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新 大 陸 > 帖子
美國人為什麼依然青睞“中國製造”?
送交者: 思風 2009年11月10日17:49:21 於 [新 大 陸] 發送悄悄話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美國媒體和一些人士對“中國製造”的“問題產品”口誅筆伐,在美國社會產生了很大影響。在一片批評聲中,“中國製造”在美國市場的命運如何?

  調查發現,到目前為止,這股針對“中國製造”的“妖魔化”颶風,尚未對美國公眾的消費行為產生實質影響,市場上受到影響的中國產品也只限於被政府明令要求下架和禁止銷售的幾種,如牙膏和某些水產品,美國消費者依然青睞“中國製造”。

  百姓生活離不開“中國製造”

  莎拉是華盛頓一名家庭主婦,她生活中的一項主要內容就是?購家庭所需的食物,而中國產品始終是她的重要選擇。“我經常買中國的食品,質量應該說很不錯,一些食物味道很好,價格很便宜。”至於目前的中國產品質量問題,莎拉說:“我很關注,但我想,媒體的報導,有的時候可以相信,有的時候也不能全信,如果中國產品有問題,那(政府部門)肯定已經命令召回了。這其中可能存在一些誇大的情況。”

  在洛杉磯郊區的一個沃爾瑪超市,50多歲的白人男子克里斯斯考夫曼領着一對兒女在?購生活用品。考夫曼對記者說,他知道近來有關中國產品質量問題的新聞報導,但這還沒有影響他的購物習慣。考夫曼說,據他所知,美國市場上中國生產的食品並不很多,他家中的中國產品大多是服裝、鞋類、家用電器及日雜用品,他對中國產品的印象是價廉物美。他說,如果美國消費者真的要有意躲避“中國製造”的產品,那麼他們的日常開支將會成倍上升。

  在今天的美國,“中國製造”已經無處不在,其銷售對象是廣大的美國中低階層消費者,這些商品的價格往往只是美國同類商品價格的1/3,“中國製造”已經是美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拒絕中國產品,則直接意味着生活水平的降低。據估計,如果沒有來自中國的這些物美價廉的產品,美國消費者每年需要多支出 700億美元。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今年上半年,中美貿易來往依然十分活躍。美國繼續成為中國第二大貿易夥伴,中美雙邊貿易總值為1405.5億美元,增長 17.4%。“中國製造”就像一塊巨大的磁石,吸引着美國企業和消費者,讓他們享受着巨額利潤和廉價商品帶來的高品質生活。正如一位美國消費者對記者所說的,在全球化的今天要想讓中國製造的產品從美國人的生活中消失是不現實的。

  部分“問題產品”銷售確受影響

  不過,在美國媒體對中國“問題產品”的大肆渲染下,部分中國產品在美國市場也確實受到了一些影響,尤其是食品、水產品、牙膏等發現過問題的產品類別。

  據紐約的一些華人超市反映,自從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宣布禁止進口中國的五種水產品後,許多消費者在購買魚蝦時都詢問產地,有些人一聽說來自中國大陸,馬上將產品放回原處。

  在華盛頓一家大型食品超市,記者發現有一對夫婦在將選中的食品放進購物車時,總是仔細查看一下食品有效期和生產地。

  妻子妮可對記者說:“現在到處都是中國食品‘有毒’的報導,太讓人感到可怕了,我想我們以前也用過。所以,現在再買任何吃的東西,我們都要仔細查看產品的來源地。”

  ?管他們都承認,以前買過的中國食品味道都不錯,但現在鋪天蓋地的相關報導,讓他們對中國食品失去了信心。“至少在短時間內,我們肯定不會買中國食品了,非買不可的,我們也會非常小心。”妮可說。

  而丈夫布朗則表示,他們也並不僅僅因為美國媒體的報導,才對中國食品產生擔心的,“我現在很關注這方面的報導,中國出口的產品可能質量還算好的,中國國內也有許多負面報導。我身邊許多人都對中國食品提高了警惕。”

  中國輸美食品總體質量不差

  事實上,在中國目前每年出口到美國的價值近2000億美元的產品中,食物及牙膏等產品只占很小的比例,而發現有質量問題的產品更是九牛一毛。

  據美國和中國有關部門的統計,在2004至2006年間,美國從中國進口的各種食品的合格率均在99%以上,其總體安全性遠遠高於其他許多國家對美國的食品出口。

  根據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提供的數據,?管每年中國輸美食品數額巨大,但被FDA拒收的中國食品,其比例遠遠低於從丹麥和多米尼加的輸美食品數量。數據顯示:去年,多米尼加輸美食品中有817批次在邊境被拒收,主要原因是殺蟲劑含量超標;同期,也有520批次的丹麥輸美糖果因質量不合格被拒於美國大門之外。

  多米尼加和丹麥每年輸美食品有多少呢?按照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的數據,多米尼加去年輸美食品額為3億美元,丹麥為4億美元,中國則是兩者之和的5倍多,達38億美元。但去年一年,因質量問題被美方拒收的中國食品不過391批次。

  再拿更近一些時間的數據看,以去年7月至今年6月為例,這期間被美國FDA拒收的外來食品中,印度有1763批次,墨西哥有1480批次,中國1368批次,越南533批次,日本508批次,意大利482批次。再看一下這些國家輸美食品總額,以2006年的數據計,除墨西哥達到98億美元外,其他國家輸美食品額遠小於中國的38億美元,印度為12億美元,越南11億美元,日本5億美元,意大利29億美元。

  即使考慮到一些不合格產品矇混過關,但相對懸殊的數據足以說明,中國輸美食品的總體質量並不差,問題食品不過是很小一部分。

  對此,美國華裔精英社團亞美商業發展中心總裁王章華在接受本報記者?訪時說,部分中國產品的問題被放大了,每個國家都有進出口,個別問題產品被查處並召回是普遍存在的現象,沒必要大驚小怪。

  嚴防將產品安全問題政治化

  美國一些有識之士也意識到,某些人以偏概全,在人為製造對中國產品的信任危機,將產品安全問題政治化;而這將極易引發中國方面的貿易報?措施,其最終後果是在損害中國企業的同時,也損害了美國企業和消費者的利益,造成兩敗俱傷的局面。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中國問題專家艾伯特特凱德爾對媒體表示,美國政府近期禁止五類中國水產品入境的做法值得商榷,是“廉價和懶惰的解決辦法,試圖在政治上討巧地強硬,但卻並不符合美國的利益”。此舉很可能引發兩國之間的貿易戰。凱德爾說,美中雙方應在食品安全問題上加強對話,適當調整各自立場,避免這一事件進一步升級。

  前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主席羅伯特特卡帕也認為,目前某些人試圖利用極少數中國產品的安全問題打擊“中國製造”的整體形象,這種做法存在政治上的風險。他相信給美國人帶來安全隱患的中國產品只占所有中國產品中的極小一部分,美國人不應該因此形成“中國產品等於危險”的成見,“我們應該防止對這一問題政治化和妖魔化”。

  《華爾街日報》日前刊登的一篇文章說,一些在這場中國產品危機中發言最頻繁的美國人,很多都是之前要求制裁中國商品的保守人士。但對許多美國消費者來說,他們現在感到最迫切的就是讓他們清楚:究竟哪些中國產品沒有問題,哪些真存在問題。對他們來說,一股腦兒拒絕中國產品,既不現實,在實踐中也不可能。

  正如華盛頓的消費者莎拉所說:“我們希望政府明確列出相關問題產品的單子,不要像現在這樣,到處都是指責中國問題產品的報導。”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8: 金融風暴的始作俑者,奧巴馬有份
2008: 與尼克松相比,布什更不受歡迎。
2007: 雅億:擔當苦難 Burden Bearing
2007: 黎明:中國人愚蠢來自文化基因和習慣基
2006: 西湖上的吳山
2006: 牛仔與商人
2005: 加拿大 Remembrance Day 感懷
2005: 基督教思想淵源
2004: 女人要出國
2004: 中國武術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