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的十大敗跡 |
送交者: ZTer 2003年05月31日22:09:19 於 [新 大 陸] 發送悄悄話 |
但諸葛亮沒有這樣干,而是把軍政大權進一步控制在自己的手中.更派人監視後主的一舉一動。令劉禪敢怒不敢言,劉禪想搶回大權,但滿朝都是諸葛亮的親信,只好信任宦官黃皓,造成千古遺憾。 二:窮兵黷武,禍國殃民。諸葛亮在執政期間,僅為完成“先主之心願”和他自己的“隆中對”的策略而不顧國力民力,六出祁山。由於力量相差太遠,無法收復中原,反而令國家背上一個大包袱,並直接影響他的繼承人姜維,令北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三:不挖掘,吸收,培養新人才。劉備死後,諸葛亮不挖掘,吸收,培養新的人才。原來的老後,造成人才青黃不接,“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的可悲局面,駕駛了蜀國的滅亡。 四:壓抑,把擊原有優秀人才。劉備死後,很多優秀人才得不到重用。如趙雲老死贖中。而很多虛有其表的得到重用。 五:處理內部矛盾不恰當。對內部將士之間的矛盾,諸葛亮採用兩邊安撫的方法。劉備在世時,封關羽,趙雲,張飛,馬超,黃忠為五虎大將,時關羽不受。諸葛亮讓費詩拍關羽的馬屁,令關羽更加驕橫,為失荊州埋下禍根。對魏延和楊儀的矛盾,同樣採用兩邊安撫的方法,使兩人矛盾無法根除,為魏延造反埋下禍根。 六:不敢直言劉備過失,不敢勸阻劉備過錯。劉備調諸葛亮入川,授意留關羽守荊州。諸葛亮明知關羽不可當大任而不讓趙雲代關羽守城,對失荊州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劉備東征東吳,不敢直言利害,也不要求從軍,只負責後方建設,導致劉備兵敗,死於白帝城。劉備說:“若法正在,安有此敗?”可見對諸葛亮失望至極。 七:錯誤選擇繼承人。諸葛亮將自己的繼承人定為只懂打仗的姜維。費煒等只是過渡人物。造成姜維執政後,不顧人民幸福和國力強弱,強行九伐中原而血本無歸,加速蜀國亡國的痛苦局面。 八:不懂處理後事。在五丈原,諸葛亮臨終前將大權交給一介書生楊儀,而楊儀與宿將魏延有極大的矛盾。楊儀獲大權後剝奪魏延兵權,逼使魏延反亂,無人附和而逃亡,後被馬岱追殺,自毀長城。 九:對江東一味退讓,令江東得寸進尺,造成部下失和。難道僅為“東和孫權,北拒曹操”的隆中對???!!! 十:任人唯親。對街亭這樣的重地交給劉備臨終時一再叮嚀要小心的馬謖,不起用優秀人才如趙統,趙廣。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