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新 大 陸 > 帖子
兩種家園 zt
送交者: excel 2003年09月20日00:41:37 於 [新 大 陸] 發送悄悄話

  家園,有物質實體的家和人的精神家園,兩者都很重要。人們移民,定居國外
,變換家園。但是,相當一部分人會發現其結局是個失算。想象中的家園,總是比
實際的好。

  華人移民到美國,遠離故土和熟悉習慣的文化或隻身在此,內心會很孤獨。其
實生活在單一文化里的人更容易孤獨。今天的世界,人們越來越渴望了解和掌握別
的文化。只有超越自己的文化進入對方的文化,才能真正地理解來自另一個文化的
人。生活在兩種文化的夾縫中,可以變成優勢,享受兩種文化的益處。

  然而,我們在美國,除了學校或辦公室,基本上生活在華人的圈子裡。美國文
化對我們這些在這塊土地之外長大的人來說是有些格格不入。但我們不能以這種格
格不入去理解美國人。否則,我們不會真正接納這個社會和被這個社會所接納,不
會從精神上認同美國是我們的家園,即使我們在此定居,有了自己的家。

  同樣,很多美國人只局限在他們的文化氛圍里,他們對國外的事情了解得很少
,更別說別的文化了。許多美國人比新移民更孤獨。別看美國擁有這麼多不同文化
背景的移民,雖然彼此會有影響,例如主流文化終於接受了中國的針灸,但實際上
,美國人的大美國主義在其主流文化里根深蒂固,美國是世界上最好最強的國家這
樣的觀念,讓許多美國人難以接受或有興趣和耐心去了解別的非主流文化。現在,
在美國已經很少有人再提“大溶爐”(melting pot)這個詞了,在過
去20年裡更多地討論的是多元文化,即大家並存,而不是溶掉。你接受不接受我
,沒關係,允許我存在。這也符合美國的個人主義和自由原則。以前是白人要和黑
人隔離,現在有的黑人自己提出要分離,辦了純黑人學校。他們說,我們自己單獨
在學校里學習進步大,因為我們的教材和師資都讓我們作為黑人更自豪更被鼓勵。

  美國猶太人和意大利移民相對其他歐裔美國人來說,比較重視家庭。但是,整
個美國社會個人主義的原則註定和加重了人的孤獨寂寞。重視隱私,當然很好。如
果你在美國過多地或不恰當地暴露自己的隱私,人們會認為你有毛病。但任何事都
有兩面。正因為美國人釋放自己的機會少了,內心更易孤獨,不管你去多少派對,
這都是很表層的,回到家裡可能更感失落。從這個角度,我們能理解為什麼美國人
少有交得很深的朋友,也能理解華人移民在美國交的朋友幾乎還是華人。

  美國社會的流動性,客觀上也削弱家的概念。美國人平均一生至少買賣三次房
。我認識一個中國移民,在短短4、5年裡,她就買賣三次房,從西部山區搬到加
州又搬到東海岸。我自己到美國頭9年裡,搬了13次家!先後在西部、北部和東
部四個州居住。美國人談起“Hometown”來,就象說自己曾經旅遊過的一
個驛站。

  美國離婚率高達40%到45%。家庭破碎這樣普遍,也是造成家的概念淡薄
的原因之一。因為美國人少有交得很深的朋友,家庭很可能成了一個人所有心理釋
放的唯一渠道,自然什麼都只能和配偶或家裡人敘述。但這種敘述如果是關於不好
的事情,常常只是情緒的發泄,不但不能解決問題,並且把很多負面的東西和情緒
傳染給了對方和家庭。朋友沒關係,聽完了你發泄和釋放,晚上並不跟你睡在一張
床上,不會和你每天朝夕相處。而配偶或家裡人卻要經歷你的負面的全過程,第二
天還和你在一起過日子。而且,再好的朋友畢竟不象配偶那樣沒有什麼距離,也沒
有連在一起的命運和切身利益,負面的東西和情緒的傳染,給對方很可能要小得多
。而配偶則不同了,共同命運和切身利益使得痛苦悲傷不但沒減輕,很可能反而加
重,1+1=2。況且你痛苦悲傷通常是帶着憤怒、憂鬱、抱怨等極易感染的成分
在內,這些都是不自覺的破碎家庭的壞因子。

  我絕不是說你不要跟家裡人分擔痛苦,而是一定要把握情形:如果對方能安慰
和幫助你,或不會因此而敗壞對方的情緒,或對方比你強。如果你沒有把握,不如
先和朋友談。很多人在跟朋友講話時,比和配偶或家裡人講話時要有分寸,語氣語
調要平和得多。其原因是夫妻或家裡人之間每天朝夕相處,太了解了反而失去了相
敬如賓。而且,家庭不僅是感情的結合,更是一種契約、委身或血緣關係。好不好
,這種關係依舊存在,除非離婚或從家出走,斷絕關係。朋友則僅僅是情投意合,
沒有這種關係,如果出口太隨便,不懂禮貌,很可能馬上就不再是朋友。所以,在
朋友面前,人通常會有意無意地比較節制,不會太過分,保持禮貌。因而有痛苦的
事可能先和朋友談了之後,再和家裡人談更好,至少有個緩衝的過程。

  美國人很少有交得很深的朋友或不願意暴露隱私,就找心理醫生敘述。在美國
,看心理醫生是人心理釋放的渠道,並不意味着你有嚴重的精神病才去看心理醫生
。華人一定要打破舊觀念,隨鄉入俗。如果有不好的事情一定要釋放或情緒很糟糕
,有沒有交得很深的朋友可談或不願意暴露隱私,不妨找個心理醫生聊聊,再給家
里談時就會好多了。身在海外,作為移民,維護家庭關係的健康更重要。華人移民
可能不知道,很多醫療保險都包括看心理醫生。如果你沒有醫療保險,則可以在電
話簿里找到免費的熱線。華人密集的城市如紐約,英語不好的話可以用華語專線。

  華人移民到美國,難免鄉愁,會有失落感。其實,無論人在哪裡定居立業,人
本質的不完美和肉體會終止的事實,使人永遠有一種解不脫的鄉愁。人因此尋覓各
種方式使鄉愁得到某種釋放或解脫,實質上就是要有一個精神的家園,使心靈得到
填滿,有一種歸家的感覺。這樣的家,不是某國某地的某個家而是內心的去處。這
種家並沒有具體的實體,但會讓心感到充實,溫暖,喜悅,有依有宿。顯然,僅有
物質的家是不會讓人幸福美滿的。

  個人主義符合人自私的本質,但它不是理想。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只是社會制
度,本身並不能作精神家園。美國夢是一種理想,但對一般的人來說,也不過是有
了房和車、過上中產階級的生活罷了。不談遠大抱負理想,我們做個平常人,沒有
精神家園,心是會空洞的。

  許多華人到了美國後信奉了上帝,這是一種福氣。這使他們有了與當初在國內
完全不同的精神家園,教會雖然也有很多問題,但信仰使他們當中的很多人對生命
有了全新的認識,認識到人的自私本質使人永遠不可能達到所謂完滿的理想家園,
使他們一生都有信仰可追尋。

  要從精神上認同美國是我們的家園,需要我們理解美國的文化並融入其中。這
不是說要我們認同其不好的東西。沒有人是完美的,由人組成的國家和所形成的文
化也不可能完美。不過,以下所談到的,或許值得我們深思。

  華人在此找或買房子時,只要條件允許,都會選擇好區,要安全,孩子的學校
要數一數二。可是一旦定居,很多華人不介入當地社區的服務,不參加志願活動,
不捐款,不訂當地的報紙。美國本來就是個人主義文化,美國人本來就交友不深,
如果你不介入社區活動,不對社區有明顯的貢獻,怎能讓人知道你對這塊土地心懷
誠意和感謝,怎能讓人從精神上認同你。反過來,你也會在心理上感到自己與外界
隔離。

  華人移民到美國,絕大多已成年,沒有在美國受過基本教育,並且很多人都是
來美國讀研究生而後工作,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學理工科吃技術飯的,對美國的歷史
、政治、經濟、文學、音樂、戲劇等社會人文的東西了解甚少。可以想象,在這種
情形之下,一個人不具有其居住地的社會常識和人文的東西,他在那裡的精神家園
很可能是一片空白和荒涼。我挺理解為什麼很多華人移民在美國需要讀中文書刊、
看中文錄象帶。我們畢竟是華人,和故鄉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和感情,但問題是很多
在此深造、英語很不錯的華人,也從來沒想到讀讀美國的社會人文書籍,了解美國
人在想什麼、喜好或不喜好什麼,這個社會內部發生了什麼。比方說,讀幾本美國
英文小說,翻閱時事政治評論,補一補美國歷史課……。

  最近,我在讀一本英文長篇小說,講的是一個新澤西年輕人到紐約市想做一個
風度翩翩的紳士,卻被紐約酒吧里的情景所迷惑以及一心想結識上層社會的喜劇。
雖然這只是一本小說,它讓我了解了不少紐約人的心態和他們形形色色的生活。我
不會相信其中的細節都是真的,但裡面的描述會讓我對紐約人特別是平常不容易或
不可能接觸到的紐約人,有一定的了解。對生活中存在的和那本小說里類似的事,
我就不會覺得奇怪了。

  特別是象紐約這樣一個國際大都市,有美國最挺尖的文化設施和世界各地一流
的文化藝術團體來此演出或展覽。很多華人沒有好好利用這個優勢,來豐富自己的
精神家園,這非常可惜。不少華人喜歡紐約僅僅是因為可以吃到物美價廉的中國食
物。且不說這些一流的文化藝術可幫助你欣賞西方文化中的藝術精品,如果你常常
帶你的兒女去觀看,難道不是培養你下一代良好素質、充實擴大其文化內涵的一條
途徑嗎?華人那麼重視子女教育,很多人卻忘記了文化修養絕不只是在學校成績好
就可以獲得的。即使你自己不喜歡社會科學和人文藝術,為了你的後代,你也應該
以此來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讓美國、讓紐約、讓你在美國所居住的地方,真正成
為你的家園。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