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新 大 陸 > 帖子
十月革命是恐怖分子的勝利(上)
送交者: 曹維錄 2008年02月19日15:00:00 於 [新 大 陸] 發送悄悄話

2008-02-17 17:32:22


題記:歷史上常有可怕的錯誤,但真理總有一天會恢復的。--布哈林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這句很經典的語錄被人們反反覆覆說了半個多世紀。

中國的老百姓一直都認為(中共和其喉舌媒體也一直都是這樣宣傳的,人們不過是相信了這種宣傳):十月革命,是列寧領導蘇聯的爾什維克和勞動人民進行 的一場革命,以列寧為首的蘇聯共產黨代表了蘇聯勞動人民的利益,打敗了當時反動的臨時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勞動人民開始實現"當家作主 "的美好願望。事情過去了已經90年,隨着信息的開放和前蘇聯一些秘密檔案的解密,許多問題的真相已大白於天下,當我們把歷史的真相逐步復原以後,才知道 原來我們所知道的一切都不是真相。現在,俄羅斯史學界有人認為,"十月革命是俄國歷史發展的一種偶然現象";"以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黨搞亂了整個俄國, 破壞了俄國人民的正常生活;如果不是十月革命,俄國人民就不會經歷如此多的苦難。"(見百度網文《俄國官方如何評價十月革命以及列寧》)

十月革命不是工農革命運動

說出十月革命歷史的真相會讓許多人震驚不已,甚至可能誰也不相信這是真的,它對我們這許多年來形成的常識衝擊太大了,許多人會把說出真象的人當作騙 子。你確實也無法想象到,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的政權,這個自稱是代表了工人階級意志和利益的革命政權,從奪權到建政,從上層領導到下邊武裝軍人,在嚴格 意義上說,沒有窮苦的工人和農民。在上邊,堅持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領導們沒有工人階級出身的人;在下邊,雖然很多參與者出身工農,但絕大多數都是為錢,是 拿錢雇來的,並不是為共產主義的理想而戰鬥。

1910年的時候,有一個名叫羅曼諾夫-馬林諾夫斯基的工人加入了俄羅斯社會民主工黨,布爾什維克就是在1913年從其中分離出來的,分離後,馬林 諾夫斯基成了布爾什維克。在當時,主張進行無產階級革命的政黨內沒有一個來自工人的領導人,他的加入使列寧欣喜萬分,列寧說:"不管有多麼巨大的困難,只 要有這樣的人就可以締造工人階級的政黨。"(見《克格勃全史》37頁)顯然,列寧是把馬林諾夫斯基當成了一塊金字招牌,在他看來,馬林諾夫斯基最主要的優 點就是無產階級出身,而這樣的人正是布爾什維克所沒有的。列寧說有了他"就可以締造工人階級的政黨",其實說得很不準確,準確的說法應該是"有了他就可以 冒充是工人階級的政黨"。但是讓列寧白白高興了一場,馬林諾夫斯基不是一個無產階級革命者,而是一個打入布爾什維克的沙皇間諜,一直把列寧騙了許多年,早 在1914年,孟什維克的一個領導人就說:"我們都相信,他毫無疑問是個奸細,能否證明這一點就是另一碼事了。"可是直到1917年1月,列寧還不願面對 這個事實,因為如果一旦沒有了馬林諾夫斯基,列寧領導的這個奪權幫就真的是清一色的剝削階級了。他為馬林諾夫斯基辯護,說那些指責"絕對的一派胡言。"二 月革命後,人們在"暗探局"的秘密檔案里發現了馬林諾夫斯基的真實記錄,證實了他確實就是個奸細。1918年在莫斯科被槍決。(見《克格勃全史》38頁) 也許,列寧知道馬林諾夫斯基是沙皇間諜,不動他,是為了用他來騙別人。

賴利是英國的一個很著名的間諜,有一本記敘英國秘密機構歷史的暢銷書曾給予他很高的評價,說"沒有第二個間諜能擁有賴利所有的權力和影響。"在 1918年,賴力曾致力於推翻列寧所建立的的共產主義制度。他對當時蘇共政權的軍事作了如下分析:"莫斯科的士兵都是些拉脫維亞人,誰控制了拉脫維亞人, 誰就控制了首都,拉脫維亞人不是布爾什維克,但他們為布爾什維克效力,因為他們無處可去。他們都是些外國僱傭軍,而外國僱傭軍為的就是錢,誰出錢多,他們 就跟誰走。我若是收買了拉脫維亞人,那我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見《克格勃全史》60頁)根據英國間諜賴利的這些敘述,我們可以知道當時列寧就是僱傭 這些拉脫維亞人搞了所謂的"人民起義"。

當然,僅以上邊兩個例子說明當時布爾什維克基本組成構成,證據尚顯不足,但只要我們對當時的一些歷史現象進行分析,就不難得出結論:所謂的十月革命就是一些野心家爭權奪利的政變,而絕不是什麼工人和農民的革命運動。

1905年革命後,沙皇政府迫於形勢理行了重大的政治變革,允許人們享有一定的政治權利,布爾什維克和孟什維克也可以公開活動和發展黨員了。但是, 儘管如此,參加這兩個黨的人還是很少,到1910年,黨員的人數還有不足一萬人,很少有工人參加,大多數都是知識分子。布爾什維克自稱代表着產業工人,可 是實際情況是,當時俄國是個農業大國,工人數量很少,只占總人口的百分之一、二。就是這百分之一、二的產業工人,只有不到5%的極少數工人願意跟着布爾什 維克走。

布爾什維克在貧困的勞動民眾中得不到支持,在革命後馬上進行的立憲會議的選舉中,社會革命黨人成了布爾什維克的主要左派對手。他們獲得了絕大多數的 選票,而布爾什維克只得到了不到四分之一的投票者支持。甚至在同左派社會革命黨人的聯盟中,他們也是少數派。於是他們解散了於1918年1月召開的立憲會 議,赤裸裸地、毫不掩飾地搞起了獨裁專制。代表着自由、民主社會制度的"立憲會議",在十月革命後實行了僅僅只有幾個星期!如果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是一 個深得勞苦大眾信任的黨,他用得着在剛剛取得政權後就匆匆忙忙的撕去偽裝,搞一黨獨裁嗎?

十月革命領導者列寧等是一些恐怖分子

19世紀末,正是恐怖活動大行其道的年代,政治謀殺的浪潮席捲整個世界,僅在幾年的時間裡,死於恐怖活動的各國政要就有:法國總統卡爾諾(1894 年)、西班牙首相卡斯基略(1898年)、奧匈帝國皇后伊麗莎白(1898年)、意大利國王溫伯德(1900年)、美國總統麥金利(1901年)。除此而 外,還有一連串的俄國政治活動家,其中有教育部長博戈列夫(1901年)、內務部長西皮亞金(1902年)和接替他職位的普列韋(1904年)、莫斯科總 督謝爾蓋-亞歷山大(1906 年)、總理兼內務部長斯托雷平。(見《克格勃全史》26頁)列寧成長於這個時代的環境中,深受恐怖風氣的影響,一貫堅持搞恐怖活動的路線,甚至把恐怖活動 的革命方法推廣到了亞洲,20世紀之初,亞洲尤其是中國和日本的暗殺活動非常盛行,同列寧共產黨的影響或暗中操作有一定關係。

列寧的哥哥亞歷山大是民意黨敢死隊員,1887年涉嫌刺殺沙皇亞歷山大三世要案而被處以死刑。民意黨是80年代革命民粹主義的主要組織,該組織把恐 怖手段視為最重要的"鬥爭形式和生命力"。在黨綱明確寫有"破壞與恐怖活動"的必要性,指出要實現任何途經的變革,都離不開"獨立革命的成果和藉助於密謀 取得的成果"。列寧當年深受其兄的影響,對民粹派的集中、秘密、紀律、限制等組織模式十分欣賞,並明確指出"民意黨"是"我們大家應當奉為模範的出色的組 織"。

列寧出身於貴族家庭,是當時上層社會的一分子,因其兄涉嫌刺殺沙皇而被從上層社會驅逐出來,因而他對俄國的上層社會充滿着怨恨。列寧的革命,從來不是基於對勞苦的工農大眾的同情,而是基於一種對權力的欲望和無邊的仇恨。1891年--1892年伏爾加流域鬧饑荒,當地知識分子主張對飢餓的農民施以救濟,列寧堅決反對,他認為饑荒有進步作用,它可以毀掉古老的農民經濟。一些曾和列寧一起工作過的人說:"列寧性格最大的特點就是仇視一切,------一 切都是從仇恨出發。"列寧的這個思想對20世紀的政治影響很大。

蔣介石在分析這個問題時說:"以恨為動機的革命,決不適於中國的民族性。因為動機既然是恨,行動一定是殘酷和卑污,------這完全和中國的民族 性相反。------法國大革命之所以迭次失敗,使帝制復活,就是因為過於殘酷,使社會全體發生反感。這種殘酷手段,適用於殘酷的民族都遭失敗,那裡能適用於和平的中國民族。"第三國際的馬林曾問孫中山為什麼要革命,孫中山告訴他是"因為愛人類而革命 "。馬林感到很奇怪,他說:"為愛人類而革命 ,這個革命永遠也不會成功,我們是為了仇恨而革命。"(見《蔣總統秘錄》)基於列寧這個思想的指導,十月革命後的共產主義革命者大多都是以滿腔的仇恨來從 事革命的。經過文革的人都知道,那個時候要人們激發階級仇恨,仇恨越大,革命越徹底。為此,就憶苦思甜,就辦階級鬥爭展覽會,開批判會,開公審會,辦學習 班,想盡辦法煽動人們的仇恨。

1891年以後列寧遷到首都聖彼得堡,在那裡以律師的身份作掩護搞革命工作。當地的那些社會民主主義者都覺得這個新來的人不象是個馬克思主義者,倒 很象個"民意黨"的信徒,因為他主張以恐怖活動作為主要的鬥爭手段,公開宣傳民意黨的那一套革命策略----以惡的手段實現善的目的。

十月革命前列寧就一直從事着恐怖活動,沙皇的暗探局掌握着很詳盡的有關列寧從事恐怖活動的資料,二月革命後所保存下來的只是那些檔案中微不足道的一 部分。這些文獻中記載了斯大林在1909年曾經批評過列寧所搞的恐怖活動,認為這些恐怖活動是"失算"和"不正確的組織政策"。但在實際中,斯大林也執行 恐怖活動的路線,據沃爾科戈諾夫所著《斯大林》記載,斯大林為給布爾什維克黨籌集經費,經常參加武裝搶劫。例如,馬爾托夫說,1907年斯大林在梯弗利斯 對護送一車盧布的哥薩克押送隊進行襲擊,搶劫了將近30萬盧布。馬爾托夫在文章中非常氣憤地說:"高加索的布爾什維克卷進了各種明目張胆的搶劫性勾當"之 中。(見《斯大林》47頁)在斯大林的一生中有許多"強盜性的事跡",關於這一點,斯大林自己也不否認。布爾什維克黨在十月革命前基本上是由職業革命家組 成的,要維持這樣一個組織的存在需要好多錢,為解決經費問題,列寧經常組織搶劫銀行和騙取捐款。

當然,由於蘇共在奪得政權後對其在歷史上所作所為進行了粉飾和掩蓋,一些卑劣行徑的見證被銷毀,有些很關鍵的檔案被滅跡,但人們還是可以從僅存的一些資料中找出一些線索,這些線索對研究蘇共的歷史是很有幫助的。 【未完】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5: 申時行:(詩) 蒙古西征 (二)
2005: 婚外情是新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