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釋 迦 牟 尼 傳 引 言
人類需要宗教,因為宗教是關於生命的哲學;人類需要信仰,因為信仰是人類生存的指針。佛教的核心是覺悟,自覺覺他,除煩惱痛苦。因此佛教不僅要求有戒、定,而且更要有智慧。戒、定、慧是修佛的不二法門。要知道什麼是佛教,就必須知道創立佛教的始祖釋迦牟尼。
這本書旨在介紹佛教知識。作為一個現代有文化的公民,了解一些祖國文化的發生、發展是有必要的。宗教知識不是宗教信仰。無論你是否信仰這個宗教,對於宗教知識還是有必要了解一些,尤其是佛教知識,它已經成為我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
我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開始研究佛教造像,十幾年過去了,我本着一個畫家的責任感,去做自己該做的事。我先後出版了《中華美術民俗》、《佛像造像法》,美術作品有《塔爾寺全景》、《弘一大師像》、《眾香清阪圖》、《喇嘛文化》等。但直到1997年春天,當我的專著《佛教造像法》完成,並向出版社交稿時,也沒有把自己和佛教理論聯繫起來。因為佛教經典浩如煙海,佛智甚深微妙。不知為什麼,有不少人告誡我說:不要去讀大藏經吧!因為那是一生也讀不完的。所以當我開始撰寫此書時,心裡的確沒有底。首先釋迦牟尼不是神話中杜撰出來的人物,他是歷史上確實存在過的文化名人,他幾乎與中國的孔丘、希臘的畢達哥斯拉、赫萊克里特是同一時期的偉大學者。這是兩千多年前的奇蹟,也是今天的困惑,因為真人的傳記要比杜撰的神話要難寫得多。其次《釋迦牟尼傳》有多種版本,公開發行的,內部發行的;外國人寫的,中國人寫的;出家人寫的,文化人寫的……所以人們對他並不陌生。把一位人們熟知的偉人從新的角度寫出來,不能走別人的老路,卻寫得是同一個人,這無疑又是一個難題。
再次,是釋迦牟尼及其弟子們篤信六道回,因緣生法,前世後世。在釋尊說法度人的過程中免不了現神通,發祥光等等,在今人看來,似乎是神話,易因不理解而起各種見解。全寫神通太離奇,不寫回、因緣、神通又不是佛教,故須掌握一個“度”,有不同見解者只可當故事來看。此書動筆於1997年,完成於1998 年。不過在幾年前就有成就此書的動議,那時是計劃由他人寫文字,由我來畫連環畫。當文字的任務終於落在我的身上時,我首先想到的是我的佛學老師們,沒有他們教導,我將一事無成。
寫作原則
一、情節主線:本書題為《釋迦牟尼傳》,筆者沿着兩條交織在一起的主線描寫:(一)釋迦牟尼成佛之路:因地菩薩——降生——出家——成道——弘法——涅槃。(二)釋迦牟尼創建佛教的、普度眾生的成佛之路:凡夫(六道眾生)——修行——聲聞思果——菩薩十地——成佛。
人們往往以為大藏經深奧玄妙,難以讀懂,實際上有很大一部分是釋迦牟尼和他的弟子們的故事。趙朴初先生曾對筆者說:“《法華經》中有很多生動的故事。”所以,可寫的東西不是太少,而是太多,只能摘取極少的一部分提供給讀者。
二、翻譯佛經,加工潤色:這本書是真人的傳記,所以筆者儘量不去杜撰發揮,而是根據諸多經典原文進行翻譯,使其儘量貼近歷史,具有可信性,有據可查。不過由於這本書乃是故事而非白話佛經,所以在翻譯的過程中又儘量使文章有可讀性,多一點文學色彩。魚和熊掌兩者兼得是很困難的事,所以重點是翻譯經典,次之,才是加工潤色。這就需要查閱和讀懂諸多佛經。所幸者是筆者過去已讀過《大佛頂首楞嚴經》、《大方廣佛華嚴經》、《妙法蓮華經》、《大般若經》、《金剛經》、《維摩詰所說經》等經典,並作了筆記,否則,用短短一年的時間是不可能完成此書的。
筆者每讀一部經需要以下的過程:(一)通過一至三遍,把句子念順(因為大藏經沒有標點,要想讀懂,首先要斷句);(二)細讀一遍,以求理解,對於不能解釋的專業名詞通過查找辭典,把它們弄懂;(三)翻譯經文,決定取捨,從精華中選擇精華。為了把語言說的準確,有時還要翻看幾種不同的譯本。對於短經可以全部譯出,對於長經,只有摘要、節選、綜述。
三、有疑問的情節不寫入書中。比如“拈花微笑”,雖然是眾所周知的佛教故事,但因大藏經中沒有記載,而是出現於明代的《水月齋指月錄》中,故略去不寫。
四、人名、地名、專用名詞儘量統一:由於大藏經諸經的翻譯年代和譯者各不相同,故對於經中出現的每一個阿羅漢或凡夫的名字幾乎都有幾種,十幾種不同的譯法,比如: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就有富樓那、彌羅多尼子、富婁那、布剌拏梅但利曳尼子、分耨文陀子(以上音譯)、滿慈子、滿願子、滿祝子(以上意譯)等不同譯法。又如耆闍崛山就是靈鷲山,等等,各經典中各有不同。在本書中,遂將各經典異稱全部統一。僅這一件工作就用去了相當多的時間。
五、解釋名詞:對於專用名詞的解釋是依靠了各種佛學辭典。有的名詞查閱多種工具書仍解釋不通的,則寫入了自悟得境界。
六、時間順序:佛經沒有年代的記載(當時印度沒有記錄時間的習慣),故所有時間概念都是“大約”。在陳兵教授的指導下,前後排列次序依照兩個原則:(一)由釋迦牟尼降生——至涅槃的順序。(二)幾部重要的經典講授時間的先後,比如《大方廣佛華嚴經》在成道後兩周說,《妙法蓮華(花)經》在涅槃前三個月說。總的順序是:在說《華嚴經》以後,依次是:阿含部諸經(小乘,有部)、般若部諸經(大乘、空部)、淨土諸經、《妙法蓮花經》(亦空、亦有,總歸佛乘)、《大般泥洹經》(即涅槃經,臨終遺教,涅槃前一天一夜說)。
七、人物對話:本書人物對話較多,因為很多佛經都是釋迦牟尼和諸弟子、大菩薩對話的記錄,可以說是妙語連珠。本書中的對話儘量通俗化,但考慮到佛陀的神聖與莊嚴,所以對於俗人則用通俗語言,而對於“佛說”、“世尊說”則保留了部分佛教語言,如“善哉,善哉”等。
本書成書後,大約有25萬字,但為此所做的準備工作,如資料卡片、讀經筆記等則超過百萬言。為了對讀者負責,每日翻查工具書約在50——80部次之多,有的名詞雖然自己懂了,也要反覆核對。有一次,一部經開頭的數十個人名就查了兩天多。所以其工作量遠遠超過了書中字數,真可謂“台上三分鐘,台下十年功”啊!
釋迦牟尼住世時的印度社會
釋迦牟尼不是盤古那樣的造世主,也不是民間信仰中不可替代的、獨一無二的大神。他是古印度(今為尼泊爾)的真人,他的出生年代雖然沒有成文的記載,但大約可推算在公元前563年前後。古代的印度不斷有外來民族的侵入,致使形成了許多民族、多人種的集居狀況,從體質、相貌來分,可分為五類:1.委得人,最早在印度定居的民族。2.達羅維茶人, 5000年前在印度河流域創建文明,皮膚暗黑,身體矮小,頭髮黑密而卷,顏面較長,鼻子闊平,黑眼睛。3.雅利安人,此族人形態與南歐人近似,體格健壯,高大,顏面方正,男子多須,鼻細高,黑眼睛。4.伊斯蘭教人,身材高大,白皮膚,眼睛黑或灰色,多須髯,鼻子細長隆起。5.蒙古人,居住於西北印度,身材高大,鼻狹窄,黃皮膚,頗似伊朗人。另外還有各民族混血的一些種族。
當時的印度大致分為四個等級森嚴的階級,他們之間有着不可逾越的鴻溝。
婆羅門,他們是征服者的第一階級,古印度的宗教徒,知識與文化把持在他們手裡,高高在上捧持着一部《摩奴法典》,要其他階級無條件地服從他們。
剎帝利:王族和武士族,這是為了對內的統治和對外的抗禦,而出現的武人種姓。由於武藝是世襲的,戰士、將軍都成為專職,繼而形成類似於軍人政權的專業種族。他們富有土地、財寶和無數的奴隸。依靠婆羅門的祭祀而祈求神的保佑。
吠舍:相當於我國的農工商階級。受婆羅門與剎帝利的雙重壓迫,連手普通教育資格都沒有(所以當時印度的知識分子全部集中在婆羅門和剎帝利兩個階級中)。首陀羅:他們是被征服者,被認為是天生的奴隸,被稱作“一生族”,其意思是指這些“奴隸”在回中是第一次做人,而前三者都被稱作“再生人”。
釋迦牟尼生在這樣一個等級森嚴的社會,出身於剎帝利釋迦王族,貴為王子,卻以他特有的方式提出了“眾生平等”的口號。在他大徹大悟成為覺者以後,就以這種平等心度化了包括首陀羅奴隸的各階層人民。他身為武藝超群的武士族,卻並沒有用殺伐、征討的方式去統治社會,反而身穿一領袈裟,托缽乞食(當時的出家人不起伙做飯,而是乞食),把一切生命看得無比可貴而加以保護、感化,提倡和平共處。這在兩千多年前,可謂是難能可貴、無比偉大的。因為我們知道,就在 100多年前,中國清宮中的皇帝還是踏在奴隸的背上登轎、上馬的。
本書將面向社會發行。假如通過此書能讓讀者了解釋迦牟尼佛的一毫一發,一毛一渧,筆者將感到十分榮幸。敬請各位大蹈正。
二、本 生 篇
早在佛教創立之前,古印度人便相信生死回和因果報應。人們在談到世間傳誦的故事時,往往會說這是某某前生、往世做了什麼善業或惡業,來證明善惡有報、業力難違。這就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故事體裁——本生故事。
佛教發源於印度,自然帶有很多印度文化色彩,其中包括了善惡有報的迴轉世思想。佛本生,講的是釋迦牟尼過去無數劫生生世世的故事,人物眾多,有美有丑;有的健壯美麗、有的盲目瘸腿;有國王、大臣、王子、王妃,也有英雄、盜賊、天神、鬼怪,有點像古代神話。故事感人,審美價值也很高,信不信卻由你。 現代多數人相信人死去後,萬事皆空,做為這個特定的“人”,一切都不復存在了。所以不少人為了“不白來一世”,便拼命地去掠奪和享受。而古代的先民們卻有多種多樣的說法。有的人相信有靈魂;有的人則懷疑有鬼神;還有的人相信祖先的靈魂會永遠保佑全家。中國流傳已久的大辦喪十風俗,就是在人們的潛意識中,仍或多或少地相信祖靈說或靈魂說。總之,古代人和宗教人士相信人死以後,還有一個肉眼看不到的物質存在,可以升天,也可能入地獄。佛教的回說即建立在這種信仰上,但它不被稱為靈魂,而是被稱為神識、阿賴耶識、離開肉體之後是以一種氣團、氣場或肉眼看不清的發光體(或不發光)的形式存在,叫作“中陰”。這種“中陰身”帶不走生前的財富,也帶不走妻子兒女、房地產和存摺,只能帶走一樣東西,這就是“業”。可以說中陰身如同一部精密高性能的電腦,使一個生命體多生多世以來,所作一切善業、惡業的信息庫。所以佛教有句俗語:(人死後)“萬般帶不去,只有業隨身”。這些“業”,就是一個生命體的中陰再次轉世的依據。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之說就從此而來。佛教便依此理論勸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想要擺脫惡業的報應,只有兩個方法:1.懺悔,懺悔過去無數世一切罪惡,下決心、發誓言,勇於實踐,永遠不再重犯。2.恭敬供養佛陀,極大限度地多做善事。佛本生的故事便由此展開。在此,由眾多本生故市選擇了幾則,供讀者參考。
捨身供暖——兔王本生
釋迦牟尼的過去世曾為兔王,它和同類悠閒地居住在山林中。餓了,就吃野生瓜果;渴了就到清泉邊飲水。兔王心地善良、慈悲,它告訴同類說:“大家要和睦相處,不要因為一棵草、一口水就你爭我搶。咱們兔類本來就形體小,心量也小,如果不放大我們的心量,我們將轉生為更小的動物,直到變成蚊子、蒼蠅,到那時,要想出離畜生道就更沒希望了。所以,我們要放大自己的心量,儘量容忍同類,這樣我們才有希望擺脫畜生道,而得到人形。”兔子兔孫們聽了無不歡喜跳躍,大家相安無事。 和這群野兔同住一山的,有一位仙人,住在山洞裡,也是飢食野果,渴飲山泉,獨處修道,從來不放逸自己。他和小動物們友好相處,對它們慈悲愛護,有時還把自己采的果子留給動物分享。這位仙人誦經的嗓音非常悅耳、柔和優雅,像是清泉流水,又像絲弦樂曲,那些動物們聽了都很快樂。兔王經常到山洞的旁邊去聽經,從來不知厭倦,並命兔子兔孫們用瓜果供養仙人。這樣經過了好多年月。
有一年冬天,山上特別寒冷,雪下得很厚,山上的果子也很難找到了。仙人準備下山,回到人煙稠密的地方去。兔王非常懷念他,看着他收拾自己的食缽和皮衣,便滴下淚來,說:“尊敬的先生,您要到哪裡去呢?我真捨不得您走,往日天天相見,聽您誦經竟忘記了自身的饑渴,心情怡悅,如子依父。您,您能不能留下來呢?”
仙人說:“我還沒有成佛,地、水、火、風這四種元素組成我的肉體,很難耐住當前的寒冷。再說瓜果將盡,我也要為你們這些可愛的生命留一些,我可以到村莊或廟宇里過冬,向老百姓乞食,可你們不行。”
兔王說:“我可以讓我的眷屬到各處去找果子來供養您,希望您哀憐眾生,我們不聽您念經,就感到生活毫無意義,我沒有什麼可供養您,寧願以我的身體來供養。”
仙人被感動了,便在雪中勉強拾得一點柴草,升起火來。兔王看那柴又濕又冷,不易起火,便舉身跳入火中,火立即熾盛起來,溫暖無比。兔王的神識便依獻身的功德上升到兜率內院。仙人被兔王的高尚行為深深地感動了,從此辟穀不食,終於也使自己的神識升至兜率內院。
當釋迦牟尼成佛後給一千二百五十位大阿羅漢講述這一故事時,說:“過去久遠劫前的兔王就是我,那位仙人不久就成佛了,就是你們大家共同敬仰的燃燈古佛。”
安詳忍辱——水牛王本生
有一次釋迦牟尼和他的一千二百五十位弟子聚在一處,他給弟子們講述了一個水牛王的故事。
在過去久遠劫以前,有一片水草肥美的大草原,一個水牛王領着它的一群牛子牛孫親屬悠然自得地生活在這裡。它們徐緩地漫步,自由自在地吃草,飲水,心情安詳平和。水牛王生得皮毛光亮,神采巍巍,在牛群中從來不以王者身份橫行霸道,對那些老牛和小牛犢十分愛護,所以在它的眷屬中享有很高的威信。
有一隻毛猴在草原上東奔西跳,碰上了水牛王,忌妒之心油然而生。毛猴想:“哎,真是太奇怪了,這個水牛王,皮毛比我光亮,形體也比我大。呀!乖乖,他還長着兩個又長又硬的牛角。哼,看它那個得意勁,還領着一大群子子孫孫的。怎麼我就單身毛猴,沒人疼,沒人問呢?我飛給它點顏色看。”毛猴月想越有氣,便抓起碎石和土塊向水牛王打去。水牛王心想:“這個小毛猴真可憐,它的忌妒心太強了。我雖然力氣很大,卻不能與它計較。為什麼呢?每個生命體都在不斷地造作善業或惡業。種了善因,會得善果;種了惡因,會得惡果。我如果發起怒來,就會造惡業,到那時,我會長時間流轉在地獄、餓鬼、畜牲這三種惡道中。唉,隨它去吧!我寧可忍耐疼痛、煩惱,也不能造作惡業。”想到這裡,水牛王沒有反抗,也沒有叫喊,甚至連眼皮也沒有抬,仍然悠然地吃草,安詳雅步,好像周圍什麼事也沒有發生。毛猴更生氣了,心想:“好呀,我這麼賣力氣,累出一身汗,我都受不了啦,這個龐然大物居然不理我,氣死我了!”它抓起石頭、土塊又向牛群中其他的水牛擲去,嘴裡還不停地罵罵咧咧。其他的水牛看到自己的大王安詳忍辱,便紛紛效仿,也不抬頭,不反抗,不叫喊,依然漫步吃草。,在牛群的後面有一個剛出生不久的小牛犢,毛猴看到機會來了,便向它發起進攻。小牛犢“呣”地叫了一聲,本想衝過去把小毛猴撞翻,但它看到自己的父母、兄長都能忍辱,對挑釁者不理不睬,便也學着牛王的樣子,柔順地眨眨眼,抖掉身體的土,自去一邊吃草去了。
草原上有一位樹身看到這一切,很為水牛王抱不平。便走過去對水牛王說:“依你這麼大的身軀,巨大無比的力氣,為什麼對於毛猴的攻擊不給予報復?你的一隻角比毛猴的身體還長大,還擊它不費吹灰之力。可你為什麼默然忍受,是怕它嗎?”
水牛王說:“毛猴無端地忌恨我,必然也會如此這般地對待別人,因果不爽,它自會得到報應,我何必用它的錯誤來懲罰自己呢?”
不久,有幾位婆羅門教的修行人從這裡經過。小毛猴看到他們又忌妒起來,便抄起石頭、土塊劈頭蓋臉地打過去。修行的外道飛起一腳,小毛猴被踢出很遠,當即斃命。
釋迦牟尼說:“想當初那個水牛王就是我的前生。那些忍辱的水牛群,就是學法的諸比丘(比丘是印度語音,其意是‘乞士’)。小牛犢和修行的外道(應稱‘梵志’)現在都是佛教的在家居士。”
殞命無悔——忍辱仙人本生
忍,忍辱,是佛教六種菩薩行為準則之一。這六大行為準則被稱為“六度”,也叫“六波羅蜜”,後者是梵語的譯音,意思是說,要想成佛,必須通過這六種考驗(不是六次,而是經常、多生多世的六種考驗),這六種行為規則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其中前五度組成一條完整的渡船,而智慧則是發動機,是舵,由它來操縱掌握推進前五度的實施。這“六度”的航船,就是將凡夫由苦海無邊的此岸,渡到了脫生死、究竟成佛彼岸的交通工具。這種交通工具不是事先給你準備好的,而是要通過自己多生多世、輾轉無數劫,用自己的行為、語言、心念造作善業,將這無量無數的善的基因注入自己的神識(佛教稱為阿賴耶識)而造就出來的。所以應該說,這“六度航船”就帶在你自己的身上,隨神識而轉生,到了一定程度,產生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便會頓悟成佛了。
釋迦牟尼的成佛之路,就是這樣走過來的。前面講的兔王施行的是布施獨鐘的“深施”——捨棄自己的生命(或體力)來供養修行人、供養佛;水牛王施行的是忍辱度。現在再進一步來談忍辱度。
忍,意為忍耐,安忍,就是忍辱。忍辱可以度脫瞋恨心。這種忍,不是強壓怒火,不是流着眼淚而咬牙不語,而是通過開發智慧,了解宇宙間自然法則而化解瞋恨心。也就是說,不是強壓起伏的心潮(一般情況下,這樣的壓抑會導致身體疾病),而是在大風大浪中心潮自然不起,安詳平靜,所以叫“安忍”。根據佛教的理論,可將忍分為很多種類:
生忍和法忍
生忍:能忍耐眾生的迫害。即在受到他人的侮辱、惱害、打罵、諷刺時不生報復心,也不憎恨對方(注意,應該用法律保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時,還是要主持正義,不可姑息養奸)。
法忍:對自己的各種情緒,比如瞋恨、忌妒、憂愁、擔心、思念等,善於調理和修正,心裡健康。並對寒、暑、風、雨、飢、渴、老、病、死等都能泰然處之,不產生恐懼,不產生情緒的波動。遇到稱譽、誇獎、狂熱、大喜、髮菜、敗家、失落等身心內外一切衝擊,都能作到“我自巋(廣州話讀‘虧’,?注)然不動”。
此外,大乘佛教又舉出三十二種安忍,在此列舉出來供讀者參考:無貪(不僅指貪污,而是指對任何事物的貪婪)、不害、無惹惱、無瞋、無恨、無念、無諍(不僅是行為上部鬥爭,也包括語言中的布諍訟、不辯解)、不染欲境、能護自己和他人、順菩提心、無分別心、不着生死、順業果、身清淨、口意清淨、堅固不退、言說自在、無遍計、自覺聖智、將護彼意、修四梵行不隨禪生、於人天樂得自在、相好圓滿、梵音深妙、滅除諸惡、遠離慳垢、除斷忌妒、舍諸怨剮賊、近菩提粉、離諸不善、樂處寂靜、獲諸佛法。
忍辱仙人本生在《金剛經》中曾經提到:“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釋迦牟尼於過去世曾轉生過五百世,都作忍辱的修行人,有一生叫作羼(廣州話讀“燦”,?注)提波梨。那時印度的波羅捺國的國王歌利(又譯迦梨)在位。這個國王是一個暴君,老百姓私下裡把他稱作“惡世無道王”、“斗諍王”。
有一次他帶着侍從和數百宮娥、侍女到山間的樹林裡玩耍,見到羼提波梨正端坐在草地上給五百弟子說法。歌利王的一個侍女看到忍辱仙人形象莊嚴,氣質高雅,便不知不覺地離開了歌利王,走到草地上去聽法。
這可把那個無道的昏君氣壞了,他忌恨心大發作,命手下侍從把忍辱仙人拿下,一刀一刀地肢解仙人的手、足、耳、鼻。羼提波梨沒有叫一聲苦,也沒有仇恨和憤怒,他趁着一息尚存,對歌利王說:“大王,你殺我也罷,剮我也罷,我的心念絕對清淨。假使我起一念瞋恨心,你把我肢解後,我由四大元素結合的肉身就會損壞;如果我的身體會恢復原狀的話,大王,你就知道我沒有說假話了。”
歌利王的忌妒心仍沒有一絲減弱,他把那個聽說法的侍女捆起讓她看着幾個侍臣肢解忍辱仙人,就在這時,奇蹟發生了,被節節割截的仙人身體很快地復原了,羼提波梨微笑着,頭周圍放着光輝。歌利王嚇壞了,急忙雙膝觸地跪倒。羼提波梨說:“大王請起,也請放心,我決不會報復你。因為我沒有分別心,沒有‘你’與 ‘我’這兩個概念的分別和對立。大王啊,我同情你,也理解你,將來我修煉成佛後,要用慧刀(或曰慧劍,不是武器的刀、劍,而是比喻智慧通達闊遠,能破一切煩惱,有點像中國人說的‘快刀斬亂麻’的比喻)斬斷你的貪、瞋、痴三毒,使你從煩惱中獲得解脫。”歌利王聽了,聲淚俱下,懺悔自己的罪惡,並用上好的食品、衣服供養仙人。
據傳說,羼提波梨就是釋迦牟尼的前身,而歌利王和他的四個侍臣就是後世釋迦牟尼最初接受的五位出家比丘。
......
http://www.htchi.com/viewthread.php?tid=57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