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在很多人看来,公历才是科学通用历法,农历只是补充而已,甚至连农历与公历的区别都不了解。
但事实上,农历绝非很多人想的那样“落伍”,恰恰相反,农历是最伟大的历法之一,是真正的阴阳合历,其科学性和严谨性,不输公历,并且有着公历不具备的独特意义。
只有读懂了农历,才能真正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农历历法,源远流长
生活中,我们习惯将农历称为“阴历”,公历称为“阳历”,但这种说法并不非常准确。
所谓的阴历,是指按照月亮运行规律计年;阳历则是按照太阳运行规律制定。
我们现在所用说的“公历”,其实只是阳历的一种。
在各个文明早期,都不约而同使用阴历,这是因为,比起太阳,月亮的阴晴圆缺,实在太过明显。
人类很早就注意到了月相变化以29.5天为一个周期,而在交替12次之后,物候会出现轮回。
我们的先人也发现了这个规律,并因此规定了一年12个月,分为四季。
无独有偶,阿拉伯人也使月亮历,被称为“太阴历”。
而我国的农历能够追溯到夏朝,因此也被称为“夏历”。
春秋晚期,大约公元前500年,当时的古四分历规定一年为365.25天,只比现在的回归年多11分钟,是当时全世界最准确先进的历法。
但根据月亮计年存在一个天然缺陷,那就是月亮的运行周期与太阳的运行准旗并不完全一致!
造成的结果就是,阳历一年是365天,而阴历一年只有354天左右!
这就使得,单靠阴历不能固定四季的准确时间,因为四季轮回由太阳运行规律决定。
古人们注意到了,如果单纯按照阴历,也就是一个月29.5天计算,那么每年春暖花开,严寒酷暑的日期都不相同,长此以往,就会出现“冬夏颠倒”的问题。
正因如此,我国古人在制定历法时候,并不是单纯参考月亮运行规律,同时也使用了阳历作为辅助,这也就是为什么说我国的农历是最复杂严谨的历法。
那么,我国古人是如何解决阴历年比阳历年短的问题呢?
闰月:跨越四千年的智慧
很多人都知道农历会出现闰月,比如2020年闰四月;有时候过年没有大年三十,比如2022年。
但很少人能讲清楚为何为农历为何会出现闰月,以及什么时候会出现闰月。
相对的,公历一年就是365天,闰年为366天,就显得非常直观清楚,正因如此,很多人认为农历非常“复杂”晦涩。
实际上,农历的复杂是古人精心设计出来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月,指的是月相变化的一周。
初一永远都是新月,也就是朔月;农历十五总是满月,称为望月。
正因如此,农历的月并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感测月亮的运行规律预测出来的。
有人会说,月球的运行规律不是固定的吗?
实际上并非如此,月球的运行规律受到各种天体的干扰,运行规律并非一成不变。
从这个角度看,农历是最科学的历法。
但正如前文我们所说,阴历年比阳历年短11天。
这也就是意味着,如果按照这种计年方式,阴历每年比阳历快整整11天!三年就会相差一个月!
这时候,就需要人为补齐相差的这11天,古人想到的办法,就是在有些年份中,强行插入一个月,也就是所谓的“闰月”,让阴历“慢”下来。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十九年七闰”,每隔十九年,农历大约会快210天,而闰七个月,能正好补上。
而哪一年有闰月,是由阳历决定,或者更准确说,由二十四节气决定。
二十四节气:中国古代的阳历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年岁年岁,但实际上“年”和“岁”并不是一个概念。
所谓“岁”,指的是阳历概念中的一年,比如冬至到下一个冬至,大约是365.2422天;
所谓“年”,则是阴历概念中的一年,大约是354.36天。
我国古人发现,不光月亮的运行规律能够计年,太阳同样可以。
很早就注意到了一年中两个极为标志性的时间点,分别是一年中影子最长的夏至,以及影子最短的冬至。
并用这两个特殊的时间点,将一年分为两半,也就是“春”、“秋”,即“一岁分阴阳”。
古人又发现了一年之中日夜等长的两个特殊时间,春分和秋分。
通过这四个特殊的时间点,古人将一年分为了四季,当时称作“四时”。
而凡事皆有始终,所以古人又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各季节开始的时刻,也就是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中国人对于数字“三”情有独钟,所以在一年八分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将一年分为24份,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二十四节气。
“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
因为24节气是按照太阳运行规律制定,所以我们会发现,24节气与公历惊人的对应,比如每年冬至,都是在12月22日左右。
如果按照立春到大寒将24节气排序,那么单数的称为“节气”;双数的称为“中气”。
但中气与中气间隔的是阳历中的一个月,比农历的中的一个月大约长一天!
所以,中气就会不断延迟,最终导致中气出现在月初,也就意味着上个农历月,只有节气,没有中气!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就必须把那个月拉长,也就是插入一个相同的月份,也就是闰月。
而这个没有中气的月份,就被称作上个月的闰月。
那么为何很少见到闰正月和闰腊月呢?
这和地球与太阳的位置息息相关,计算起来非常复杂。
简单来说是,理论上农历每个月都可能出现闰月。但闰四、五、六、七月最为常见,闰二、三、八、九、十月较为罕见,闰十一月、腊月、正月更加稀少。
到底有多稀少呢?
上次闰正月,还是明朝崇祯十三年(1640年),而下次闰正月要等到2262年……
最科学的历法
在很多人看来,现行的公历是最科学的严谨的历法,公历确实非常准确,精准,极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但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为什么农历十五永远都是满月?而公历十五号却没有对应的月相?
公历是如此精确,以至于年、月、日成为了和小时、分钟一样的时间单位。
但中国的农历并非如此。
农历有着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忠实记录了月相变化,每一个日期的更迭,都代表着日升月落,阴晴圆缺。
同时,除去记录时间,农历对于现实生活,尤其是农业生产,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这是所有历法都不曾具备的。
农历并不是单纯的度量时间的历法,而是基于观测数据,做出的科学计算。
古代老百姓看天吃饭,农历二十四节气,就是古人根据物候制定的,堪称“农业生产时间表”。
农历是如此精妙,需要同时掌握月亮和太阳的运行规律,因此太过复杂,普通人难以掌握。
所以,历朝历代,修订历法都是头等大事。
我国历法是在4000年的发展中逐步发展完善而来的,以干支历为基础,包括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两两匹配,六十年一轮回。
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颁布太初历,规定正月为一年之首,同时规定闰月;
南朝宋大明六年(公园462年),祖冲之修改历法,定大明历,也就是“甲子元历”,引入岁差的概念,规定朔望月为29.5309天,回归年长度为365.24281481天,每年只与现代测得数据相差50秒!
南宋庆元五年(公元1199年),杨忠辅创制统天历,测得回归年长度只比太阳实际运行周期差26秒,领先西方400多年。
元代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郭守敬改革历法,创制大统历,误差只有255.92秒,与现代所用公历相差无几,领先西方300年。
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到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在徐光启主持下,邀请西方传教士,结合西方最新的天文知识,引入“地球”概念,编撰新式历法,也就是《崇祯历书》,清朝沿用改称时宪历。
今天我们使用的农历,由中科院南京紫荆山天文台历算室计算,精确到二十四节气的具体分钟。
农历是中国古人千年智慧的结晶,也是古代历法中最为先进的,不仅能如实记录四季轮回,岁月更替,更是能准确指导农业生产,具有无比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中国人看来,历法绝不只是单纯记录时间的尺码,而是对于天、地、人的忠实反映,代表着中国人对于天地万物的思考与感悟。
正因如此,农历兼顾阳历为主,阳历为辅,实用为本。
农历是最优秀巧妙的历法之一,直到今天依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此,大家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讨论。
参考信息源:
[1]官媒新华网《本世纪仅有4次!闰二月为何少见?》
[2]官媒长江日报《二十四节气是阴历还是阳历?》
[3]官媒中国天气网《二十四节气:流淌在每个中国人基因里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