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前景黯淡 如何捕捉光明? |
送交者: 趙煜堃 2003年09月04日11:04:18 於 [新 大 陸] 發送悄悄話 |
2003年7月,紐約股市遭到非常大的打壓,10日收盤時各主要股指大幅下跌,其中道瓊斯跌幅超過百點。而造成這一股市震盪的主要原因,是美國就業形勢出乎意料地惡化。美國勞工部公布的統計資料顯示,前一周美國新增失業救濟金人數,上升至5月以來的最高。 就業情況的確很糟糕,所有的數據顯示似乎都是悲觀的,找工作比幾年前難度大許多倍。但是,無論怎樣,就業問題是必須面對的:儘管用人單位招收新員工的機會很少,但畢竟不是沒有;儘管競爭激烈,被錄用的比例很低,然而並非就沒有努力的希望。 失業率和就業率雖然起伏不大,但應當看到的是:其中的人員流動和構成一直是變化着的。面臨就業的個人只要通過不懈的努力,抓住機會,即使總體的就業率再低,個人的成功率都有可能是100%。 “雖然經濟不景氣,但是工作機會和就業機會始終都還是有的,只不過比以往要困難一些。正因為這樣,就更應當爭取主動和注重方法。我們也想方設法和用人單位聯絡,開發一些就業機會和工作崗位。8月21號的在北方大道137-44號的“華人工作博覽會”,就是紐約州勞工廳就業服務處法拉盛辦事處專門為華人民眾服務的一次機會。” 郭曼麗,紐約州勞工廳法拉盛辦事處負責就業事務的專員,在8月2日“紐約人壽”舉辦的聘才招待會上對記者說:“經濟形勢和就業形勢都發生了變化,我們勞工局就業服務處就要根據這種變化,多想一些辦法,來為社區的民眾服務。以前,我們只是幫助需要就業的人和需要用人的單位牽線搭橋,但現在經濟這麼不景氣,失業率還是那麼高,我們只有爭取主動,才能為大家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所以紐約人壽保險公司有人才招聘會我也來聽聽,也希望和他們聯絡一下,看能不能在這個中間找到更多的工作機會。形勢變了,我們的工作職能和觀念也要變,只有更加主動,主動聯絡、主動去找用人單位、主動去開發一些用人的就業崗位,才能在不景氣的情況下,為需要就業幫助的朋友,提供更好的服務。” 在勞工局負責就業事務的郭曼麗小姐,即將負責整個皇后區的勞工就業服務中專門溝通與發展用人單位、拓展新的工作職位部分的工作。正如郭小姐說的,形勢變了,觀念也要變。對於身處等待就業狀態的華人而言,有該怎樣及時調整狀態和心態,在就業形勢不佳的情況下找到工作呢?
小張入學紐約州立大學長島石溪分校時,正是IT行業和IT人才炙手可熱的時候,那時的學校,每年都會有許多的大公司,在學生畢業之前就到學校來“預訂”畢業生了。直到2001年,小張和他的那些畢業後已經開始工作的高年級同學談起來,仍然是躊躇滿志:這家華爾街的公司不錯,福利也好;這家公司挺大,但工資不高,起薪才三萬五等等,連總部就在長島的世界著名軟件公司CA好象都不在他們理想的選擇之中。 然而,911之後的經濟衰退,和隨之而來的IT公司的大裁員,使紐約州大石溪分校這間“電腦科學”專業名聲不錯的大學經歷了整個經濟大環境的嚴峻考驗,而2002年之後的畢業生,在找工作時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小張就是一例。 首先是對應屆大學畢業生找工作的困難估計不足,雖然大家都在談就業難,但真正難到怎樣的程度,沒有踏上社會一步的小張心裡並沒有數。雖然知道現在找工不好找了,但心裡總還是懷着希望,而隨着時間一天天過去,這種單純的希望被現實擊得粉碎。其次,是家長對於子女的期待和未來前途的關心,使孩子的就業方向受到了局限。因為父母親總是想:自己的孩子不管怎麼樣都是正規州立大學畢業的,而且這所大學的電腦專業還有些名氣呢,所以在指導孩子就業問題上,大部分注意力仍然集中在“電腦行業”或工資福利較好的政府部門的工作職位上。隨着IT行業普遍不景氣的程度愈演愈烈,家長才開始認識到,自己的孩子與不但要和同年畢業的應屆畢業生競爭,還要同經歷公司裁員之後的人數眾多、有多年計算機工作經驗的失業者爭奪就業崗位,而缺乏工作經驗和社會經驗的孩子,客觀上很容易處於下風。就在這樣的期望和等待中,小張已經畢業一年多了。雖然其中也做過零時性的工作,但始終沒有找到一個相對正規和穩定的職業。 小張在參加一些諸如勞工局舉辦的就業指導講座之後,開始冷靜地分析自己的就業問題。他開始將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在紙上列舉出來,比如計算機基礎知識的系統性較完整,但缺乏實際工作經驗;語言能力特別是雙語能力較強但缺乏社會經驗,書本和理論知識較紮實但人際交往特別是與社會的接觸不夠。針對這一系列的比較,再加上對於就業前景在大家共同競爭的大形勢下自己可能的勝算估計,他將原先的就業目標進行了調整,把單純瞄準IT行業和相關政府部門的工作目標,調整為需要有計算機應用基礎、歡迎有雙語背景人士加盟的行業。在這樣的冷靜分析和調整之後,就業的門路一下子就拓寬了很多。 · 騎馬找馬 步步為營 小高,“丕士大學”攻讀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的應屆畢業生,儘管正式畢業要到今年的八月底,但畢業典禮早在今年五月、NBC位於6大道50幾街的大劇場裡舉行過了。面對整體性的經濟不景氣和就業困境,用人單位對於MBA的需求量也大量減少。小高這位三年前才從大陸移民來美的年輕人就顯得成熟和老練。在中國時,他曾經從事過國際貿易和金融行業的操盤,進入丕士大學讀學位之後,他平時非常注意與同學、社會的交流與交往,對任何一個實習機會和義務工作機會都不放過。另外,在畢業之前一年,他已經開始為自己準備簡歷並根據自己平時在網上的檢索,向一些用人單位有針對性地投送自己的簡歷了。 如今,離真正畢業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但小高已經在一家私人公司開始了他來到美國後的第一份相對正式的工作了。對於這位在中國大陸就有多年實際工作經驗、經過美國大學工商管理碩士的金融管理專業訓練、GPA成績在3.87高分的刻苦學生而言,他最初的目標或許不是現在工作着的私人公司。然而,面對現實的就業狀況,小高顯得冷靜而踏實,他不但心甘情願地願意從基礎做起、從小公司做起,他更在實際的工作中發現了很多的樂趣、發現了他所說的:“以前只是在書本上讀到、但對真正在BUSINESS中的實際應用完全沒有概念”的真正有用的東西。 所以雖然是一家小公司,但小高幹得很認真,他非常用心也非常樂意地接觸和掌握現實當中的“生意”的許多實際流程,一絲不苟地做着工作筆記。或許,將來更大的發展,就在今天腳踏實地的一點一滴之中了。類似小高的情況的,中國移民和畢業生為數不少,他們中的大多數,的確因為美國經濟衰退早晨的就業前景黯淡受到影響和衝擊,同時他們也面臨經濟上現實的生活壓力。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中的許多人,不苛求一定要進體面的大公司或一定要求得到較高的工資待遇,他們甘於從最基礎的工作做起,通過最初的工作積累寶貴的經驗。或許,將來經濟好轉或者個人更大的發展,就在此刻的踏踏實實之中了。用中國的智慧來分析,這是“騎着馬找馬、步步為營”。
如果說以上兩例都是說的大學畢業生就業情況的話,那麼以下關於黎師傅個人生活與工作的經歷或許對來美創業的大部分新移民的就業問題會有所啟發。 黎師傅來美國已經有18年了,從初來時的“不知道能幹什麼、該幹什麼”,到今天成一名在曼哈頓一家美國公司工作的、經驗豐富的建築業技術工程人員,黎師傅憑藉自己的踏實勤學,一步一步走向成功。“我剛來真的也不知道自己在美國倒底能幹什麼,過去我在大陸是做工人的,有些技術,再加上我們這一代人裡面,絕大多數人都會做一些簡單的勞動,比如釘個釘子,刷個牆壁、接個水管或者自來水龍頭。所以我一到這裡,就去做裝修工了,最苦最累的雜工。” 用黎師傅的話說,裝修工是相對簡單和容易上手、容易找到活的工作:“有人講笑話說,新移民一下飛機到五金店買一個捲尺就可以去做裝修啦,真的是這樣的”,黎師傅知無不言:“裝修的雜工容易找工,如果就業情況很糟糕、而且很長時間沒活干、生活的壓力又很大的情況下,去做裝修其實還是蠻不錯的。現在房地產業還可以,裝修等等的工程可能還容易接到,在中國人的圈子裡,有些鄉親買了房子,需要裝修,而對很多美國人來說,裝水管、裝天花板是難度很高的技術工作了,他們都干不來的,所以只要我們稍微懂一些,加上平時幹活多觀察、多向師傅學,裝修工是很容易入門的,等入了門你就會看到,在這個社區,光修理就有做不完的事情。” 八十年代中後期,經濟同樣也是不好,可以說比現在還糟糕,但黎師傅就是靠着不怕最初的吃苦和勤奮好學的精神,幾年一個飛躍、幾年一個新台階,一步一步實現自己的理想並建立起屬於自己的事業和全新生活,此刻,他正在曼哈頓中城和他的工作夥伴一起,為58街、8大道上的AOL時代華納大樓做工程,他雖然干的並不是高科技、高技術的活,但他的“時薪”是頗為誘人的,大約40-50元吧。
8月4日上午,記者就華人就業市場和華人就業需要注意和改進的幾個問題,採訪了紐約州勞工廳法拉盛辦事處負責郭曼麗女士。郭小姐指出:在對待就業問題上處理“簡歷”和如何“面試”,她說:我們這裡經常舉辦一些用人單位的招聘活動,但是從華人來找工的人的準備上來看,就讓用人單位覺得你準備不充分,對面試起碼的着裝和談吐應對沒有足夠的重視。郭小姐特別強調:“有些人不是不知道,而是不注意,不相信,這樣對自己找工作是會有影響的;有的人覺得自己不是去正規的美國大企業應聘,各方面可以隨便一些,這都是不可取的。” 在接受郭小姐指導和培訓的人員中,有一位先生去賭場應聘,回來後對她說:老師,還好你告訴我那麼多面試的注意事項和細節,告訴我走路言談的姿勢和着裝的要求,還好我聽了你的提醒和指導,你知道麼,在應聘的中國人裡面,我是唯一穿着整齊的西裝去的,而老美去面試的,基本上都是穿西裝的。 除了簡歷和面試的注意事項,郭小姐更寄語面臨就業難題的華人同胞:要把眼光放遠,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不要忽略自己的未來和長期發展,“有些人做餐館是有癮的,一頭扎進去就不願意出來,因為天天有CASH好拿。但是從長久來看,這對於個人的發展,特別是年紀大些的時候的生活是不利的,一邊工作一邊加強職業培訓是比較好的辦法,除了基礎的英文學習,針對某個行業的訓練也是將來找到合適工作的基礎準備。
《美洲時報》08/23/03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