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作为知识分子 ZT |
送交者: aguang 2002年04月15日09:14:31 于 [新 大 陆] 发送悄悄话 |
王小波作为知识分子 主笔◎舒可文 来自 三联生活周刊 2002.4
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策划人 王小波对“有趣”的强调是针对那种死板的、教条的批评,这一点到现在仍然有效。五年过去了,情况并没有变。现在的多元化,到处都在追求“有趣”,那么多的媒体也都想办法“有趣”,好像天天都想办周末版。现在可以来澄清的是,在这里“有趣”的成分是什么?王小波强调的有趣是思维的乐趣,而现在到处都是的有趣是娱乐化的有趣,把肉麻当有趣,把搞笑当有趣,而把思维的乐趣、独立的思想抹杀掉了。在弱智的意义上,这种追求娱乐化的搞笑和那种死板教条是相辅相成的。即使是“益智”节目的所谓益智,也只是知识性的。知识是思想的结果,也可以启动思想,思想的乐趣是追问人生,独立面对自己的存在,对世界感到惊奇。如果你把知识当成药丸子吞下去就不是独立思想了。王小波反对无趣,在各种各样的有趣中,他看重思维的乐趣,这是现在追求有趣的人不够重视的。 另外,王小波关于沉默的大多数的论断至今还是精辟的,没有失效。沉默的大多数因为沉默而弱势,因为弱势而沉默,今天大多数人在大多数的时候,在关键的地方还是沉默的。所以王小波过去的论断是应该再去温习的。 很多自由状态的人,自由职业者,并不是自由思想的人,就和王小波不是一样的人。自由职业是一种经济生活,自由撰搞人、牙医甚至盲流都是出于生计的选择。当然这里面有一些人有意识地脱离体制,选择自己的生活状态,这好像看起来是和王小波“一头儿”的(按王小波的话说),但他不一定是。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有批判性的思考,有表达的责任。 王小波在思想史上、文学史上一定会有地位,这只是凭我的直觉。要评估他的思想和地位应该在一段时间之后,由史家来评估。但能够肯定的是,他不会是过眼烟云。在各种各样的思想观念中,如果要追随谁的话,我追随他。从他的思想,到言论,到人格,他都是一个自由主义者,是没有分裂的,这是很难做到的。他的杂文使他在知识分子中有一席之地。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王小波作为现代知识分子,人做得很正,文章清楚机智,他对大多数事情的看法我也同意。我感兴趣的是他说的那些常识性的事情,常识性的东西的确经常不被人注意的。比如《论战与道德》里讲不要把论战与道德这两者结合在一起,这的确是中国学术争论总是严肃不起来的原因之一。但伦理问题、政治问题与我们的情感也的确有关系,更多时候,立场就是和所思所想有联系,这种矛盾就常使我困惑。而王小波的论证却基本上就停在那里,没有往下走。 当然我们的确是在各种不同的层面上谈论问题,他谈的很好的是在他的层面上,在常识的层面上,但在更深的问题层面上就没有讨论。在讨论问题的两个层面中,常识性层面针对的是流行的愚蠢观点,而更深层面的就是真正搞清楚道理是怎样的。应该说,这两个层面都重要。但令人遗憾的是,在更深的层面上的工作特别之少,可能是觉得事情总是太紧急。我的一个朋友,80年代也是很有名的学者,他是有很深刻的思考的,但他老是写时论,因为连常识上都出错,他就着急,就急于去评论。太多这样的评论,时间长了,我们就会发现不能产生精神果实。 如果你逼着我说,我会说,可能就是因为急于谈论常识,长期缺少深入的思考,反而更容易出现常识性的愚蠢。因为在讨论常识性问题时,就会有简单化倾向,尤其如果选择对没经学术训练的读者说话,就只能这样。但久而久之,问题就会被简单化。作为一个思想者,一个基本的要求当然是应该有健全的常识,但很快就会感到常识背后的东西,思想者本能地就会这样深入下去。王小波的杂文基本不谈事情“为何如此”,而止于对与错,所以比较容易有激情,声音很响亮,但无助于我们理解那个事情。知识分子在该说话的地方都不说话,王小波不再沉默,也许他觉得中国最缺的是没人说常识,这是他的选择,是他的勇气。而我觉得,中国最缺的是深入的思考。站出来说话需要勇气,将心比心,承担做研究所遭遇的冷遇所需要的勇气比之不小。即使在现实中我们的学者都是狗屁,但那里还是有一个空间让人们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也许王小波是最棒的了,但我们应该知道,思想还有很大的空间。
社会学家 王小波对时弊的批评是非常敏锐的,但他写的只是杂文,所以没有论证。如果要论证就会发现其中矛盾重重,当然这是从他涉及的问题,从学术的角度看。杂文其实是口号的另一种形式,很多问题在这种形式中表达就显得极端。这个社会需要这样的形式来交流,但当它构成某种信念时,就要出毛病了。放到后现代环境或前工业化时代,这样的信念会变得毫无意义。就我了解,王小波本来没想做思想家,他的意义就在于一种私性的表达,他没想把问题说清楚。 所以,不应该把王小波往思想的高度引,他写杂文是他个人的内心完善,把他架到观念意义上、社会意义上就把他扭曲了。他的很多表达是很私性的东西,不能被公共化的。也许在被公共化的转换过程中起了某种作用,但我不会去评价这个作用。对同一种状态的人群起什么样的作用都会有,问题在于那还是王小波吗?就像雷锋,经过那样的公共化,那还是雷锋吗?我们有没有必要树立一个“独立思考”的模型,要知道王小波憎恶的就是公共化的模型。 至于为什么会有王小波热,这和知识生产的模式有关,和社会环境有关。社会需要公共空间,在陌生人的社会里,需要一些符号把人们串连起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我在1996年写过一篇评论王小波的文章,现在说起来,我仍然认为很多人对他的评价过高了。他是个有才气的作家,也有一些见解,但在他所涉及到的很多问题上他并没有相应的认识。作为一般见解,今天一个说法,明天一个主意是可以的,但是谈论那些很需要严格论证的问题时,没有完整的理论支撑,没有内在的逻辑,就不可能有完整的认识。对他经常谈论的中国文化的认识也是很肤浅的,而且对一个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文明,以那么一种简单的态度来谈论有失深刻。他表达的很多思想内容其实是已成套路的,并无创意。 说到自由地思想,我觉得,我们很多知识分子都在自由地思想,作为“自由知识分子”,主要是指思考没有局限,不被束缚,我们思考的可能是社会的状况、经济的结构或哲学的问题等等,不一定是做一个单个的人。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