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博士年收入9000美元背後 |
送交者: 金歌 2013年12月30日22:27:44 於 [新 大 陸] 發送悄悄話 |
美國的哲學博士縮寫為PhD, 這個縮寫也有不少有趣的別名,比如“Please hire, desperate” , 意思是“快聘我吧,急死人了。”2013年11月1日,《紐約時報》上刊登了一篇文章:《博士畢業後,找不到工作怎麼辦?》,說其中一些博士 年收入只有9000美元,日子清苦[1]。 近來媒體又有報道,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一名45歲博士後王某,2008年王某博士後期滿卻不肯出站,長期滯留在學校提供的居所里,不找工作,也拿不出有分量的科研成果,每月靠母親給的2000多元生活費過活。 讀博士的意義不光是掙錢,可是鬧到生計艱難,終歸也不是個事。 王博的情況未必普遍,可是博士、博士生在中國日子不大好過,卻也是事實。近些年發生的不少醜聞,也讓人看到就業環境困難而產生的灰色地帶和尋租空間。中央編譯局一女博士,為了留京,不僅行賄,最後還“以身相許”。 在一些需要深入應用研究的理工科,就業情況可能還好一些,博士們的就業渠道稍寬,不限於學術研究。在很多其他領域,博士則因書越讀越窄,在非研究型行業和其他人競爭,未必能有太多勝算,哪怕他們入門之後後勁更足。 很多博士的職業選擇,通常是在高校從事學術研究,培養更多做學問的人。由於這種教育體制內的循環,博士培養也被一些批評者諷刺為 “龐氏騙局”或者“金字塔騙局”,亦即以後來投資者的錢,作為“回報”,付給最初投資者,讓更多人上當。這個說法有些毒辣,但是在一些學科內卻也頗寫實:畢業的新科博士並不能在象牙塔外找到工作,所以留在學術圈內,培養更多和自己類似的博士碩士。求學階段的博士生有很多充當着“廉價勞動力”的角色,擔任助教、助研,維持着一個學科的生態環境。但是也有不少博士生要自掏腰包,這也是一筆很大投資。根據據《高教紀事報》報道,美國2012年出產博士51000人,比前一年增加4.3%。大部分博士有助學金獎學金等資金支持,但是即便這樣,仍有8571人欠下了三萬美元以上的債務,4549人欠債在一萬到三萬美元之間,4023人欠下一萬元以下債務[2]。 現在,美國高校面臨的變革既深且廣。教育手段(如慕課)多樣化,學生接觸面和過去不同,水平故而也參差不齊,更需要個性化教學。網絡教學由於“個性化”更容易,在一定程度上可回應這種新的需求。網絡課程在一定程度上,對學校的空間、時間都有所解放。所有這一切,都在衝擊現有的辦學模式。這幾年,很多熱錢都跑去投資於新型教育模式了,學校的資金在縮水。資金縮水,意味着教師職位會減少。在這種“僧多粥少”的就業形勢下, 面向教師職位培養的博士生教育,可能也需要相應調整。就我所知,一些基礎學科(包括理科)的博士,如生物,畢業後找工作的情形相當慘烈。我有一高中同學,到美國後先是讀生物,後來改讀法律。也有不少改修熱門專業碩士的情形。而人文學科的博士畢業生找教職就更難了。有不少人畢業後,在不同學校當兼職教授,來回奔波,沒有保險和福利,甚至可能固定辦公室也沒有。要是忙可能還是好的,更多人處在“就業不足”的狀態。 鑑於這種情形,也有老師提出了減少招生的聲音。比如肯塔基大學的心理系教授莫妮卡·哈里斯就在《高教內幕》上撰文稱,就業行情慘澹,不如停止招新的博士生。[3] 可能這麼做對未來的學生還負責一些。我想國內的情況一樣不容樂觀。現在進高校求一教職,也越來越難了。在一些名校,不但要有博士學位,還要名校博士,甚至要外國名校博士,有的還要求帶有成果或項目。門檻越來越高,入職越來越難,博士招生人數又在擴大,這讓人懷疑讀博求職難的情形會不會進一步惡化。 我自己是一個博士輟學者,2005年的時候,我的三年獎學金到期,僅僅靠零星一些助教的助學金,已經無法維持一家人的生活,於是我找了個工作。而今生活穩定了下來,孩子也大了一些,此時又發現自己在專業上知道得太少。這時候,假如有機會去讀博士,幹勁更足,收穫更多。 書中自有黃金屋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或許我們不應該在剛成家剛生子等物質需求旺盛的時候去讀。 等物質條件相對安定,知識、技能出現瓶頸的時候,我們求知慾會更旺盛。此時一個猛子扎進學問的大海里,或許也是讀博的一條正道。問題時這時候有這時候的牽掛,未必能抽身去讀。 求學之事,哪有唯一的標準答案?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