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新 大 陸 > 帖子
可悲的中國人
送交者: 有毛毛雨的春天 2012年01月10日08:29:49 於 [新 大 陸] 發送悄悄話

可悲的中國人.

我們為什麼是可悲的中國人呢?因為我們現在還處在一個沒有找到承載我們的文化的境況中,也可以這樣說,中國人目前還沒有確立承載我們的文化。當然我說的沒有確立承載我們的文化,並不是說我們中國人沒有可承載的文化,我是說我們還沒有從中華歷史文明中找到承載我們的文化。

其實,在漫長的中華歷史文明中,我們有很多優秀的文化,而這些文化幾千年以來都養育着中華民族生生不息,並創造出了燦爛的中華文明。直至鴉片戰爭開始,以前的中國都可稱作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鴉片戰爭之後,中國不光是割地賠款,而且順帶着中國古典皇家林園——園明園被西方列強的焚燒,東方最大的文明古國也在這場大火中被燒的搖搖欲墜。從此,以罪惡的鴉片貿易挑起的侵華戰爭就再也沒有讓中國安寧過,古老文明的中國猶如一個柔弱纖纖的女子,在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下受盡了凌辱。

古老文明的中國倒下了,但並不是倒在自己優秀的歷史文化中,而是倒在了強盜的霸權中。然而,中國人卻並沒有認識到這點,反而從自身找原因,開始走上了一條否定自己優秀歷史文化的不歸之路。這一發而不可收,中國人從此割裂了承載自己幾千年文明的歷史文化,這個重要的標誌就是儒家文化的倒台。這樣以來,中國人在一個沒有自己歷史文化的依靠中步入了精神上的迷茫。在這個沒有承載自己歷史文化的境況中,我們無法再找到過去歷史文化留下來的價值所在,我們的大腦一片空白,歷史價值觀的缺失使我們的道德意識逐漸喪失掉了。現在我們成天只顧着在奔忙中做事,卻根本就想不到如何去做人。我們的思想極度的空虛,我們做人的規矩準繩幾乎喪失殆盡,我們本性中的善都到哪裡去了,我們的思想中還有儒家諄諄教誨的仁嗎?如果我們已經沒有了仁,我們還有什麼呢?一個沒有自己歷史文化承載的人、一個沒有價值取向的人不是很可悲嗎!

孔子說:“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孔子這段話說的是什麼意思呢?孔子說:“君子沒有一頓飯的時間背離仁德的,就是在最緊迫的時刻也必須按照仁德辦事,就是在顛沛流離的時候,也一定會按仁德去辦事的。” 君子為什麼要不違仁呢?其實,仁就是儒家思想的道德文化,人離開了這種道德文化,人又怎麼去做好一個人呢!不違背仁就是不違背做人的道德,儒家文化都已經把做人的道德講很透了,我們卻不要這種文化了,把它割裂了,把它庸俗化了,這不是中國人的可悲嗎!

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文明就是確立在儒家文化的基礎上的,過去中國人就是從這一文化中走過來的,這一文化的光芒曾四射蒼穹,創造了以漢唐文明為最高標誌的中華文明。遣唐使就是我們歷史文明的最好腳註。但是,今天我們中國人卻迷失了,迷失掉了自己的文化。文化不單體現的是一種價值觀,而且還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沒有了靈魂的民族拿什麼去再創輝煌的文明。過去承載過中華民族的文化,今天為什麼不可以繼續再作為承載我們的文化。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1: 是誰把人的心情寫得如此透徹
2011: 女兒的文章 - 釋夢 (下)
2010: 2010年美國最好最差的十種工作
2010:
2008: 全面解析所謂“四大發明”神話的謊言 (
2008: 中日之間的“民意”和“利益”衝突
2007: 今天來美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