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新 大 陸 > 帖子
釋迦牟尼傳:因地菩薩
送交者: 圓融 2008年02月14日15:56:35 於 [新 大 陸] 發送悄悄話

zt釋迦牟尼傳

因地菩薩
  佛教認為,要成為大覺聖人——佛陀的關鍵是要“發菩提心,入菩薩行”。也就是說要全身心地投入一種准佛、預備役佛、候補佛的實踐中去。要成佛果,先播佛種。這播撒佛種的生命體,就被稱作因地菩薩。
 因,就是主觀因素,就是種子。把石子種在地下,條件再好也不可能發芽;而種下一粒種子,無論是鮮花還是毒草,有了一定的條件都會發芽長大。地,指一種位置,地位,階位。因地就是正在創造成佛條件的地位。菩薩是印度古語“菩提薩埵”的簡稱,翻譯過來就是要普度眾生(稱作“覺有情”)的聖賢,賢人,大士。
  因地菩薩也可以稱為“因地佛”,意指還沒有成為“果位佛”,沒有獲得佛——大覺者的資格,但正在努力創造成佛的條件。稱為菩薩,是指當下創造成佛條件的生命體;稱為“佛”是指今後這個生命體會成佛,成為大覺聖人。這一點對於“成佛之路”來講,是極為關鍵的一環。比如同樣是磕頭燒香,一樣的行為,就會有多種多樣的“因”。有的人想霸占別人的房子,便來求佛“保佑”“我勝他負”;有人做生意騙了人,害怕對方找上門來,便求佛“保佑”自身平安。這時什麼因?這都是惡因。因為這是以損人利己為基點的。所以磕頭燒香不等於信佛,“信佛”之後光為自身利益,個人主義膨脹,也不等於就是走上了成佛之路。相反,黃繼光捨生忘死,為了祖國的安全而獻出生命,雖然他不信佛,也可以稱為因地菩薩,因為他的“因”沒有任何個人自私的成分,是大善因。
 作為因地菩薩,首先是要發菩提心。菩提心的全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又稱為無上菩提心、無上道心、覺意。就是求無上菩提的大願、大誓。佛法認為,菩提心是一切諸佛的種子,要想成佛的人(包括一切眾生),如果沒有菩提心做佛種,如果主觀因素中沒有追求大覺聖人的願望,其他一切表現都是無根之草,是結不出佛果的。這被稱為菩提心的佛種,為什麼稱作“發”,而不稱為“獲”、“給”、“祈求”等等呢?因為佛教認為,眾生平等,皆有佛性,也就是說,無論信不信佛教,無論是人還是動物,都有成佛的“潛能”,只是因為貪、瞋、痴、慢(妄自尊大)、疑(疑心)五毒障蔽,而沒能開發出來。所謂發菩提心,是從內向外的一種真心流露,而不是從外借外力可以得到的;也不是發表一個聲明,說自己已經具備菩提心就可以過關的。因為發不發菩提心,何時發菩提心,完全由生命體的主觀努力,修道實踐的程度而定。據有關人士稱,多年修行達到較高水平的大德高僧可以觀察出發菩提心的人的微妙變化。
 發菩提心的生命體有四個條件:(一)虔誠信仰和恭敬思維一切諸佛,立志向他們學習;(二)能觀察和覺悟到自己過去世和現在世的種種過失和錯誤(惡業),具備慚愧心;(三)慈愍眾生;對一切眾生無仇無恨,包括慈愍自己的仇人和怨敵,博愛(愛一切生命體)。博悲(同情憐愍一切不幸者,包括各種動物);(四)立志通過不斷的實踐求最勝的佛果。
 無論學佛時修哪一宗,哪一個法門,發菩提心都是必由之路。據《無量壽經》卷下稱:“三輩往生之人皆應發無上菩提心”。
  發了菩提心的生命體,要行菩薩道,入菩薩行。這可是關鍵之關鍵了。就好比參了軍的人從此要受軍事訓練,要執勤保衛祖國;上了大學的人,要學好每一門功課,這都需要艱苦卓絕的努力。入菩薩行——就是要進入先作菩薩並準備成佛的漫長的實踐預備期。 這個預備期中要作的功課——也就是行為準則——就是六度,又稱六波羅蜜。“波羅蜜”是梵語音譯“波羅蜜多”的簡稱,翻譯意思,就是“到彼岸”。彼岸是哪裡?就是了脫生死、脫離苦海的“那一邊”——從此成佛。此六度是:
  (一)布施度,又稱布施波羅蜜,檀那波羅蜜(音譯)。有財施、法施(教眾生認識真理)、無畏施(除去眾生恐怖,使其安心)三種。能對治(度)慳貪(吝嗇、小氣),消除貧窮。因為佛教認為,此世貧窮的人就是過去世慳貪的一毛不拔的人(或眾生)。
 (二)持戒度,又稱持戒波羅蜜,尸羅波羅蜜(音譯)。戒是保證一個生命體不繼續作惡業的紀律,遵守紀律而不違紀,並經常能自我反省,是廣積善業,準備成佛的根本條件。對治惡行、放逸。
 (三)忍辱度,又稱忍辱波羅蜜,羼體波羅蜜(音譯)。忍耐痛苦、迫害、煩惱等,對治仇恨心,瞋恚心。因為人類(及動物)有一劣根:總認為自己正確,經常會發怒,去譴責對方,這就造成惡業。不能忍受痛苦,就會進而追求享樂,也是造惡業的根源。
  (四)精進度,又稱精進波羅蜜,毗梨耶波羅蜜(音譯)。努力進取,不斷地前進,不懈怠,不屈不撓。對治懶散、懈怠,能生善法。
  (五)禪定度,又稱禪定波羅蜜,禪那波羅蜜(音譯)。禪那的意思是安詳、寧靜、專心一處,新譯為“靜慮”。這種修行方法不僅佛教採用,印度的古婆羅門教、中國的道教直至現代的氣功,都採用之,但其內涵則不盡相同。釋迦牟尼成佛後說的很多部大法,都是在禪定中悟出而宣講的。禪定度對治心意散亂、意馬心猿,可使身、心安定,得大智慧。

  (六)智慧度,又稱智慧波羅蜜,般若波羅蜜。對治痴迷、愚鈍、無明。佛教要求學佛的人要正信、智信、非為迷信。在二千五百多年前提出“般若波羅蜜”,在世界上最早舉起了反對迷信的大旗。
  至於菩薩六度究竟如何體現在實踐中,本篇的諸多佛本生故事以及後面各篇章的論述,會反覆、詳盡地告訴你。

蒙佛授記——善慧菩薩本生

  有一次,在舍衛國的祗樹給孤獨園,很多出家人住在竹林中。一大早,他們作了功課,便到城中乞食(那時的出家人是不設立廚房及餐廳的),歸來以後漱過口,洗過澡,便都集會在講堂里,大家都有一個心願:希望釋迦牟尼給他們講一講過去作因地菩薩時的各種經歷。這時釋迦牟尼以淨天耳聽到了諸比丘的心聲,便從定中起身來到講堂,給大眾講了如下的故事:
  過去很久遠劫之前,有一個立志成佛的仙人,叫作善慧菩薩。他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修淨梵行,希望通過自己的修行、實踐得到妙智,成為大覺聖人。所以他這一身死壞,又轉一生,生生死死不可計量。多得可以與天下所有的野草總量相比(過去所有本生都可概括在善慧菩薩本生中)。
 這位菩薩常常感傷世上的一切生命體,他們的生命短促而又被欲望或情愛牽惑,陷於生死苦海不能自拔。究其原因,就是由於貪、瞋、痴、慢、疑五毒所困。
  貪,指貪婪,不滿足,正像俗語所說的,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對於食、色、名、利,乃至睡眠,都有一種貪心。有的人在貪心的支使下,便走上犯罪的道路;
 瞋,是憎恨、嫌惡他人之心。由瞋而引發暴怒,失去理智,做出殺人、放火、打罵等等暴力的蠢事;一些肉食動物的瞋心更大,造成自然界的弱肉強食的慘烈現實;
 痴,是愚痴,不明不白,糊裡糊塗,對於宇宙間的真理毫無認識,只知沒完沒了地滿足自己的食慾和色慾,在無窮無盡的生生死死中流轉,竟毫無知覺;
 慢是傲慢,不能虛下心來去追求真理,反而對自己的貪、瞋、痴很欣賞,毫無理由地輕視他人;
 疑,是疑心,猜忌。當一個生命體不了解一件事物時,他不是想辦法去了解,而是用猜疑來作推理,這簡直成了眾生的一個根深蒂固的頑疾。往往這種猜疑差之毫厘,謬之千里,生出很多惡業。
 善慧菩薩為了從五毒中拯救眾生,制定了六種行為(包括思想、語言)的準則:以布施度貧窮;以持戒攝毀禁;以忍辱度瞋恚;以精進治懈怠;以禪定對制意念散亂,心不集中;以智慧破除愚痴。並普遍給予眾生愛心、愛語,和眾生打成一片,做有利於他們的善事,幫助他們逐漸認識五毒的危害。
就在善慧菩薩修行期間,建都於燈照城的提播婆底國王太子普光捨棄轉聖王的王位,出家修行成佛,舉國上下一片歡騰,大家稱他為普光如來,也稱燃燈佛。他悲心廣大,慈愛普覆,開始在廣袤的大地上教化民眾,不久就度化了八萬四千人,使他們證得阿羅漢果。
  有一天,善慧菩薩(此時之善慧又稱儒童)在山中得了五個奇特的夢:一是夢見自身臥於大海,竟像臥床一樣;二是夢見自身巨大,臥於須彌山上;三是夢海中一切生物都進入自己的身體;四是夢自己的左手擎着太陽;五是夢右手托着月亮。善慧菩薩一下從夢中驚醒,心想:“這些夢,是何等地步尋常啊,一定有大因緣,我應當立即下山進城,去請教智慧的長者。”於是穿好鹿皮衣,下山去找仙人們,希望他們能給予啟示。結果,這五百仙人不但解不開他的夢,反而對他的口才、儀表乃至所說的大法深表欽佩,願拜他為師,作他的弟子。善慧菩薩臨走時,這五百仙人每人送他一枚銀幣,藉以表示對他的恭敬和感謝。
 走出竹林,善慧菩薩又遇到一些修行人,他們在紛紛議論,面有喜色。菩薩很恭敬地詢問他們,才知道今天是個大喜的日子,燈照城正準備迎接普光如來回國省親。老國王下令平治所有的道路,全國的人民可以擊鼓唱歌,自由地狂歡,並買斷了所有的鮮花,不准許有人先於國王向燃燈佛獻花跪拜。善慧菩薩聽到這個消息,全身熱血沸騰,歡喜踴躍,告別了修行人,快速向城裡奔去。
 燈照城一派節日景象,沿街點着彩燈,懸掛着五彩幡、絲綢的幢;經幡隨微風飄揚,沿街撒遍了香水;一些由珠寶、名花組成的花鬘(廣州話讀“蠻”,?注)使人目不暇接;家家戶戶供着酥油燈,燒着高級的檀香、沉水香;人人都穿着洗得乾乾淨淨的衣服,面帶微笑。善慧菩薩想買幾支鮮花獻給燃燈佛,但打聽了幾處店鋪都說國王已把鮮花買斷,今日全城放假,根本沒有人營業,都在一心準備迎接成佛的太子哩。菩薩有些失望,也很焦急,徘徊在大街上,不知如何是好。

  正在這個時候,菩薩看到一位端莊秀美的宮娥,雙手持捧一個大花瓶從他身邊走過,花瓶上面蒙着一片淡黃色的輕絲。善慧菩薩連忙躬身施禮,恭敬地對那女子說:“大姐姐,您瓶中的蓮花賣不賣呢?”
 那宮娥聽後大吃一驚說:“你這個年輕人,怎麼知道我瓶中藏着蓮 善慧菩薩微微一笑,說:“您那絲綢下可是七莖淡紫色的蓮花?賣給我五莖,行不行呢?”
  宮娥瞿夷說:“這是送往宮中去供佛的,你是個外鄉人吧?怎麼不知道,今天燈照大王有令,是不允許賣花的。”
  菩薩說:“我這裡有五百個銀幣,統統都給您,求您賣給我五莖蓮花,總可以吧?”

  瞿夷說:“你這個人好奇怪,文質彬彬的,卻穿着破舊的鹿皮衣,身體勉強被遮住,你這樣苦着自己,卻捨得花這麼多錢,來求不過數錢即可買得的幾枝花,到底是為什麼呀?”

  善慧菩薩誠懇地再施一禮說:“大姐姐,我聽說有佛出興於世,今天將要到城中來。我久知生而遇佛是非常難得的機遇,可以說是千載難逢,大姐,成全我吧!”
瞿夷聽他這麼一說,眼睛都濕潤了,沉吟良久說:“好吧,善良的人,我可以把花賣給你,但你要答應我一個條件,”她停了一下,垂下濃密的睫毛,說:“你要答應我,讓我今後生生世世做你的妻子。”
  善慧菩薩忙說:“哦,不!我是一個修行人,修清淨的梵行,您明白嗎?就是遠離五欲,不近異性,所以我不能和任何人去締結生死之緣,因為我如果答應了,就中了因,下世我要兌現的,我……”
  宮娥瞿夷說:“你要不答應我的要求,這花只好捧回宮中了!再見!”
  善慧菩薩說:“大姐,請留步,我這個人生生世世都好布施,人家要我的什麼我都給,往生布施過頭、目、身體、髓、腦和妻子,從來不固執,不吝惜。好吧,請把五莖蓮花賣給我吧!請不要生氣,我答應就是了。現在的關鍵是儘早地去拜見燃燈佛呵!”
 瞿夷把七莖蓮花統統交給善慧菩薩說:“太好了,太好了。喏,把五莖花拿去吧!餘下的兩莖,也請你一併帶去,替我獻給燃燈佛。我是一個弱女子,不好意思擠到前面去。不過你可要記住你的諾言,來生不論我是美是丑,都要滿足我的願望,諸菩薩會作證的!”

  就在這個時候,燈照王已經率領助王子、眾官員和主管祭司的婆羅門(宗教專職人員)等已經出宮,他們捧着上好的鮮花、奇珍異卉和種種供具迎接普光如來 ——燃燈佛的到來。善慧菩薩在途中收的五百弟子也趕來了。他們找到自己的師父非常高興,願意跟他一道去參拜燃燈佛。燈照城一時成了鮮花的海洋,人的海洋。燈照王雖是普光王太子的父親,但依照佛門的禮俗,出家的僧人高於人間帝王,故國王也要禮拜。現在王太子已經成佛,是一切眾生的大導師,當然更應受到國王的禮拜。這個燈照城的人民都很文雅,很懂禮貌,所以雖然是傾城而出,萬人空巷,秩序卻很好,國王、王子、大臣、民眾均按尊卑、長幼依次向燃燈佛頂禮,並向佛供養和拋撒鮮花,這些花都從空中落下,頃刻鋪滿了佛的腳下。
  善慧菩薩待諸眾人供養完畢,便款步走到燃燈佛的面前,心想:“啊,這位如來是何等地莊嚴偉岸啊!他的音聲柔軟、語氣安詳,祈願他長久住世,為眾生轉妙法,度脫無量無數的眾生,滿足眾生成佛的大願。”這樣想了以後,便把五莖蓮花拋散空中,接着又把瞿夷宮女的兩莖蓮花拋散出去。這時,奇蹟發生了,只見先拋出的五莖蓮花停在空中,化成了蓮台,後兩莖蓮花也止在空中,卻在佛的兩肩之側。國王、王子、大臣、民眾和前來護法的天神、龍神、樂神、阿修羅王、大鵬金翅鳥都被這奇蹟驚呆了,過了好一會兒,大家才歡呼起來,讚嘆善慧菩薩的功德。燃燈佛早已用超人的妙智洞悉了菩薩的過去、現在和將來的功德和成就。他周身放光,面帶微笑說:“善哉,善哉,善男子!你是經過了無數劫的修行,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求成佛的妙果。你將在九十一劫後成佛。佛號叫‘釋迦牟尼’。同時,大家會對你有十種尊稱:如來(如眾生的願而來)、應供(應受到一切天、人和眾生的供養)、正遍知(對於正確的宇宙法則無不知曉)、明行足(光明磊落的善行、一切利他的實踐都沒有欠缺)、善逝(能如眾生願而‘來’,也能自在地從眾生的視野中消逝,與宇宙融為一體)、世間解(了解和通曉一切眾生的心態、心理、行為和各種行業技能)、無上士(沒有比佛更為尊貴的神,也沒有其他一切成為主宰的神聖可以比得上佛)、調御丈夫(你將成為那些稱得上是人中丈夫的人的導師,調教和訓導他們,使他們得成正果)、天任師(一切天神、天仙和人類的導師)、世尊(世上一切有良知的人都會尊重你)。”燃燈佛給善慧菩薩授記後,那些天龍八部都高興得手舞足蹈,他們一起跪在燃燈佛的腳下說:“將來善慧菩薩成佛時,我們都願意當他的眷屬、弟子,護持佛法!”燃燈佛說:“好啊!將來你們都會成為他的同時代人。”

  這時,燃燈佛看到善慧菩薩還穿着破舊的皮衣,長長的頭髮挽在頂上,就想度他出家,便用神通在自己的面前變化出一片泥潭。善慧菩薩見了,心想:“啊呀,我的師父那樣尊貴的佛體,怎麼能從濁濕的地上走過呢?”他立即脫下自己的鹿皮衣覆蓋在泥水上,但皮衣面積不足,仍有濁泥外露,菩薩又鬆開自己的長髮,覆布在泥上,請師父踏着走過。燃燈佛說:“善男子,你數劫後成佛時,會在五濁惡世度脫無數天、人,不會感到困難。努力精進吧!你會和我一樣的。”善慧菩薩聽了燃燈佛的預言歡欣踴躍,喜不自勝,當下成就解悟了諸法的空相,通曉了宇宙的法則,在“菩薩”這個修行階位上,達到了較高的果位——七地至八地菩薩,這種成果稱作獲“無生法忍”。善慧菩薩在佛前,五體投地,對燃燈佛說:“祈願世尊哀愍我,允許我出家!”燃燈佛微笑着舉起右手說:“善哉!善來比丘!”善慧菩薩當即落髮,袈裟著身,成了一位沙門(沙門,是窒息新、靜志、止息諸惡、善調身心、勤行諸善的受具足戒、有修持的比丘)。
  這是一種特殊的度人出家的方法。“善來”是印度的比丘歡迎來客所用的客套話,大致相當於中國漢語中的“歡迎光臨”,或是俗語:“來啦?快請進!”之類。燃燈佛將此禮貌用語延伸為一種度人出家的方法。成就這種方法必須有兩個條件:(一)佛(度人者)的威神力;(二)請求出家的人(被度着)的願力。其方法很簡單,即由佛陀宣說:“善哉!善來比丘!”(意即:“來吧!願意出家的人,歡迎你!),願出家的人當即具備剃髮與着袈裟之相,不必一層層經歷沙彌戒、具足戒,而直接成為受過具足戒的沙門。此後這個方法被釋迦牟尼繼承,在他成佛後,用此方法度了大迦葉等一千三百四十人。

  這時,有兩位貧窮老人領着他們的親戚朋友數百人看到了這極為稀有的場面,讚嘆不已,也想供養普光如來,但是大家湊了半天,也湊不出幾個小錢來,心中非常焦急。燃燈佛以慈眼觀視,生無限大悲心,便在這些貧窮人的面前變化出一大片穢濁不堪的草地。兩位老人見了,立即率領他們的眷屬去清除垃圾和雜草,並把清整後的地面灑上清水,整治的又平又堅實。燃燈佛舉起右手,撫着二老人的頭頂說:“善哉,身施與財施的功德毫無差別,甚至可以超過財施的功德。你們能這樣虔誠地供養佛,日後釋迦牟尼成佛時,你們會成為他的第一批弟子,成為聲聞僧。”
  這個國家的人民都非常長壽,能活八萬壽,故自此以後,燈照國王和他的臣民非常虔誠地供養燃燈佛和他的八萬四千阿羅漢弟子共四萬年,之後,國王移交政務,和諸王子及眷屬都落髮出家,得陀羅尼(密咒)諸法三昧。善慧比丘(即出家後的善慧菩薩)也跟隨燃燈佛弘法,作他的親隨侍者四萬年,教化民眾無量。
 有一天,善慧比丘向燃燈佛瑣了自己在山中做的五個奇夢,請師父開示(即請師以啟發、誘導的方法解釋心中疑團)。燃燈佛說:“善哉,我應當為你解釋五夢:夢臥大海之上,說明你的身子還沒有獲得解脫,還處於生死大海之中;夢枕須彌山,是預示你將來可出離生死,得般涅槃(即‘涅槃’,意為圓寂,寂滅,雖度眾生而不住生死,是佛教的最高理想境界);夢大海中一切眾生入你身內,是預示你將在生死大海中作眾生的歸依處;夢手執太陽,是智慧光明普照法界;夢手執月亮,是說你將用很多靈活機變的方法(稱‘方便法門’),化導眾生,使他們遠離煩惱熱,熄滅慾念火,永得清涼。你的這五個夢正是你將來成佛之相。”

  善慧比丘聽了,無比地歡欣鼓舞,對自己日後成佛充滿了信心。不久,燃燈佛入於涅槃,善慧比丘繼承師父的弘法事業兩萬年,教化民眾,不可稱計。
  善慧比丘命終以後,上升四天王天,成為護法天王之一,在那裡以佛法度化諸天,數萬年後,天壽盡,轉生為人間轉聖王。據佛經稱,轉聖王為世間英明的君主,他具備四德、七寶、以佛法治國,其國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其四德是:長壽、無疾病、容顏出色、寶藏豐富。七寶是:金寶(一語雙關,為戰車的論合法論)、摩尼寶(一種特殊的寶珠)、玉女寶(美而不妖艷,賢淑、博學、清淨優雅的女子)、大臣寶(精通文、史、法律、經藏、忠於職守的文臣)、將軍寶(驍勇善戰,能保家衛國的武臣)、白象寶、駿馬寶。轉聖王壽終後,上升忉利天,為忉利天主。後來再來為聖主、小王、婆羅門、仙人等,共往返人間天上三十六次,現化各種不同的身份,一面修行,一面弘法,終於他的功行圓滿,成為十地等覺菩薩,於成佛只有一步之遙了。於是他上升兜率內院,這裡是候補佛的研究院。在觀察下方人間五事:(一)觀察眾生被度的時機是否成熟;(二)觀察時間是否合適;(三)觀察地球上哪一塊國土條件最好;(四)觀察生在哪一個種族中可以成就大事;(五)觀察過去因緣,選擇誰作為自己的父母最合適。最後選擇了北印度迦毗羅衛國,第一甘蔗苗裔釋迦種姓的聖王淨飯王家。

......
http://www.htchi.com/viewthread.php?tid=57941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7: 一個叫毛澤東的中國人
2007: 美國改革史話-終結奴隸制,共圓“美國
2006: 啟功的恩師陳垣舊事
2006: 建設一個精神和心靈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