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侃移民路上的四部曲:打工、上學、生子和買房
阿唐
大凡新移民插隊海外,早早晚晚會踏過幾個門檻:上學、打工、生子和買房,不自量力,拋磚引玉,姑且瞎扯一番。
1) 打工
對於大多數自食其力的新移民,踏足海外之後,第一緊要的就是打工。如果不是貪官污吏,你從中國帶出來的人民幣換成美金加元之後,是不怎麼夠用的,當務之急要養家糊口。因此,來北美洋插隊的中國人中,沒有過打工經歷的人,寥寥無幾。
這裡所說的打工,不是寫字樓里的白領工,而是真真實實的體力工,什麼餐館裡的洗碗工、衣廠里的車衣工、農場的季節工、裝璜行業的油漆工、商場裡的收銀員、保姆園丁掃廁所。。。儘管這裡林林總總地羅列了一大堆,95%以上的新移民在國內可能都不是幹這一行的。海外漂泊十幾年,俺只遇見過一位來自福建的難民,他在國內就是農民,體力工打的賊拉好,俺很服氣,呵呵。
人都是有惰性的,在最初身心煎熬的幾個月之後,大部分人就開始麻木了,可能覺得打打體力工也沒有什麼,怎麼活不是活?只要想開了,一樣地活蹦亂跳,享受陽光空氣和人生。因此,就此沉淪,永遠地沿着體力工作者的道路上邁步向前的人,不在少數。
雖然說職業本無貴賤,賺錢並無香臭,只要自己心理平和,他人毋須置啄,但是,以我們在中國曾經受到過的高等教育的背景,萬里迢迢趕赴海外接受體力勞動的再教育,應該不是我們的終極目的。
一句話,不以打工為恥,不應打工一生。
2) 上學
在打工的同時或者經濟條件允許的時候,你還是應該去上學。打工可以當作上學間隙的一種調劑,當作混跡北美的一種謀生手段,就是不能當成你人生的終級目標。
趨今為止,我所見到的高收入的白領階層,基本上都有北美留學的經歷。例外的也有,他們大多在中國有工程技術工作的背景,出來之後很快就在中國人的公司找到了與自己職業背景相近的工作,在語言和身份搞定之後,再跳槽到其它的公司。
當然,上學也有上學的難處,如時間、金錢等等。這些難處,只要你擺正了上學和打工的關係:打工是暫時的無奈之舉,那麼一切就會迎刃而解。時間上的衝突可以用壓低你的打工時間來解決。只要你打工所賺的錢,可以勉強維持你的日常生活的開銷就行了,沒有必要為了多賺錢而打工,體力工的報酬其實真的很有限,為致富而打工很不值得。金錢上的衝突可以用貸款來解決。有銀行信用的可以向銀行告貸,學生貸款的利息是非常低廉的。沒有銀行信用的,也可以向親戚朋友借錢。
如果可能,最好是選擇正規的大學,千萬不要急功近利去選擇社區大學或者是野雞大學。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上學這個東西是玩不得假的。你畢業之後能否拿到第一份像樣的工作,往往取決於你的學校的知名度。唯一的例外就是幾年前高科技泡泡吹得很大的時候,很有些人因此混進了革命隊伍中來,包括阿唐本人,嘿嘿,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下次的泡泡不知道還要等多少年哪。
上學學什麼專業呢?簡單地說:男的學電腦,女的學會計。基本上,移民後改行的人,都是走這兩條路。一方面這兩種職業的市場容量大,另一方面不需要很多的基礎知識,外行的人很容易上手。
注意兩點:1)女孩子如果覺得大腦夠用,學電腦也不錯,而且比男人更容易找到工作,因為工程技術領域還是男人居多,大家都喜歡招一個小阿妹來做初級的入門工作。2)通訊和生化也是兩個不錯的選擇,雖然不如電腦軟件上手快,但是後勁大,賺錢多。
3) 生子
生孩子當然是越早越好。撫養孩子真的很辛苦,年輕的時候,累着了,睡一下就緩過來了,稍微上點年紀,就要歇好幾天。但是因為生活所迫,初來北美的新移民不可能走落地伊始就生兒育女,然後等待政府救濟的懶人之路。
因此,最好的時間點是夫妻中的一個人有了穩定的收入:找到了工作或者拿到了獎學金。
有了孩子之後,可以把老人接出來幫忙照看,老人過來的時間點以產後的3個月到6個月為好。
有人在產前就把老人接了出來,希望藉助老人的經驗來幫助照看產婦和嬰兒,結果很不理想。實際上,老人的經驗在生產前後基本上是用不上的。一方面,他們的經驗裡面攙雜了很多舊的觀念,並非科學;另一方面,北美的基本住宿條件好,孕婦生產並不需要特殊護理,新生兒的看護相對容易,如室溫的自動控制和冷熱水的隨時供應。另外,生產後妻子一般會在家中休3到6個月的產假,四個大人圍着一個新生兒忙活,很容易因為觀點的不同而起衝突。
一般來說,老人們在北美的新鮮感也就維持個半年到一年,這之後十有八九就會鬧着要回國。產後把老人接來,在他們回國的時候,小孩子差不多一歲多了,能跑會走,送出去請人照料也比較放心。
再有就是,千萬不要把兩家老人一起接過來住在一個屋檐下面,這是天下最愚蠢的做法,三國四方,由此引發的戰爭,其烈度其持久度,都不是你我這樣的凡夫俗子能夠承受的,切記切記!
與老人相處的過程中,不要試圖改變老人的觀念,如果你想嘗試改變,就先試試改變你自己。改不了,對吧?呵呵,那就以感恩的心去寬容老人的頑固吧。
如果夫妻雙方都要工作和學習,老人又不願意長久在北美獻愛心(注意:老人照顧第三代是美德而不是義務) ,孩子又小,不能送出去托兒,經濟上有困難,沒有能力請住家保姆,那麼,只能把孩子送回中國請爺爺奶奶照料了。
這一方法並不可取,因為很容易造成父母與子女之間缺乏親情。如果萬般無奈,出此下策,最好在孩子3歲之前接回父母的身邊來撫養。
4) 買房
中國人都有擁有一個家的夢想,這一夢想,因為北美相對寬鬆的房屋信貸機制而變得非常容易實現。因此,很多中國人在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之後,除了生孩子,就是買房子。阿唐家也不能免俗,買房子還在生孩子之前。
花園別墅,是夢想中的房屋的最高境界,於是對經紀人開出了如下條件:家中要有山景,周圍大樹參天,院子裡最好有個泳池。經紀還不算無良,告誡我們:泳池的打理很麻煩,一年中用不了幾個月,小孩子容易出危險。。。最後買下的房子是在山坡的綠蔭叢中,面對着雪山美景。
當了房主之後,發現了很多問題,如房子太大,兩個人住着很空曠,於是把樓下分租,然後每個月為索要房租而苦惱;孩子慢慢會走路了,因為房子是在山坡上,周圍都是傾斜的山路,小孩子經常摔跤,也沒有辦法騎自行車;離公園很遠,家中的老人沒有辦法自己走去公園消遣;搬來美國後,委託經紀公司出租房屋,出租所得不能抵消貸款利息、房屋地稅和經紀費用。。。這個故事的最後結果是,在擁有第一所房屋之後的第6個年頭,我們以買入價賣掉了這所房子,直接的損失是2萬加幣。
因此,在有能力購房的時候,先不要急於成為有產階級,先租房子住一住,對周圍的環境有了一定的認識之後,再慢慢地購房不遲。
拋開房屋市場價格的起落因素,買房時間點的選擇,不是能否買的起房子,而是能否供的起房子,不要把自己的預算卡得太緊,要留有餘地,你生活的目的是使自己快樂,不是單純地擁有一幢房產。
第一個房產最好是城市屋,或者是高檔的公寓,不要一步到位去買獨立屋。第一,你的金錢有限,壓力太大;第二,你的孩子很小,沒有很多的時間精力去打理你的院子和房子。
有山景的房子固然很好,但是你太忙了,很少有時間坐下來欣賞良辰美景;綠樹成蔭也很寫意,但是你要付出很多的時間去修理照料;周圍的學校質量如何,也是你應該考慮的因素,因為即使你的孩子還小,但是你房子未來的買家的孩子可能正在讀小學。
總之,對於年輕的家庭來說,良好的學區、平整的院落、方便的購物環境和毗鄰的公園,比美妙的景致、幽雅的環境要重要的多。
7/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