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產階級的十大人生困惑 |
送交者: excel 2003年09月10日22:47:18 於 [新 大 陸] 發送悄悄話 |
中國中產階級的十大人生困惑 1 要不要孩子 現在養一個孩子的成本很高,它不單單是指經濟成本,還包括時間成本,一個中產者家庭里,如果夫妻都忙得跟臭蟲似的話,那養孩子絕對是降低他們生活質量的一個選擇。 但人的天性卻在時不時地催促他們:養一個吧養一個吧。 隨着他們的年齡的增長,這個問題逐漸擺到了每日的議事日程上,在和父母偶爾一次的團聚飯上,父母總是會敲敲飯碗的邊,示意一些心照不宣的抱怨。 往往最後的折衷方案是:養條狗,並厚臉皮一下,寄放在父母家裡。 2 要情人還是不要情人 當"錢是什麼?錢xxxx就是xxxx蛋"這豪言壯語從電視劇《過把癮》裡蔓延到社會,並被中產階級比較殷實的收入給消化吸收後,飽思暖暖思淫的人類本能衝動促使他們去為下一個目標而奮鬥,情人就是這目標里的首先對象。 首先,相對性產業工作者們,情人更清潔衛生,比較不可能把艾滋病帶給你;其次,擁有情人比較有品味,能在沙龍上作為炫耀話題來顯擺;再者,情人之間不以物質交易為主,而是重感情交流,這樣從側面支援了我們一直大力宣傳的精神文明建設;最後,情人有情人節作掩護,可以大膽地與國際潮流接軌。 唯一不幸的是,幾乎沒什麼人能處理好配偶-情人-自己這三者之間的關係,往往最後上演的是紙包不住火的拙劣遊戲,在這種投鼠忌器的矛盾心理下,廣大中產階級們正疑慮重重,男的只好羨慕起穆罕默德們的四個合法老婆,女的只好追思當年武則天面首成群。 3 3要創業還是不要創業 誰都知道給人打工罪不好受,但真要一咬牙一跺腳,可着勁兒地出去自己開公司創業的,還真沒幾個。中產階級兩手兩腳地同時賣命扒拉着錢到自家兜里,雖說勞累似螃蟹辛苦如xxxx,但好歹旱澇保收,風雨不愁,年中年底還有獎金分紅,因此再大的痛他們也得忍着,實在忍不住了就去KTV撒潑,有時也直接回家折騰自家老婆或老公。 創業的風險明晃晃地亮在那兒,中產階級的手哆哆嗦嗦就是不敢去接,除非公司翻船老闆大做鐵板魷魚,他們才會忽然拍一拍腦袋,道:呔,早知伸頭一刀縮頭一刀,我早就…… 4 要MBA還是不要MBA 這年頭MBA給人的感覺似乎是中將率為百分之一百的彩票一樣,只要你去買了,就能得大獎,於是人人削扁腦袋,飛上半個大圓到地球對面去讀上個三年五載,然後回來用一口講洋文的白牙咬到成百上千萬。 可惜好景不長MBA也在貶值中,現在只有傻瓜還不知道,原來在國外,只有幾所名校的MBA才吃香,其餘的都類似我國早期的那些電大職大夜工大,至於國內的那些MBA,基本全是大字還能識得一千個及以上的老總們的茶話會:他們是拿MBA 當甜點玩的,你一餓死鬼擠在裡面算是要打色摸主意? 但問題是現在中國傻瓜還真不少,所以MBA仍舊熱賣中,唉,讀,還是不讀? 5 要手提還是不要手提 再早個七八年的話,這問題的回答是毫無疑問的:當然是要,拎個十來公斤的金屬塊走在馬路上多有面兒,人家要問起你拿的是什麼呀,你就能謙虛地笑笑:呵呵,沒啥,手提。 現在算是完蛋了,一群剛畢業的電腦工程師們全拎着它滿街竄,而且一個個愣頭愣腦的簡直比做保險的還沒品,好不容易溜到星巴克里,找到個妙齡女郎,在她對面一坐,拿出手提剛打開電源,喜滋滋地正等着對方來個崇拜目光,沒想到女郎拂手而去,扔下一句硬邦邦的話:"十三點,生活跑到這裡來做。"(註:上海話里,"生活"就是"工作"的意思。) 可是沒手提有時還真是麻煩,比如臨時要處理個文函就沒個着落,中產階級此時在實用和面子之間徘徊不定,據說有中產階級把手提外面噴漆成一本雜誌的樣子,以致當他在一家餐廳里打字時,人們都羨慕地以為他是電子閱讀器的首批用戶。 6 要無線上網還是不要無線上網 自打銥計劃慘痛失敗後,利用衛星進行上網成了可歌可泣的科技革命故事,但是,革命的火種是撲不滅的,這不,隨着手機跟穀粒一般在神州大地遍地播種的時候,無線上網就首先成為話題。 昂貴的價格攔住了廣大中產階級火熱的心,但實時獲取信息的欲望卻被撩撥得更加高漲,最後,一群在資本主義開的公司里也能公款報銷的中產階級率先衝出,他們整天就故作姿態地拿手機對着天空比劃,好像是在與外星人進行一輪輪的商業談判。 可他們也知道真正的網蟲在嘲笑他們,認為他們在花傻錢收看傻節目,所以,他們不得不在使用這項功能之前,先打量一下周邊的環境,如果都是扎領帶喝咖啡說話聲音輕柔柔的同類,OK,那就沒問題了。 7 要心理醫生還是不要心理醫生 中國人的傳統就是吃苦耐勞,這話套在生病上就表現為再疼也不吃止疼藥。同樣,在心理疾患上人們也不例外以忍字當頭,中產階級雖說家產殷實,但也對心理保健及心理治療避之不及。 可是隨着跟老外的接觸加深,他們發現要是自己擁有一個心理醫生該是多麼有地位啊,比如,一下班,同事們都嚷嚷着要跳健身操要學經營管理要回家抱孩子的,就你說你跟你的心理醫生有個約會,然後在眾目睽睽下鎮定自若地攔了輛的士揚塵而去,在軟軟的坐墊上你得意洋洋地想像你的同事們議論紛紛的土包樣子。 可是這也是很貴的一筆投資,更何況,中國的心理醫生大多有臨床經驗的沒有博士學位,有博士學位的沒有臨床經驗,而有臨床經驗的,十有八九是得自於全國各地的精神病防治中心。 8 要小汽車還是不要小汽車 在中國,小汽車還算件奢侈品的情況下,弄部小汽車還是件很有面兒的事。可養路費汽油費保險費關卡費實在是厲害,中產階級在這裡牙齒咬碎了千萬粒依舊是舉棋不定:講實用吧,買輛桑塔納,開回去鄰居還以為新搬來一戶人家是開出租的,講品位吧,買輛凱迪拉克,還沒開回去就知道從此自己就窮得只能當有車癟三了。 可是有輛小氣車能在周末帶一家人到郊外去野餐,這可是國外中產階級先輩們早就做出的光輝榜樣,不學能行麼?不行,非得學。 於是,周末某些郊區多了群人,男男女女面目可疑,他們凌晨四點就趕到郊外,一個個活像吃苦耐勞的周扒皮,他們開車如開坦克,哪兒礙事就壓哪兒,據說,這是在考什麼駕駛證? 9 要正版CD還是盜版CD 中產階級為了奠定自己廣大勞動人民不一般的地位,就必須去買正版音像製品,一二百元一張的古典音樂買上四五張八九張,結賬時收銀員看你的眼色都不一樣,雖說他們分不清肖邦和舒曼有什麼區別,也搞不明白瓦格納和勛伯格有什麼相同,但他們知道"古典就是美"(還別說,這句糊塗話就是上海有線音樂四台的廣告語),為了美,瞎貓都要奮鬥在第一線抓老鼠。 但他們心裡暗暗叫苦,因為他們逐漸發現真正的音樂愛好者們全在忙乎盜版 CD,而且他們也打聽到了:原來好的錄音版本全在盜版里,不僅種類多,而且價格低得你都不忍心還價。 結果,中產階級還沒學會高雅,就先在正版盜版中亂了陣腳。 10 要人文還是不要人文 好歹中產階級大多都受過大學教育,所以他們對人類的思想還或多或少有着遙遠而微弱的記憶,有時他們運氣好時也會遇上一兩個比較隨和的教授,閒談時人家妙語如珠的引經據典讓中產階級那一點點的精神資產受到了空前打擊。 痛定思痛之後他們開始買書,結果買來的書還是被教授們笑掉大牙,這些書計有:《窮爸爸富爸爸》、《文化苦旅》、《歲月隨想》、《日子》、《中國可以說不》、《格調》、《存在與虛無》、《第一次親密接觸》、《莫扎特之魂》、《烏鴉》…… 嚴打之下,中產階級難免有些喪氣,他們面對越來越廣譜化專業化的人文領域逐漸麻木不仁,最後他們靠買些時尚雜誌來消遣消遣,畢竟上面有時還是有一兩篇專門為他們而寫的普及讀物。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