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新 大 陸 > 帖子
職場專家解讀你為什麼拖延?
送交者: 夜之流星 2012年05月09日00:13:26 於 [新 大 陸] 發送悄悄話

  “我已經想好了,向售前方向轉型,我打算先接觸這個圈子,學習相關市場營銷、產品設計方面的知識,一年以後我就是一名售前產品經理了。”在經歷了自我興趣和價值的分析、自身經驗和職業分析、職業決策之後,小華的終於確定的一個很靠譜的目標。

  三個月過去了。當問及小華的職業時,他很無奈:

  “別提了,最近到各處出差,哪有時間顧學那些東西,也沒機會跟這個圈子接觸啊。”

  又過了三個月。此時他幾乎把產品經理的方向忘在了腦後,忙完本職工作之後,每天的業餘時間主要用於網上鬥地主,拖拉機,連連看,憤怒的小鳥,植物大戰殭屍。他甚至憂慮的說:“我甚至一個星期中,每天的空閒時間就只是在玩《植物大戰殭屍》中的屋頂的那一關。為什麼會這樣?”

  半年了,連售前的知識都沒接觸,更別提認識個把市場經理了。

  拖延,已經成為職場人士中最難以逃避的問題。

  有人說拖延是種病,人稱拖延症。甚至有很多專家還做過關於“戰勝拖延症”的培訓,講的及其生動。不過那幫傢伙也是典型拖延者,如果自己沒有體會,怎麼會講的那麼栩栩如生,活靈活現?

  當我們在“正事”上拖延的時候,我總會問每個人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玩遊戲、看大片、看YY小說、吃甜食不拖延呢?”“既然你拖延,那索性什麼事情都拖延算了。”

  這一段研究來自“果殼網”的“我知道你為什麼拖延”:

  “1999年,Read,Loewenstein,Kalyanaraman三位閒得蛋疼的專家進行了一項研究。他們找來一批人,讓他們從24部備選電影中選出3部。候選名單中有《西雅圖不眠夜》、《窈窕奶爸》這樣大眾口味的片子,也有《辛德勒的名單》、《鋼琴家》這樣的經典電影。看看觀眾是願意看更娛樂但是沒什麼深度的片子,還是去看更有內涵,也更費腦子的作品。實驗對象各自選出了自己感興趣的3部電影,研究人員隨即要求他們從中選出一部馬上觀看,再選出一部在2天后觀看,最後一部電影留在4天后觀看。

  《辛德勒的名單》出現在了大部分人選出的3部電影之中,因為大家都說這是一部好電影。然而,只有 44% 的觀眾選擇在第一天觀看這麼深刻的電影。大部分人在第一天還是興致勃勃地觀看了《變相怪傑》、《生死時速》這樣“低俗”一點的片子。人們好像都喜歡把好片子放在後面,在第二部和第三部電影的觀看選擇上,分別有 63% 和 71% 的人選擇觀看更高品味的片子。 之後,三位專家又進行了另一項試驗,參與者被要求選出 3 部片子一口氣連續看完。這次,選擇《辛德勒的名單》的人乾脆只剩下之前實驗的 1/14。”

  我們為什麼拖延,因為我們喜歡選擇馬上就能快樂的東西(比如那些好萊塢大片、YY小說、甜食BLAHBLAHBLAH),而把那些未來有價值,但馬上不能快樂的東西(比如那些經典影片、名著、健康但不好吃的食品、必須經歷單調過程的興趣BLAHBLAHBLAH)放在未來。人稱“即時傾向”(Present Bias Predference 也被翻譯成“現時偏向型偏好”)。

  當看到這些原因的時候,我們就明白了真實的道理。

  我們拖延幹的事,無論是職業上的、興趣上的、夢想上的,都是因為這些東西要麼當下的價值不夠,要麼當下所付出的代價不夠。所以,很多人講“活在當下”,無非就是給自己的“即時傾向”找個很冠冕堂皇的理由。再強調一遍:

  我們拖延幹的事,無論是職業上的、興趣上的、夢想上的,都是因為這些東西要麼當下的價值不夠,要麼當下所付出的代價不夠。

  問題本身就隱含着答案。

  因此,這裡會告訴你如何應對拖延:

  1. 讓拖延的代價提前到來

  歷史上的類似案例比比皆是。項羽用“破釜沉舟”的方式告訴士兵,如果拖延,後邊就是死路一條。於是“百二秦關終屬楚”;勾踐用“臥薪嘗膽”的方式告訴自己,拖延越國復國的代價就是天天睡柴禾、吃苦膽,眼睜睜看着西施每天被吳王泡,終於“三千越甲可吞吳”。

  如果是我們的職業決定、興趣投入、夢想實現,那麼就好好的噁心自己一下,想像一下拖延下去的後果,到老了,腿腳不利落了,回憶起當初未完成的一切,說出那些後悔的話:“要是當初我能( )該多好?”或者給自己置入不趕緊為了選擇做點什麼就完蛋的境地:

  花大價錢去上個學,都花了這麼多錢,不學出來點什麼不甘心;

  把房子賣了,錢都交給老婆管理,不干點什麼,就沒錢花,這招也比較狠;

  而對於我寫的這本書,那就是跟編輯把合同給簽了,合同里明確交付日期,過期是有懲罰地。

  人們對損失的難受心情勝過得到的快樂心情。因此,先讓自己痛,看到拖延的代價,就會因為“避免損失”而迅速行動。

  2. 讓未來的價值和快樂提前到來

  類似案例依舊很多。北宋名將狄青征討南方儂智高的時候,就用了一個裝神弄鬼的方式:在所有士兵面前把一百個銅錢撒到天上,如果正面全部朝上,則意味上天保佑我軍必勝。結果老天爺真的開恩讓一百個銅錢全部正面朝上。由此狄青要求把所有銅錢都盯在地上,好讓所有人見證奇蹟。於是士氣大振,士兵們打仗都勇敢衝鋒,取得大捷。最後回到營地,他讓人把釘子拿開給每個士兵再看看這一百枚銅錢,發現這一百個銅錢是特地製作的,正反兩面都一樣。這就是典型的把未來價值提前賦予的明證。

  歷史上的農民起義和革命無不是採用類似方法,從“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的張角兄弟到“吃他娘,喝他娘,闖王來了不納糧”的李自成,從“大楚興,陳勝王”的陳勝到“無處不均勻,無處不保暖”的太平天國,均是用口號來把未來的“願景”直接擺在老百姓面前。因此,偉大革命導師列寧說過一句話“革命就是人民群眾的盛大節日”,過節好不好?太好了,我們要馬上過節,於是就馬上起來革命。這就是典型的未來價值回歸。

  那麼,如果是我們每個人的職業、事業、夢想呢?

  那就多想象這些所帶來的價值:

  互聯網創業,想象一下我們的網站用戶數超過百萬的情景;

  做廣告設計,想象一下我們設計的廣告矗立在大廈頂端的情景;

  照顧小孩,想象一下小孩長大了其樂融融的情景;……。

  這同樣能產生動力。

  3. 價值和代價一定要結合

  但是,光有代價,做起事的目的就只有“逃避”,儘快把事情做完。比如,家裡打掃衛生,如果光有代價,即:想象一下幾個月不掃地拖地的厚厚灰塵的狀態,然後逼自己去打掃。這樣會打掃的及其痛苦。但是,如果把價值添加進去,想象一下,一切都打掃完,窗明几淨,地板上乾淨的能反光,是不是就會有點動力,痛苦就會小點。

  那如果光給價值呢?同樣不行,因為當我們總是想象願景實現的時候,我們會產生一個錯覺,就是認為那個夢想已經實現了。此時我們就成了典型的“空想家”。價值的同時一定要噁心自己:不行動,職業目標達不到,那就是遺憾、後悔、追悔莫及、祥林嫂。這樣同樣會產生動力。

  因此,我特別喜歡“痛快”這個重口味詞彙,痛並快樂,讓情緒先墜落谷底,然後又升到雲端,有那麼幾次就不會拖延鳥。

  ——選自《職業夢想魔法捲軸》,即將出版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1: 轉:利益使他們成為了朋友
2011: 美國機場的服務比國內機場強在哪
2008: 六四與藏獨, 順便說說奧運
2008: 申時行: (詩) 丹心
2007: 為什麼聖經說:“敬畏神”是智慧的開端
2007: 有關葛理翰,有關說方言和翻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