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法國《電影手冊》評2001十佳 |
送交者: monkeytowns 2002年01月17日17:37:23 於 [新 大 陸] 發送悄悄話 |
年度十佳電影是《電影手冊》每年評選出來的當年度在法國公映的世界各地的優秀影片,分別由所有專欄編輯投票。雖說榜單永遠都是一種偏見,但基於《電影手冊》的獨特影響力,還是將這些上榜影片介紹給大家,因為這些藝術電影會在今年陸續出現,應該是比較值得關注的。當然上榜的也會有些奇怪的娛樂片或者水準一般的老導演作品,這也顯示了《電影手冊》編輯們有趣的偏好。 導演:大衛-林奇David Lynch 大衛-林奇從上一部質樸的《史崔特先生的故事》,終於又回歸到自己黑色詭異的風格上來。《穆赫蘭道》算是一個弗洛伊德式的惡夢,講述了一個女演員來到好萊塢尋夢,卻又被影像拋棄的故事,情節編排錯綜複雜、千頭萬緒。而電影的主旨與片名的起法都類似好萊塢經典影片《日落大道》。大衛.林奇憑藉此片與科恩兄弟並列獲得了2001年戛納電影節的最佳導演,科恩兄弟的新作《缺席的人》並未被《電影手冊》看中,而精雕細琢的《穆赫蘭道》卻被編輯與讀者雙雙激賞,在兩榜之上都位列榜首。 2.《貴婦與公爵》L'Anglaise et le Duc 導演:埃里克-侯麥Eric Rohmer 完成《四季系列》三年後,侯麥在2001年獲得威尼斯電影節終生成就獎的同時推出了這部《貴婦與公爵》,雖然有人懷疑起他的政治立場———因為該片站在保守貴族的視角去看待法國大革命。但他以81歲高齡仍運用最新數碼技術,製作大量背景畫,以再現歷史真實面目的做法值得人們敬佩。在風格上曾身為《電影手冊》主編的侯麥仍然嚴謹細緻、文學性濃厚,這些都是晚輩們嘆服的。 3.《千禧曼波》Millennium Mambo 導演:侯孝賢Hou Hsiao—hsien 聞天詳說“侯孝賢一向有本事再造或直接從現實里捕捉原屬於舊世界的魅力。”在《千禧曼波》這部講述年輕人的情事,落腳處仍然是舊時代精神,這一點頗類似《南國再見,南國》。在影像上侯孝賢開始運用窄小空間的特寫鏡頭的游移,攝影師李屏賓的出色表現對此片的貢獻要比熱點女主角舒淇大的多。侯孝賢是《電影手冊》最新一代編輯們熱愛的導演,阿塞亞斯專程赴台灣拍攝過他的紀錄片,而《海上花》、《南國再見,南國》等新作品,也每年都能在十佳榜單上位列前茅。 4.《順流逆流》Time and Tide 導演:徐克Tsui Hark 這部影片的上榜,倒是令人感到詫異,不過回想起來《奪面雙雄》與《驚聲尖叫》也曾被《電影手冊》的老編們看中,也就不奇怪了,在他們看來,一部有所創意的商業片仍是要比一部保守陳舊的藝術片值得欣賞。的確,徐克的這部作品視覺效果的營造上顯示了獨特的魅力和新意。尤其是土瓜灣舊樓中的一大段戲,被經營得暢快淋漓。反正怎麼說,都比他那部大而無當的《蜀山》要來得好看。 5.《回家》Je rentre a la maison 導演:曼努埃爾-德-奧利維拉Manoel de Oliveira 奧利維拉不僅是一位葡萄牙的偉大導演,同時還是貴族、詩人、戲劇大師,他自1929年開始拍電影,曾以《紙牌》獲第52屆戛納評委會獎。影片的主人公是戲劇表演家吉爾伯特.瓦倫斯。雖然情節簡單,但92歲的奧利維拉認為他的新作“是一種得自經驗的生存智慧。”他曾自我評價:“我是一個極其負責的人,我的影片是作為一個負責的人在一個可以不負責的場合的發言”。 6.《站台》Platform 導演:賈樟柯 賈樟柯因為《小武》的成功而受到各方面強烈而持久的關注,這種關注似乎決定了他將在自己第二部長片《站台》中述說什麼、述說多少。於是出現了一部劇情跨度長達十年,用流行歌曲來講述中國變遷的影片,很多人冠以“史詩電影”之名。儘管有評論家認為,“賈樟柯的視覺世界中深刻地保持着時間和距離的原始印記,並力圖在時間中揭示事件,某些方面很接近卡薩維茨、皮亞拉特和侯孝賢。但視聽語言上的用心太甚、痕跡過重反而使得影片略顯空洞。不過無論如何,《站台》應該屬於一部值得去看、值得再次關注的中國電影作品。 6.《狂野天真》(並列)Sauvage Innocence 導演:菲利普-加瑞爾Philippe Garrel 菲利普-加瑞爾是不怎麼為人所知的法國導演,但他是法國“新浪潮”(戈達爾等)與“後新浪潮”(貝內克斯等)兩個時代之間的一個特殊人物。1948年出生的加瑞爾在16歲時攝製的一部短片就讓他得到了“電影蘭波”的稱號,法國影評界認為加瑞爾的電影,填補了“新浪潮”留下的幾處空白。在《狂野天真》中加瑞爾以輕柔安靜的悲觀情緒控制着整部電影,用吸毒、販毒故事勾勒出影片人物之間的金錢關係與愛情關係。 8.《索比堡,1943年10月14日,16點》Sobibor,14 octobre 1943,16 heures 導演:克勞德-拉烏曼Claude Lauzmann 紀錄片極少能入圍《電影手冊》的十佳,但這一部從內容到表現手法卻是真正的震撼人心。影片講述了一個猶太人紅軍上尉組織集中營的犯人反抗德國士兵的事件,那是納粹集中營里唯一成功的暴動,片名是那次暴動的時間地點。這部電影基本由導演與當事人耶華達.雷納之間的訪談對話組成,當影片結束時導演報出所有被送到索比堡集中營者的到達時間、國籍和編碼,帶給觀者一種極為可怕的感受。 9.《兒子的房間》La Chambre du fils 導演:南尼-莫萊蒂Nanni Moretti 莫萊蒂是當代意大利影壇的代表性人物,1994年他曾憑藉三段式的日記體影片《親愛的日記》獲得戛納電影節最佳導演獎,《電影手冊》在當年度將該片列為十佳之首。新片《兒子的房間》,莫萊蒂也像以往一樣集編、導、演於一身,影片講述了一個中年心理醫生因為兒子溺水死亡,而陷入思念與自責之中。這部2001年的金棕櫚大獎作品簡潔而又深沉,真誠兼具高度的藝術成熟性。 10.《聖誕節》Christmas 導演:阿貝爾.費拉拉Abel Ferrara 費拉拉作為美國獨樹一幟的獨立導演,幾乎只拍黑色電影。影片故事發生在導演的出生地————紐約。主人公是一對紐約夫婦,他們“製造小袋的海洛因就如麵包師把麵包放在烤爐里一樣”,他們生活卻和常人一樣,到了聖誕節也去採購,給孩子準備禮物等等。但丈夫突然被警察逮捕,小家庭的一切被打破,妻子甚至只能用肉體來交換丈夫的生命。費拉拉再次對“生存權力”提出一些啟示。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