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念:學位 --- 最大的泡沫 |
送交者: 秋念11 2011年05月23日12:55:32 於 [新 大 陸] 發送悄悄話 |
最近不斷看到大學排名榜冒出來。。。顯然,有人在不斷炒熱學位大泡沫。。。不禁有感。
林語堂,著名反動文人,但也有灼見 --- 不許女兒上美國大學,認為學位是泡沫,雖然他本人,好不容易混到一個德國博士學位,也沒有少拿這個虛學位的好處。。。 唐駿---一個教育界的‘假如我是真的’。是一個最佳戳破學位泡沫的例子。 中 國人特別迷信學位,所以不能怪騙子唐,當了官,很容易混個什麼在職博士。。。明朝讀書人見了面排座,不看官大小,就看學歷,那一級,還甲乙丙丁細的要 命。。。但人家畢竟是懸梁刺骨,加天賦,拼出來的,而考試如果監考官作弊,砍頭。事實上,砍掉了許多權高位重大臣的頭。所以人家座次是命作抵押的,不是現 在,權錢交易,完全水分。還有贏者通吃,小學完就學攻體育拿了冠軍再上清華。如果覺得清華泡沫不夠大,那就學金庸,鄧亞萍,劍橋。江澤民兒子,美國博士, 但好歹還是真的,大概也沒有靠到老父牌子。。。當然,博士算什麼?但國內人迷信,你怎麼辦,博士還不夠,還要博士後,更加不的了了。但博士後就是拿到博士 以後的最差工作。。。 工資極低。但國人不查,更不管3721,以為比博士更厲害。 以前美國IT好賺錢,五花八門專業的太太朋友搖身一變都是計算機碩士,其實什麼也沒有學到, 當然無礙她們輕鬆拿高薪。。。但那是泡沫時代泡沫國家泡沫專業的泡沫太太們。。。 最典型的泡沫還有:國內外的所謂名譽博士們。當然也是最佳策略,就是以攻為守,拿無恥,當有趣。 假的真學位,和真的假學位。還是真的假學位好一點,如唐騙,還少誤人子弟一點。 北宋皇帝趙恆曾以“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來誘惑讀書人,並得出這樣的結論——“男兒欲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如今,世界各 國進入“象牙塔”的莘莘學子會發現,這位宋真宗得出的結論仍然成立,但“黃金屋”和“顏如玉”有可能變成求學貸款和勞燕分飛。這種狀況緣於很多國家不斷泛 起的“大學泡沫”。在全球經濟高速增長時期,“跑贏大盤”的學費、雄心勃勃的擴招、出人頭地的前景令大學成了聚寶盆。然而,經濟危機如同一塊板擦,擦掉了 滿眼的花花綠綠,擦出了令人不安的現實。有人不無擔憂地說:“被次貸套上的人可以放棄房子,但大學泡沫讓人們失去的可能是未來。” “你的大學還在嗎” “IT泡沫破滅了,房地產泡沫也破滅了,下一個泡沫是什麼?回答是:大學!”有學者近日這樣評論美國大學教育所面臨的危機。英國 《經濟學人》上月曾發出同樣疑問,在全球名校排行榜中“三分天下有其二”的美國大學,會不會重蹈美國汽車產業的覆轍,成為“大學泡沫”破滅的犧牲品?按照 該雜誌的說法,大學學費的增長速度超過了美國人的支付能力。過去40年來,中等家庭的收入增加了6.5倍,但是上本地區大學的學費增加了15倍,而上其他 州大學的學費增加了24倍。這“足以令任何通貨膨脹的速度相形見絀”。與之相對應的卻是,教學水平越來越差,學生越來越不用功,老師越來越不安心教學。 1961年時,4年制大學生一周的學習時間為24小時,而如今根據美國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的測算,這一數字下降到14小時。 還有媒體從大學教育產生的價值來尋找大學泡沫的證據。《紐約時報》今年5月刊登了一篇配圖報道。一名叫穆娜的26歲女性,畢業於 紐約大學宗教與婦女研究專業,因上學她欠了將近10萬美元的債務。她現在當攝影助理,扣除交稅、醫保等後的月收入是2300美元。每個月除支付紐約高昂的 房租外,還要寄走一張700美元的支票來償還學債。該報9月初又發表了另一篇報道,31歲的伊斯門職業是X光片技師和業餘攝影師,眼看就要結婚了,但未婚 夫在發現她還欠有17萬美元巨額助學貸款後,突然撕毀婚約,並指責她隱瞞自己的債務。 新加坡《聯合早報》10月在一篇報道中說,美國大學生的債務負擔越來越重。未來幾年,因為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美國高中畢業生人 數將減少。如果日益減少的高中畢業生再被學債嚇住、在大學門口止步,那麼美國的大學就會陷入嚴重的生源危機。更糟糕的是,在這輪大學泡沫中,各個層級的大 學都爭相擴張,大興土木,背上了巨額債務。 有些地方的學校已經面臨生與死的考驗。據日本私立學校振興共濟事業團的調查,日本565所私立4年制大學中,去年有266所大學 沒有完成招生額度,其中29所大學甚至沒有招滿一半學生。另外像三重中京大學、神戶聖馬托大學等多所學校倒閉。長期關注日本高等教育問題的華人作家莫邦富 對《環球時報》記者說:“日本大學的泡沫正在崩潰,大學倒閉的洪流正在到來。”台灣《天下雜誌》在一篇專題報道中說,隨着大學教育的泛濫,大學與大學生都 成了燙手山芋。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私立大學沒人要。有的學校不得不合併、停辦。以前“上大學了嗎”是流行語,現在取而代之的是“你的大學還在嗎”,隨 着學校倒閉,“我的大學不見了”正成為許多人不得不面對的尷尬。 新興國家同樣面臨大學泡沫的危險。《印度時報》10月24日報道說,繼工程學院之後,現在印度的MBA學院也發現很難招到學生。 即使印度政府決定管理學院不進行入學考試,在馬哈拉施特拉邦仍然空缺6000名學生,而工程學院則差2.2萬名學生。這明顯是不考慮實際需求建大量新校園 造成的後果。 在不少媒體眼中,中國的大學泡沫也很嚴重。英國《金融時報》日前在一篇文章中說,中國大學每年培養出數百萬畢業生,這一數字令西 方世界的政策制定者觸目驚心。但許多畢業生的素質並不高。新畢業的大學生薪資水平甚至不及技能不高的農民工,此外還有100多萬畢業生仍未找到工作。《金 融時報》甚至稱,“教育系統令人遺憾地辜負了為教育子女辛苦攢錢的家長的期望,也辜負了整個中國經濟的期望”。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稱,中國正經歷一場 “高等教育泡沫”。10年來,大學招生人數以每年高達30%的速度遞增,並興建了大量新校區,數百所大學背上沉重的債務負擔。更嚴重的是,擴招速度太快使 得許多學校簡直成了文憑工廠。 “經濟完全白領化是異想天開” 有學者認為,隨着高等教育的擴張,大學泡沫是一種不可避免的趨勢,其表現之一是名校擴招,一般學校招生難,隨之而來的則是大學畢 業生就業難。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馬丁·特羅1973年提出的“工業化國家高等教育三階段論”至今受到追捧。根據這一理論,大學毛入學率在15%以 下、15%-50%和50%以上分別視作一個國家高等教育精英化、大眾化和普及化的標誌。隨着高科技產業取代傳統的製造業成為工業化國家經濟的支柱,社會 對大學畢業生的需求量隨之大幅度增加,到上世紀90年代末,全球有近70個國家達到毛入學率15%的教育大眾化標準線,美國、澳大利亞等多個國家的毛入學 率超過50%,加拿大更是早在1997年就接近了100%。 但大學要不要普及一直存在很大爭議。美國著名社會學家查爾斯·默里表示,高科技等高端產業需要的不僅是教育,還需要一定的智商水 平。達到這種智商水平的人比例是相對固定的。有許多人不足以應付大學的學業,但可以成為出色的手藝人,比如木匠、水暖工等等,並且有很高的收入。不考慮人 口的智商結構,把全民都變成大學生,把整個經濟都白領化,純粹是異想天開。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龐中英27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過去30年美國經濟其實是經濟泡沫化的過程,虛擬 經濟大量取代實體經濟,而大學作為經濟全球化的一個環節,也是泡沫的一部分。特別是冷戰結束後這20年的經濟全球化中,美國大學得到快速發展,尤其是國際 化進程加快,其中一個指標就是國際學生的招生人數,不少學校在中國設立了辦事處。 大學與社會脫節也成為輿論詬病的對象。《華盛頓郵報》最近報道說,近年來,美國大學過分偏向於“應用”,而忽略了最基本的研究和 教學,這導致基礎專業萎縮。華爾街和硅谷的神話讓一些短線產業蓬勃發展,結果一旦金融危機出現,神話立即破滅,大量短線產業的在校生頃刻間由暢銷轉為滯 銷。英國廣播公司報道說,越來越多的學生因為看了美劇《犯罪現場調查》之後蜂擁而去學習法醫;見到體育明星、影視明星收入不菲便轉向學習演藝或是體育,讓 英國大學裡大量基礎學科無人問津。普通的技術工種更是不受待見。英國教育智囊機構新工程基金會透露,由於供需脫節,英國有4萬多工程師、技術人員缺口。日 本一家企業的社長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日本現在的大學畢業生進入公司後,由於不能勝任工作,通常需要由企業培訓一年。在世界500強之一的日本三井物 產,一個進入公司的大學畢業生,要花500萬日元進行培養,費用甚至趕上了大學4年的學費。 “老師,不要忽悠我的錢” 在教育擴張的同時,一些國家把大學當做賺錢的買賣,在過度推銷中製造新的泡沫。澳大利亞是吸引中國留學生最多的國家之一。有數據 顯示,目前在澳大利亞大約有15萬中國留學生,占澳大利亞留學生總數的27%左右。留學產業每年能為澳大利亞創造180億美元的產值,僅次於出口鐵礦石和 煤炭的收入,難怪澳大利亞私立教育培訓委員會主席安德魯·史密斯去年曾說:“教育產業是眼下全球金融危機時期,澳大利亞最為寶貴的財富。”不過,隨着澳元 升值、留學生頻繁遭到襲擊以及管理不善,從2009年開始,國際學生數量驟減,多所私立學校倒閉。《澳大利亞人報》10月23日報道說,澳大利亞大學教育 產業正面臨信任危機,留學生不斷減少、科研經費被嚴重壓縮造成高等教育存在質量降低的危險。有調查顯示,澳大利亞有33%的教員正在考慮轉行或者跳槽。 在經濟不景氣的背景下,國際學生成為一些學校的救命稻草。《環球時報》記者認識的一位朋友在英國威斯敏斯特大學讀媒體專業碩士, 一年學費大約合11萬元人民幣。在過去一年中,她把留學當成了遊歷,光美國就去了好幾回。最近得知,她已經順利畢業了,論文竟然得了“優”。她說:“導師 說我潛力大,多次勸我考博。我知道他是想賺我的錢,我可不會被忽悠。” 伴隨着就業壓力的增大,上不上大學,應該如何制定教育規劃成為人們思考的問題。許多英國人過去一直相信,接受高等教育後,個人的職業生涯收入可以 增加10萬英鎊。但是最新研究發現,能不能多賺10萬英鎊,還是要看每個人的情況,性別、畢業成績和本科專業都是影響因素。英國蘭開斯特大學和肯特大學進 行的調查發現,如果是女性,不論大學就讀什麼科目,都比只有高中學歷要賺得更多。但如果是男性,大學讀的又是藝術、人文或社會科學,成績又平平的話,那還 不如不讀大學。 中國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對《環球時報》記者說,根據中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2008年中國高等教育在校生已達到 2979萬,居世界第一。現在還有不少地方在大面積徵地蓋房、建大學城,但從2007年開始就已出現一些大學城人去樓空,一些專科院校因招不滿學生而面臨 破產關門的危機。這表明,過於注重商機的教育發展模式是不可取的。大學應回歸教育的本質,包括要賦予學校辦學自主權,辦學要針對社會需要,內部管理要體現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權利,建立教育的市場競爭機制。 龐中英說,中國大學的泡沫與美國並不是一回事。中國延續了原來獨立自主的高等教育體系,而且中國存在特殊國情,如獨生子女、人口 快速膨脹、作為世界工廠需要大量勞動力等。不過,美國大學泡沫對中國的影響也會逐步顯現,因為中美高等教育之間相互合作不斷深入,兩國教育存在相互依存的 關係。 一名美國學者近日撰文說,當初房價泡沫之所以越吹越大,關鍵在於人們相信房價會不停地上漲。現在人們談起大學來,也是這種口氣, 比如大學畢業生和高中畢業生一生的收入差距不斷拉大,在製造業外包時代不上大學就沒有出路等等。這類言論主宰了輿論。如果不改變這種現象,“大學泡沫就會 像當年的房市泡沫一樣越吹越大”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10: | 加國華警之楓葉紅顏 -9- 何處逃險境 | |
2010: | 高伐林:地名與名人 | |
2007: | 酒的典故(17)-與豕共飲 | |
2006: | 達文西密碼真實性有多少? | |
2006: | 說說神跡--使徒行傳解讀(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