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kehulake:紐約地鐵浪漫曲 |
送交者: lakehulake 2013年09月08日16:33:57 於 [新 大 陸] 發送悄悄話 |
紐約地鐵浪漫曲
lakehulake
住在新澤西的時候,我周末常去曼哈頓。每次在第五大道漫步或在聯合廣場坐下喝咖啡時,便會情不自禁地設想假如我遷居曼哈頓的情形。想象的結果是:如果我住在曼哈頓,每天行走在街邊地鐵的通風口上、聽着地下傳出來的噪音轟鳴聲,我會很快崩潰。 那噪音不僅轟擊耳鼓膜,而且鬧心,讓人心煩意亂。流行於90年代初的小說《北京人在紐約》,就寫到了地鐵給人的糾結。那時候在紐約地鐵表演的音樂家,幾乎是清一色的洋人,水平較高。小說講到地鐵音樂家的高超演藝,竟使故事裡的男主角改變了來美國追求藝術的初衷,轉而棄藝從商。 後來紐約地鐵也出現了華人音樂家,水平有高有低。但若是演奏民族樂器,無論水平高低,總會讓異鄉異族人耳目一新。我有個朋友就因這耳目一新而樂善好施,同一華人音樂家有了一面之交,並毫不在意地將自己的電話號碼留給了那位音樂家。 朋友在金融界工作,白天到曼哈頓上班,晚上回新澤西。那天晚上剛回家,就接到一個陌生的電話,對方亞洲口音很重,但朋友還是聽明白了,打電話的人就是在地鐵里交談了幾句的那位華人音樂家。對方告訴朋友,說自己的孩子快從大學畢業了,金融專業,希望能給介紹一份工作。朋友很熱情,讓音樂家留下了他孩子的信息,說是有機會一定介紹。(給公司推薦新雇員,公司會給介紹人4千元介紹費,何樂而不為?) 第二天下班剛一回家,朋友又接到一個陌生電話,仍是中國口音,英語卻不靈光。費了半天勁,朋友終於弄清楚,對方是昨天那位音樂家的鄰居,得知音樂家的孩子今後有可能會在曼哈頓金融界供職,便想得到同樣的幫助,因為自己的孩子也快大學畢業了。朋友是熱心人,雖不能胡亂打保票,但表示樂於屆時提供相關信息。這之後,朋友接到了第三個和第四個陌生電話,全是中國口音。 朋友問我:怎麼回事?太恐怖了。我對他說,是你自己的問題,怪誰?你可以開辦職業介紹所了。 我有個學生的故事更離奇,也很好玩。 有次坐七號車往東去,鄰座是個亞裔,估計是中國人,學生便用中文同鄰座打招呼,那人一聽大喜,老外還會講中文。鄰座的英文結結巴巴,學生的中文僅是初學水平,二人只好連比帶劃用中文聊天,結果一聊如故,成了朋友。中國人說自己剛來美國不久,在皇后區經營一家中餐館,邀請這學生去吃飯。免費晚餐總有吸引力,學生欣然前往。 學生告訴我,餐館老闆夫婦很熱情,尤其是女主人,雖然幾乎不會講英文,但總以微笑來交談。而且,女主人年輕漂亮,也很時尚。學生壞壞地笑了一下,接着對我說,席間女主人目光有異,總是笑眯眯地打量自己,還讓老闆問了一些具體的私人信息,讓這學生覺得有點莫名其妙。 飯後續聊,老闆夫婦大讚這學生的中文說得好,於是學生便講起自己學中文的情況,說是若有個中國朋友能幫他學中文就好了。他還幽默了一句:我的課本里就說“有個中國朋友真好”。 聽了這話,女主人立刻提議給這學生介紹一位中國女朋友,並馬上拿出一張照片給他看,是個東方美女。女主人說,這是自己的妹妹,26歲,身高1米65,剛碩士畢業,在深圳工作。男主人順手在一張小紙條上寫下一個電話號碼,交給這學生,說這是妹妹在中國的手機號碼,讓他電話聯繫。 這一切來得太猛了,學生有點招架不住,舉起雙手,連連後退,嘴裡不停地說:不要,不要。 不過,紐約地鐵也真有浪漫故事。我的一位同事參加朋友的婚禮,新娘是個中國女孩。據同事說,新人是在地鐵認識的,當時那中國女孩幾乎不會英文,兩人交談是連蒙帶猜,卻有相見恨晚之感。就在地鐵到站、女孩下車、車門將關的一瞬間,同事的朋友突然醒悟,他一躍而起衝到門口,側身從門縫擠了出去。這一側身,成就了這段美妙的姻緣。 如果紐約地鐵能多發生這樣的浪漫故事,那噪音也許就不會讓人崩潰了。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12: | 游長城,看太醫 (下) | |
2010: | 美國赤字超過萬億 今後十年持續減少 | |
2009: | 女留學生:放蕩成性不是我的錯 | |
2009: | 在美國大學得全“A”的十大精準絕招 | |
2008: | 申時行: (社論) 評CNBC限制主播支持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