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有句俗語“趕上瓊斯家”,表白的就是美國人鄰里之間的攀比心理。
鄰居之間的攀比從與建築商簽合同買房子那天起就拉開了帷幕。
美國鄰里之間的攀比也是極具特色的。咱中國人的“比”是求同,就是說,看人家買啥咱也買啥。美國人的“比”則是求異,那就是說人家買啥他就不能買啥,美國人嘛,總要整點兒與眾不同的東西。所以在買新房子時,從戶型(model)的選擇,到內部裝飾(options)的確定,他們會處處顯示出不與鄰居苟同,甚至連磚頭的顏色,門窗的式樣這樣一些細節,他們也會仔細斟酌,絕不輕易遜色於鄰居(當然有一些是建築商要求的)。這樣攀比的結果,不但比出了創意,也造就了這千姿百態的美國式獨立房。
那麼搬進來之後比什麼呢?哈,比園子的裝飾修整呵!這園子可是一座房子的面子噢。每年二月一過,一輛輛標着不同公司的園藝設計工程車就在社區內穿梭不停,幹什麼呀?為美國人的大宅子整理花園,更換腐殖土,栽種新花草,一年之計在於春嘛。要說美國人在園子上花錢那可比咱中國人大方多了。他們會請來上好的園藝設計師,每年都翻新花樣,以防鄰里們看久了會產生審美疲勞,而且家家都在你追我敢毫不示弱。這樣攀比的結果,那自然是使整條街呈現出一片百花齊放,欣欣向榮的景色。
接下來該比什麼了呢?噢,比節日裝潢啊。一年一度的聖誕節,那就是鄰里們裝飾房子的大比拚。室內打扮成啥樣咱不知道,單單看看那些別具一格的室外燈飾就夠開眼的了。各式各樣設計不同的彩色燈泡,從門前屋後的灌木,車庫,一直爬到了房頂。還有不斷與時俱進的擺設,比如充氣的聖誕老人,吃草的麋鹿,等等。到了晚上,五彩紛,又如群星閃爍,讓人目不暇接。就是過西方人的鬼節----萬聖節(Halloween)他們也不會放過。瞧瞧那些千奇百怪的牛鬼蛇神,早就守候在他們的門口了,再加上那天晚上的各種燈飾,是最能吸引孩子們眼球的。你再看看中國人居多的那條街,那才叫“這裡的夜晚靜悄悄”呢。難怪小孩子們走到街口便打彎轉向,“快別去這了,他們沒有糖。”哈哈,連小孩都悟出道道來了。
看看美國人的攀比,你便會覺得,這“攀”是要實力的,這“比”更是要付出代價的。
攀比的心態往往伴隨着炫耀的心態,而最值得美國人炫耀的莫過於他們的房子。如果你能到美國去看朋友,只要時間允許,我們的美國朋友都會熱情地邀請你到他們家裡,並非做客(飯是要到外面吃的),只是看一眼,見識一下美國人的大房子。聽到我們的溢美之詞,他們自然是喜上眉梢。人總是願意向外人展示自己好的一面,美國人當然也不例外。
美國人除了比房子、比車,照樣也會比孩子。好多美國父母也同中國父母一樣望子成龍,他們中也有一些人甚至把上名校看成是一種社會地位的象徵。有這種意識的父母也把子女所上大學的名聲和自己的家庭榮耀聯繫起來。一些成績好的學生被名牌大學邀請見面,其父母就會若無其事而又心存炫耀地問別的家長:“你們家的孩子沒去哈佛見面會嗎?真遺憾,我以為他也可以去的。”有些覺得尷尬的家長則搬出歐洲名牌大學來平衡心理,聲稱自己的孩子是準備去牛津大學的,言下之意,對美國的名牌大學不屑一顧,足見一些美國父母的攀比之心啊。
如果說鄰裡間的攀比,不管是比房子,比車,還是比孩子,總歸這種“比”還有一定的積極意義,至少會催人努力,把日子過得如“芝麻開花節節高”,那麼,有些攀比則只會使人心生嫉妒,或產生不平衡心理。你若問攀比到底害人有多深,有些經濟學家甚至把美國這幾年的經濟危機都歸咎於美國人多年秉承的攀比心理,正是這種攀比心理導致美國人在過去一,二十年裡不斷加大消費力度。曾看過一個相關的報道,受訪人格林女士就這樣描述自己的心態道:“心裡沒有失落感是不可能的,比如說當你看到別人買了大豪宅,而自己還住在一間很小的公寓裡,就會想,我到底什麼地方不如別人,為什麼不去貸款買大房子,別人可以的我也可以。” 這位女士說出了許多美國人的心裡話。難怪美國會有債務危機,也難怪會有那麼多銀行拍賣房子,更難怪美國會引發這場全球性的金融危機!
呵呵,有了這麼強勁的攀比心態,是什麼人間危機都能創造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