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新 大 陸 > 帖子
在北大數學院讀研(3)
送交者: heho 2003年11月03日17:29:53 於 [新 大 陸] 發送悄悄話

今天收到一份北大內部辦的報紙,猛然想到老毛當年批評《人民日報》說是書生辦報
、死人辦報。打開報紙,一股腐氣沖鼻而來,裡面除了吹捧主管這報紙的領導和單位外就
沒有別的內容。看看裡面稿件作者的用詞與近年來所謂官話是完全一致的,我不由佩服北
大某些學子起來,他們擁有強大的模仿能力並能在此基礎上用盡小聰明。這裡面有什麼前
因後果我不清楚,但我想目前報刊陳腐的習氣和我國文化圈學術圈的陳腐必然有一定關係
,畢竟幾乎所有的記者、編輯都是經過歷年的培養教育才取得從業資格的。

且不談與數學無關的報刊,不是曾經有人大膽預言21世紀中國一定能成為數學大國嗎
?我不知道這個大國的定義是什麼,如果光看中國學數學的人數以及幾年後中國教數學(
我指大學數學)的老師人數,這個大國定義倒是十拿九穩。要是就這麼一比,我們可以說
科技的哪個方面都是大國了,但現實似乎又不是這樣——否則還要有趕超一說嗎?不是我
悲觀的看法,照國內目前學數學的人的心態這樣下去,恐怕大國一詞與我們離得還是很遠
。一個良好的數學大環境,除卻國家有經濟實力在純理論研究投入較多錢以外,還必須有
一大批辦得好的數學刊物,必須有一群熱心辦刊的具備良好數學素養的編輯,必須有一些
願意從事採訪、批評的數學專家,必須有對數學史、數學與各學科的交叉有所研究的學者
,當然還要有許多能寫極好數學科普文章的作者。

當然也不能批評國內沒有人願意從事這些看去不風光的工作,還是有大環境制約着我
們啊,比如沒有博士畢業休想到好點的大學任教,而到一般大學任教就相當於脫離了數學
圈;比如老師們被逼着每年要出幾篇paper,沒有就要下崗,這樣他們沒有什麼情緒干點

paper無關的事;比如國內有些大學之間相互競爭導致相互敵對,這樣這個圈子就沒有良

的溝通。因此我們叫着要出國除卻有經濟因素在制約我們以外,就是因為我們看不到希望

陳老先生能辦南開數學所是因為他徳高望重,田教授能當南大現代數學所長是他名氣
使然,不管怎麼說這對中國數學都是一件好事。但還能有多少這樣的事情?官僚們控制着
資源又不懂如何使用資源,除卻一些造聲勢的形象工程外又多少為數學思慮了呢?

還是老話——不要把官氣帶到數學圈來,我們學數學的也不要像那某些學子年紀輕輕
就腐氣十足、阿諛奉承。就數學而言什麼是好什麼是壞是有標準的,而且這個標準是嚴格
的超越時代的。

中國有八大菜系之說,是謂川菜、魯菜、粵菜、湘菜、浙菜、閩菜、徽菜、蘇菜。今

中午吃飯,要了辣子雞塊,初入口覺麻辣異常,但過得片刻就回味無窮。一聯想於數學,
記起學組合時感覺也是如此,初學覺得裡面的技巧複雜非凡,過後令人回味無窮。因此嘗
試將八大菜系與數學之八大方向做一比較。

川菜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美譽,恰似組合數學,一種問題一種解法,每個解法都

具特色。

粵菜廣泛吸取了川、魯、蘇、浙等地方菜的烹調技術精華,自成一格,正如同研究幾

需具備多種方向的思維能力。

湘菜口味偏重於咸、辣、酸,料多是豬、牛、羊、雞、鴨河鮮和湖產品。而拓撲大致

代數拓撲、微分拓撲、幾何拓撲,以研究幾何對象的不變量為主,頗似湘菜。

浙菜特點是清、香、脆、嫩、爽、鮮,比擬於代數與數論再恰當不過。

魯菜烹調方法擅長爆、燒、炒、炸,好比分析方向的種種重要技巧。

徽菜特點是選料樸實,講究火功,重油重色 ,味道醇厚,保持原汁原味,這與數學物
理方向講究基礎厚實、重視物理事實有神似之處。

閩菜特點是色調美觀,滋味清鮮,烹調方法尤以“糟”最具特色,我將之比擬為計算

學,講求算法精巧、穩定性好、複雜度低,研究方法當然是以“算”最具特色。

蘇菜與浙菜競秀,成為“南食”兩大台柱之一,其特點是濃中帶淡,鮮香酥爛,原汁

湯濃而不膩,口味平和,咸中帶甜。為表示動力系統方向與代數的並立性,而且八大菜系
中的七大都有對比了,這裡也只能將動力系統比喻為蘇菜以求完備。

古語云治大國如烹小鮮,看來將之用於數學研究亦復如此。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2: 王伯慶:我在美國買房子
2002: 吹盡泡沫始見金: 裁員風暴下的硅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