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在網上看到一篇比較文章,說“餐後爭着搶着買單”是“老外眼中的中國人標誌”,相反“哪怕夫妻或家人總是AA制付款”是“中國人眼中的老外標誌”。文章雖有玩笑調侃之意,但恐怕很多國人認為外國人付款都是AA制。那麼是不是這樣子的呢?
AA制這個說法其實起源於香港,是“代數平均”的簡稱。西方社會一般稱分賬付款為“going Dutch”,如果依樣畫葫蘆的起名應該叫“荷蘭制”。顧名思義,荷蘭人是分開付款的先驅,後來蔓延到其他國家。而在美國搶着付飯錢確實不多見,但也並非完全分開付款。
在飯後付款方面中美最大的不同在於:在美國出發前,誰付款、付多大比例會有常規或有人事先說明,不大可能會在餐館出什麼尷尬的事情。在美國分開付款的興起與女權運動有關,在此之前,戀人出去吃飯都是男方付錢;後來女同胞們覺得自己也工作賺錢不比男的差,覺得讓男的付錢是對她們的羞辱,因而戀人之間分開付款開始多起來,並蔓延到更多的場合。
在美國分賬有兩種,一種是嚴格分賬,吃了哪些東西就付哪些東西的錢;一種是不論吃什麼同去的人平分。朋友或者同等級別的同事約定出去吃飯,一般是分賬的多,哪怕在有領導聽說有飯局決定參加的情況下。吃完飯各人拿出鈔票、信用卡付款,如果需要找錢經常可以從桌子上拿回零錢,一時間吆五喝六鈔票也頻繁進出錢包頗似用鈔票打牌。如果飯局是領導先提出的,大夥會認為是領導要請客的信號。其實作為領導請手下吃飯在美國也不少見,特別是在節假日前夕。當然, 嚴格地說,這些一般是公款消費,領導可以回去報銷的。因為是公款消費,在日子臨近時,旁敲側擊甚至直接詢問領導飯局問題也就不足為怪了。
同事中有人過生日,大家一起出去吃飯慶祝一下是很常見的,不過這種場合一般不會讓壽星付款。如果有人幫了自己一個大忙,請吃頓飯也是再正常不過了,對方經常會說“不用客氣,很樂意幫忙,不用請吃飯”這樣的話,但都會開開心心地接受邀請,而很少拒絕。
在家人裡邊,年齡相當的兄弟姐妹一起出去分開付款不奇怪,但是夫妻之間也這麼做的應該是少數。其實很多美國家庭是單職工,沒有收入的一方是難以付款的。雙職工家庭確實有分開銀行賬號分開付各種費用這種情況,但大部分家庭並不是這樣子的,飯後一個人付款恐怕更常見。在餐館裡經常可以看到祖父母帶孫子吃飯,付錢的更基本是爺爺奶奶們。
其實在美國太強調分開付款也可能被認為是斤斤計較、小氣的。舉一個筆者經歷過的事例來說明。多年前筆者還是學生的時候曾參加一個學術會議,一般會議晚上有講座,講座結束會有酒精飲料和零食招待。幾杯酒下肚,一堆人來了勁,東拉西扯侃大山。在座的一位提到晚飯在餐館吃飯時發現鄰座的都是行內功成名就的大人物,吃完飯有人提議平分賬單,哪知道一位突然來一句“我沒有喝葡萄酒”,言下之意希望嚴格分賬。話音剛落大家臉色發青甚是尷尬。葡萄酒確實可能價格很高,但是任何人都不會認為這麼一位經濟充裕的大學者會如此吝嗇,何況實際上按慣例該飯局費用應該是可以報銷的,因而也就成為一個笑柄。老實說,這個故事本身可能是假的,不排除講故事的人特意取笑他人,但是其內涵卻是再真實不過了:當時聽者無不動容認為該大學者太有失風度、太過吝嗇斤斤計較、不符合常規。
分開付款也好,搶着付款也好,都是社會習俗,只要不太過分就無需太在意。國人“戲說”誇張一下國外的習俗也未嘗不可。不過,更多時候,筆者發現有些說法完全不是戲說可以解釋的。比如很多國人認為美國單位里沒什麼“辦公室政治”,只要能幹就可以了。這實在是大錯特錯。美國的辦公室政治表現形式也許有些特殊性,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不小心掉入陷阱後果很嚴重。同時,在美國單位里最能幹的恐怕也不如能說但工作能力馬馬虎虎的。其實很多人認為這是華裔在美國過得不如印度裔的最大原因,華裔太過靦腆不會說話而印度裔不乏口若懸河之輩。考究起來這些對美國不準確的理解普遍是國人遠距離觀望加上自己的想象得出來的結論,理解有偏差也許可以增加笑料,但是如果用這些錯誤理解指導實際行動恐怕是要吃大虧的,不可不察。
(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