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美新
去年底,我写了一篇《美国家庭的四川女娃》,一转眼功夫,友人Joe和Mary夫妇领养的丹妮尔已经快三周岁了。看着那来自重庆社会福利院(孤儿院)的小毛头健康成长,出落得活泼天真、聪明美丽,真叫人高兴。
Joe和Mary对孩子的宠爱,比起中国家庭来有过之而无不及,但不溺爱,也不打骂。
他们忙着呢,每星期二次送丹妮尔上中文学校,星期六去舞蹈班。Mary说,刚开始时,从不离身的丹妮尔哭叫着不放她走,她也一起流眼泪,经过三次难舍难分,丹妮尔不哭了,现在已经喜欢上了学校,有了许多如数家珍的男女好朋友呢。
谈起女儿,Joe和Mary就眉飞色舞。他们说,不要小看两岁多的孩子的智力噢,丹妮尔已是“万事问”,回答不及时、不清楚,是不放过的。每天睡觉前的童话故事内容不能马虎了事。她能读出卡通书上的不少文字,还自编北极熊、奇怪老虎等故事呢。我因此想,儿童文学作家如果想用弊脚的故事蒙蒙小孩,恐怕是不行的。
丹妮尔伶牙俐嘴,英语流利,能歌善舞,看她稚声稚气地唱儿歌,或是脚尖着地跳芭蕾,怎不迷倒众人。她的中文口语尚在呀呀学语阶段,但会的曲子不少,包括我们熟悉的“找朋友”、“拔萝卜”等;边唱边表演,把我们一起带往了久远的孩提年代。
Joe说,一段时间观察下来,发现丹妮尔性格外向,特别爱和比自己年龄大的孩子们玩;看见凑近来的小孩子,有时会把人家推开,这样不好,需要纠正。纠正的办法当然是不厌其烦耐心说服。
小小年纪,一直处于备受呵护和尊重个性的气氛中,显得越来越有主见了,有时我觉得这女娃还真是辣妹子呢。我们给丹妮尔照相,通常没有事先征求她同意,一次不知怎么惹她不高兴了,生气地跑到我面前说:“You are big trouble” (你真麻烦),我忙说对不起,Bob在旁无奈地笑着耸耸肩。啊,三岁就得当大人对待啦!。
在家里,她有讲不完的话。Joe和Mary谈话时,丹妮尔常会站到中间,叫他们停下来听她讲。Mary笑着说,就是出门衣着打扮也得听她一番理论。她说女孩子应该穿裙子,头发披下来,不要束起,所以Mary常常长发披肩,裙装打扮。她自己不分冬夏,一律超短裙,至于头发正在留长呢。
为了女儿的中国背景,习惯早起的Joe早晨四点多学中文,他说每天学一、二句,积累起来就不少了;Mary也很努力,但承认进度跟不上丈夫,一个鱼(yu)字的发音就难住了好久。如今美国学中文的洋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但他俩不是出于工作业务需要,只是为了帮助丹妮尔学好中文,熟悉中华文化,也便于来日去故国寻根,格外精神可嘉,令人感动。
他们积极参与中国领事馆和国内有关来访代表团组织的活动,经常和纽约大都会地区领养中国孩子的家庭聚会,大家带着娇娇女(几乎没有男孩),欢天喜地,尽情玩乐,交流心得。Joe开心地说,怎么看,也觉得丹妮尔无论长相、资质、身高、口才都很出色。我想,重庆出美女,丹妮尔将来会是个大美人呢。他们正在申请领养第二个孩子,有意要个不幸有缺陷的娃儿。我相信,即便领到的孩子看去非常不出色,他们的爱心也不会少一分。
最近,应邀去他们家晚餐。Mary准备了丰富的意大利菜肴,大家入座后,丹妮尔自告奋勇,代表这个基督徒家庭作饭前祈祷。这小人儿认认真真背出了一长串祈祷词,感谢上帝恩赐,并祝福在座所有的人。念过“阿门”以后,我作为非宗教人士,不觉心领神会,我们这个很不完美的世界上,唯有跨越一切界限,体现“爱人如爱己”的拳拳爱心,才是最伟大的校正力量。
2006年8月, 纽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