?
這和地球與太陽的位置息息相關,計算起來非常複雜。
簡單來說是,理論上農曆每個月都可能出現閏月。但閏四、五、六、七月最為常見,閏二、三、八、九、十月較為罕見,閏十一月、臘月、正月更加稀少。
到底有多稀少呢?
上次閏正月,還是明朝崇禎十三年(1640年),而下次閏正月要等到2262年……
最科學的曆法
在很多人看來,現行的公曆是最科學的嚴謹的曆法,公曆確實非常準確,精準,極大方便了人們的生活。
但大家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為什麼農曆十五永遠都是滿月?而公曆十五號卻沒有對應的月相?
公曆是如此精確,以至於年、月、日成為了和小時、分鐘一樣的時間單位。
但中國的農曆並非如此。
農曆有着獨屬於中國人的浪漫,忠實記錄了月相變化,每一個日期的更迭,都代表着日升月落,陰晴圓缺。
同時,除去記錄時間,農曆對於現實生活,尤其是農業生產,有着深刻的指導意義,這是所有曆法都不曾具備的。
農曆並不是單純的度量時間的曆法,而是基於觀測數據,做出的科學計算。
古代老百姓看天吃飯,農曆二十四節氣,就是古人根據物候制定的,堪稱“農業生產時間表”。
農曆是如此精妙,需要同時掌握月亮和太陽的運行規律,因此太過複雜,普通人難以掌握。
所以,歷朝歷代,修訂曆法都是頭等大事。
我國曆法是在4000年的發展中逐步發展完善而來的,以干支歷為基礎,包括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兩兩匹配,六十年一輪迴。
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頒布太初曆,規定正月為一年之首,同時規定閏月;
南朝宋大明六年(公園462年),祖沖之修改曆法,定大明曆,也就是“甲子元歷”,引入歲差的概念,規定朔望月為29.5309天,回歸年長度為365.24281481天,每年只與現代測得數據相差50秒!
南宋慶元五年(公元1199年),楊忠輔創製統天曆,測得回歸年長度只比太陽實際運行周期差26秒,領先西方400多年。
元代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郭守敬改革曆法,創製大統歷,誤差只有255.92秒,與現代所用公曆相差無幾,領先西方300年。
崇禎二年(公元1629年)到崇禎七年(公元1634年),在徐光啟主持下,邀請西方傳教士,結合西方最新的天文知識,引入“地球”概念,編撰新式曆法,也就是《崇禎曆書》,清朝沿用改稱時憲歷。
今天我們使用的農曆,由中科院南京紫荊山天文檯曆算室計算,精確到二十四節氣的具體分鐘。
農曆是中國古人千年智慧的結晶,也是古代曆法中最為先進的,不僅能如實記錄四季輪迴,歲月更替,更是能準確指導農業生產,具有無比重要的現實意義。
在中國人看來,曆法絕不只是單純記錄時間的尺碼,而是對於天、地、人的忠實反映,代表着中國人對於天地萬物的思考與感悟。
正因如此,農曆兼顧陽曆為主,陽曆為輔,實用為本。
農曆是最優秀巧妙的曆法之一,直到今天依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對此,大家什麼想說的?歡迎留言討論。
參考信息源:
[1]官媒新華網《本世紀僅有4次!閏二月為何少見?》
[2]官媒長江日報《二十四節氣是陰曆還是陽曆?》
[3]官媒中國天氣網《二十四節氣:流淌在每個中國人基因里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