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
万维读者网 > 新 大 陆 > 帖子
名家杂谈:细说南北ZT(1)
送交者: bigtime1 2003年01月09日17:29:54 于 [新 大 陆] 发送悄悄话

名家杂谈:细说南北


中国历史上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南北之争。这种争,在大分裂时代,是对峙,乃至战争;在大一统时代,则主要为文化的竞争与冲突。


A.“南党北党”与“京派海派”

清初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冯铨,曾向顺治皇帝说明南人北人的差别:“南人优于文而行不符,北人短于文而行或善。”南人文章做得好,行为却不一定如其文章一样好;北人文章做得不怎么样,为人却稍善。他建议开科取士:“取文行兼优者用之可也。”冯铨是顺天涿州(今河北涿县)人,地道的北人,讲出这番看去不偏不倚的话,以显出自

己超然于当时甚为激烈的“南党北党”之争。三年以后,冯铨的政治对手、南党盟主、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陈名夏,因为讲错一句话被检举揭发,处以绞刑。


取“文行兼优”者用之,固然是一种不错的用人政策,但到底是取“优于文而行不符”的南人,还是取“短于文而行或善”的北人呢?冯铨没说。1646年,他受命主持清朝入关后第二届科举考试,373名新科进士中,北人就占了365名。显然在他的心目中,“行或善”要比“优于文”强多了。既如此,又何必开科取士,进行道德考察就可

以了。


北人的“行或善”,也值得推敲。即以冯铨本人为例,行迹就大为不善。他在明朝做官,投靠、谄事阉宦势力,栽赃残害东林党人,主持编纂篡改历史的《三朝要典》,成为大太监魏忠贤的两大帮凶之一。清军入关,他应召进京为官,带头响应剃发令,全家都改穿满服,还向多尔衮表白:“一心可以事二君,二心不可事一君”.有才无德,恰好成了冯铨自己的最大特点,为后人嘲笑。康熙皇帝恶其名声太臭,下诏削去他的谥号。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文化界曾有“京派”与“海派”的讨论,鲁迅因作《北人与南人》一文:“北人的鄙视南人,已经是一种传统。这也并非因为风俗习惯的不同,我想,那大原因,是在历来的侵入者多从北方来,先征服中国之北部,又携了北人南征,所以南人在北人的眼里,也是被征服者。”作为“海派”也是南人的鲁迅,对北人优越感的挖苦简直是入骨三分,不过现在看来有嫌偏狭。其实南人的鄙视北人,在中国也是有传统的,可谓是相互鄙视。东晋时,南方士族瞧不起南渡来的北方士族,言谈文字中常有不敬之语,把北人叫作“伧鬼”.


岂止南北,各地居民那种对外乡人的鄙视、嘲笑甚至作弄,我们今天都往往能感受得到。这不是本文要讨论的问题。我想说的是,以中国幅员之大,历史之久,南北间的差异成因太复杂了。以北方文化的代表北京为例,它属于外族的历史比中原更长,早在残唐五代的第三代后晋,即作为云燕十六州之一部分划归了契丹,先后经辽、金、元诸朝统治,直到明初收复,前后凡四百三十二年。当初是划出去的,又不是被征服,并且刚做过大唐帝国的子民,文化远较统治民族发达,要优越也只是对契丹人优越,怎么会反过来对留在国内的汉人感觉优越呢。


B.古今南北谈


古往今来,对于南方北方、南人北人、南风北俗之间的异同,不知有多少人作过观察、辨别和评述。《隋书·儒林传》:“南人约简,得其英华;北学深芜,穷其枝叶。”这是说的儒学,其所含意趣,似乎在其他文化领域也相当符合。北方是儒的故乡,南方是道的家园。北人守传统,南人重义解。道家要比儒家高深,儒家则比道家博杂。故欲经世者应仕于北,欲出世者宜避于南。自古皆然。


清初学者顾炎武讥评天下学子,南人“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北人则“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亭林先生是江苏人,任职过南明,又北游诸省二十年,对当时南北两边的情况感触之深,加之难以释怀的亡国之恨,遂有此评。


民国时,南社成员胡朴安曾辑《北京(车酋)轩录》,其中首篇《社会丛谈》由北京人的爱吃葱蒜、穿红绿、听京戏,谈到北人的弱点:“盖北方人民,感觉迟钝,无葱蒜则舌之味觉不愉快,无红绿则眼之视觉不愉快,无皮黄则耳之听觉不愉快。其感觉迟钝之原因,若医科学解说之,则北方空气干燥,种种电力,传达较迟,是为一大原因。且因感觉迟钝,而益求兴奋之剂以愉快,愈激愈疲,愈疲愈弱,五官本能,因以益钝,是又一原因。以感觉迟钝故,遂至脑筋简单,学说不易输入,文化因以不进步,是人群进化之障碍。”从味觉、视觉、听觉的迟钝与灵敏入手,一下找到北人难以进化的原因,似乎还有医科学的根据。令人大开眼界。


这本书的第二篇《八埠艳语》,说了一段南妓和北妓的不同,十分生动:“妓家向分南北帮。从前界限颇严,南不侵北,北不扰南。间尝评论南北帮之优劣,各有短长。大抵南帮活泼,而流于浮滑;北帮诚实,而不免固执。南帮应客,周旋极殷,如论风头,则洵非北帮可及。至北帮则除床笫外无他技能,除偎抱外无他酬酢。”妓女在中国的文化史上,向来是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不知从何时起,南北妓女有了如此大的差别。北宋名妓李师师是洛阳人,靖康之乱后逃到湖湘,从此北方再无名妓。明末四大名妓李香君、柳如是、陈圆圆、董小宛都是江南人。清末民初京师名妓赛金花、小凤仙也都来自江浙,不仅凭床笫之技而终能载入史册。


明人黄瑜从中医的医理,谈南人与北人的体质:“南人凡病,皆谓之瘴。率不服药,唯事祭鬼。设犯伤寒阴阳二症,岂有坐视而不药耶?而南方之人,往往多汗,上盈下虚,用药者妄,发汗吐下,其祸可立而待也。瘴疠之作,率因饮食过度,气痞痰结。槟榔能下气消食化痰,故岭海之人多食之。此可类北人之食酥酪。北方地寒食酥酪,故肤理紧密,一旦病疫,当汗则闭塞,而汗不得出,所以病多难治。”(《双槐岁抄》)黄瑜说的南人,主要指岭海之人,亦即岭南广东人。食槟榔之俗并不限于广东,北面的湖南人也喜食槟榔,有著名民歌《采槟榔》,虽然那里不种槟榔树。黄瑜说的中医药理,怎么听都有点像“伪科学”.我就不信吃酥酪可以把皮肤毛孔吃紧,以至于病多难治。西人吃酥酪(黄油、起司)吃那么多,反倒长出那么深的毛来。康熙皇帝也曾论及南北人的体质,认为北人进补宜用鹿茸而不宜用人参,南人则宜用人参不宜用鹿茸。人参鹿茸,反正都是他祖籍所在地的特产。


C.看出来的南北差异


作家周作人原籍浙江绍兴,却在北京生活了大半辈子,因而兼通南北,也有许多论述。这里只拣他吃南北点心的不同:“中国南北两路的点心,根本性质上有一个很大的区别。简单的下一句断语,北方的点心是常食的性质,南方的则是闲食。……北方的点心历史古,南方的历史新,古者可能还有唐宋遗制,新的只是明朝中叶吧。点心铺招牌上有常用的两句话,我想借来用在这里,似乎也还适当,北方可以称为‘官礼茶食’,南方则是‘嘉湖细点’.”(《南北的点心》)周作人喜欢吃点心,而且提倡吃不是为了饱肚子的点心,喝不是为了止渴的苦茶,终究还是个南人。他对日本文化的喜好,大概也包括日人做点心用料极省,饱肚子的不行,浅尝辄止可也。


南人北人的异趣,外国人也能感觉得到。英国第二任驻香港总督德庇时爵士,如此描写京广两地人的体貌:“生活在南方的中国人,其体貌特征不如生长在北京的中国人更具有鞑靼人面部所有的突出的棱角。”夏天时,南方的男人习惯赤裸上身,腰以上晒得黝黑,腰以下仍是白的,“看上去好像是把欧洲人的下半身接到亚洲人的上半身去一样。”(《中国人——中华帝国和它的居民的概述》,纽约1836年)


比德庇时早二百年来华的葡萄牙传教士曾德昭,看到的特征更外表,认为北人比南人白:“除广东省人有点褐色外,其余的人是白色,和欧洲人的白色没有两样,越往北走,(照例看到的)人就越白。”(《大中国志》)


美国人罗斯对南人北人的品评,就比曾德昭和德庇时的观察深入多了,涉及到了性格的层面:“北方人尽管在才智方面不如南方人,但在性格方面比广东人更稳重、更自信。他们对朋友较南方人真诚。由于他们能够互相信任,北方人便易于联合在一起。正因为此,在经营股份公司方面,他们会比机智聪明的南方商人干得出色。”(《变化中的中国人》,1911年)对照一下鲁迅的说法:“北人的优点是厚重,南人的优点是机灵。但厚重之弊也愚,机灵之弊也狡。”二者所见略同。罗斯一个外国人,还早了二十年。


另一位美国人费正清是著名中国问题专家,他对人的观察可能无法像罗斯那样深入细致,但他生活的时代也不一样了,可以从较高的视点来鸟瞰:“对于飞越中国大陆上空的任何现代旅行家,从漠漠云雾和阳光交错中透露出来的是两幅典型的画面,一个是华北,另一个是华南。在北京迤南的干燥华北平原上,……极像美国中西部的景致。……华南是一幅完全不同的典型画面,……每年大部分时间稻田都浸在水里,因此从空中望下去它是一片汪洋。”(《美国与中国》)华北的刻版画,与华南的水墨画,构成他对中国南北印象的两个板块,他心目中的中国人会是什么样的形象?


美国历史学家魏斐德,在他的名著《洪业——清朝开国史》中,专门有一节《北人与南人》,谈外族入侵时北人与南人迎敌时各有不同:“各个征服王朝一向都是喜欢北人甚于南人。例如,在拓拔氏的王朝后,北南之间的敌意变得愈益显著了。”(该节注)清兵入关,南明遣使左懋第率代表团到北京与清朝谈判,据使团成员陈洪范《北使纪略》载,当时北京城里已经降清的北方籍官员一概闭门拒见这些南方来的代表。既怕被当面斥为“明朝叛臣”,闹个不愉快,又怕清廷起疑与南人“暗中勾结”.历朝历代都记载,每遇入侵,北人总是远比南人降得痛快和彻底。


我不多举例子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去搜集,或许可以编出一本厚厚的书来。尤其南北的民俗风情,简直历数不尽。北方赶集,南方趁圩。北方对弈,南方下棋。北方用勺,南方用调羹。北方吃馍,南方吃馒头。北方喝粥,南方吃稀饭。远古时北人吃小米(粟),南人吃稻米,后来北人改吃麦面和杂粮,南人依旧吃稻米,再后来南人

也偶而吃面。北方叫江为河(东北除外),南方叫河为江。北人善马,南人善舟。北人威重,南人灵巧。……(参阅拙作《南人北人》,1998年)


D.南北之分


南方北方的划分,一般以秦岭、淮河为界,也就是所说的华北与华南。华南、华北大体对等分割中国自秦以后形成的传统疆域,总面积约在三百万至四百万平方公里之间。华北,中国北方也;华南,中国南方也。这里所讨论的华北,不能遗漏有时被划入“大西北”中的一部分,即陕西、甘肃、宁夏;而华南,也应该加上归到“大西南”的四川、贵州、云南。为了方便叙述,习惯上,整个陕西、河南都划为北方,而不论是否秦岭以南;整个安徽、江苏也应该都划归南方,亦不论是否淮河以北。但本文有时为求“精确”,讨论明代以后问题特地将安徽一省严格按淮河南北划分,这是要预先说明的。在南北分治分裂时代,我以为应以南北王朝各自实际控制的疆域为界。如春秋战国,楚吴越的版图皆为南方,包括现今河南之相当一部分。三国时期,魏国为北方,包括它所统辖的长江以北广大地区。


在清代以来形成的大中国版图上,南方除海岛台湾外仍基本保持传统区域不变,但北方的范围大大扩张了。关外的东北(满洲),长城以北的蒙古,塞外的新疆,高原的青藏,都应划归北方,——可称之为大北方。西藏虽位居西南,但“第三极”的地理环境,使其无论从习俗、文化、宗教,或是生产和生活方式上,完全呈现北方民族的特性。历史上,西藏与南方王朝关系较为淡漠,而与北方王朝交往甚密。仅此也可看出出,中国领土的伸缩变迁,主要系于北方。大北方占去中国现有面积的绝大部分,南方仅占260余万平方公里。


最早的南北之分,大概是远古时代的炎黄大战。按《中国历史大辞典》的说法,炎帝居于姜水(陕西歧水),应该是北方人。黄帝没说是哪儿人,但他与炎帝同为少典之子,也应该是北方人。其实他们两位的籍贯,至今没弄清楚。光是炎帝的生卒地,就至少有西部(陕西)说、东部(山东)说、中原(湖北随县)说及南部(湖南)说几种。如果以南北论,则所谓西部、东部和中原都属北方,只有湖南属南方。近年有学者考证,古代文献中支持炎帝是南方人的说法极多,计有屈原《远游》、《列子》、《礼记》、《淮南子》、《北虎通》、《帝王世纪》、《绎史》、《拾遗记》,地方志《茶陵补志》、《衡湘稽古》、《嘉禾县学记》、《元和郡县图志》引《南岳记》等等,而说炎帝是北方人的仅有《国语·晋语篇》一种。(林河《古傩寻踪》,湖南1997年)不知为什么,人们恰恰选中这一种为“正统”说法。文献记载的炎帝南人说,又应分两种,不可混淆,一是生于南,二是卒于南。如果仅仅卒于南,还不能认为他就是南人,因为有可能是失败后放逐于南方的北人。


炎帝亦即神农氏,这一系统发明了农耕、医药、商贸和音乐。黄帝系统也不甘落后,发明了房屋、蚕桑、舟车、文字、音律、算数、弓箭及井田制。比较两个系统的发明,只有音乐一项相近。也正因为这项“重复”发明,可以推断炎、黄分属两大文明系统,而不是挨得很近的两个部落。现代考古发现,长江流域的稻作文化,迄今约有九千年历史,遥遥领先于黄河流域至少上千年。这足以证明神农氏只能是南方人,如果真是他发明了农耕、尝遍了百草的话。炎帝一脉为现今可以追溯得到的“南人初祖”,似无太大的疑问。黄帝的主要活动区域,相传在有熊(河南新郑)一带,应该是北方人。他的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头衔,改名为“北人初祖”更为恰当。


有人认为,黄帝之妻嫘祖原籍广西,推断黄帝也可能是广西人,后来被北方部落抢去当了领袖,这才教文明程度远远落后于南方的北方人学会了盖房子、养桑蚕、造舟车、制弓箭,从而成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不是没有这种可能,但毕竟猜测成分太大。就算北方部落真的抢了这么个南方人去做他们的领袖,那也是北方人的造化,而非

南方人的骄傲。远古人取名字讲究来历,如有巢氏、燧火氏、神农氏、刑天等等。炎黄也如此。黄帝的黄,是黄河的黄,黄土地的黄;而炎帝的炎,是炎热的炎,烧火开荒的炎。


E.朝秦暮楚的中国


依据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结合现代科学的发现,我们可以大致清理出一条脉络:从非洲来的原始人,经东南亚一带进入中华大地,由南向北扩散开来,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以长江流域为主体的江南文明,和以黄河流域为主体的中原文明。长江流域因地理、气候较优,文明的步伐曾长期大幅超前于黄河流域,但黄河流域吸收了江南文明的农耕技术并使之制度化,终于后来居上。炎黄之战是南人与北人的第一次较量,也是中华大地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战争。这场战争,黄帝领导的北人赢得了胜利,同时也使得中原文化从此在这片土地上占居正统、主导的地位。


春秋时,南方的吴、越、楚三国相继壮大。尤其楚国,率先自立为王,与北方的周王室分庭抗礼,还吞并数不清的大小国家,版图急剧扩张。到战国时,楚国的领土北逾河南中部及淮北,东至山东半岛,西抵陕西,西南曾略巴、黔中,征服滇池四百里地,面积可比甚至一度超过北方六雄之总和,实际上形成“南北朝”的局面。“南朝”为

楚国,“北朝”为齐、秦、魏、赵、韩、燕诸国。楚国的强大还不仅是国土辽阔,经济、科技也是最发达的,远非北方可比。当时最有实力横扫六合统一中原的国家,是楚国而非北方任何一国。


然而恰恰是秦国而非楚国横扫六合。秦国地处偏狭,战国初年其面积排在楚、越、赵、齐之后位居第五(燕、魏、韩其后)。商鞅变法,从政治体制上下功夫,终于取代楚国成为七雄之首。秦国强大后,第一个重点打击的对象便是南方的楚国。在征服各国的过程中,最令人感觉其诡诈、蛮横和恶劣的,是强秦欺楚。人说南人狡诈,北人憨

厚,实则南人可以憨厚得近乎颟顸,北人也可以狡诈得山河失色。不过楚国到底也不是盏省油的灯,在受到秦国重创之时,还能以强弩之末,出兵吞并面积第二大国越国,攻灭文化之邦鲁国,收服滇池(云南),击溃秦将李信率领的二十万大军。直到秦国改派老将王翦率六十万大军攻入楚国本土,与楚军主将项燕决战取胜,才灭掉楚国,将天下大半收为秦土。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起而推翻秦朝暴政的,果然多是楚人:陈胜、吴广建国号曰“张楚”,项梁、项羽是楚将项燕的后代,刘邦出身楚国故地,反秦大军名义上的最高统帅是楚怀王。秦末战争,实际上就是楚秦所代表的南北双方的再次决战,楚方当然也联合了原北方诸国残余的贵族势力,但那种从王室贵族、旧臣故将到微官小吏、农民工匠社会各阶层群起反秦的劲头却非楚莫属。亡秦之后,楚营内部刘、项再战,所谓楚汉相争,其实是楚楚相争,待项羽听到四面楚歌之时,以为楚人尽归刘邦而丧失斗志承认失败。秦汉两朝,看起来汉承秦制,国都也都设在长安,却是北人和南人先后统一中国建立的两个政权。治国思想也大不一样,秦朝推崇法家,汉朝先行道家,后独尊儒术。儒本是北方鲁国的产品,但鲁国终被南方楚国吞并。


楚人占据中原,渐渐忘了自己的南方出身,称更北为“胡”,更南为“越”,史称“北方胡,南方越”.那自己是什么呢?是“汉”。当然,“汉人”这一称呼要到后朝才得以使用,汉时的汉人仍叫秦人,此名传到西方,遂有今日之通行于国际上的中国国名——“秦”(China),而组成“秦国”(中国)的主体民族却是“汉族”。秦汉秦汉,其中包含多少南人北人的兴衰演义?


F.汉人成蛮子,胡人变汉人


两汉逾四百年,分裂成三国。北方是魏国,南方是蜀国和吴国。吴蜀之间有许多过节:陪了夫人又折兵,大意失荆州,火烧连营三百里等等,却仍同属于“南联盟”,共同对抗北方的劲敌,否则三足鼎立之势必然坍塌。蜀国开发西南,吴国经营江东,为中国的民族大撤退预备了富足的余地。


衣冠南渡以后,百分之八十的北人移居南方,剩下百分之二十的北人与大批涌入的胡人杂居。经过这番民族大迁徙,南北人的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大致是:南人为汉人,包括原来的南人与北人;北人为胡人,掺杂少数残留的原北方汉人。原先的北人到了南方,自以为带来了先进的文明(要不怎么叫“衣冠南渡”!),一派正宗嫡传的嘴脸,到后来才渐渐融入南方,成为真正的南人。而残留北方与胡人杂居的少数北人,则艰难得多,他们是亡国奴,人数既少,地位亦低,任务还挺艰巨:要保留汉人的文化传统,进一步还要去汉化轮番入侵、人数众多的胡人。


到了南北朝,南人称北人为“索虏”,北人则称南人为“岛夷”。索虏者,头上结辫子的化外之奴也。岛夷者,泽国水乡的乌合之众也。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北方的索虏们经过仔细一番汉化,终于脱胎换骨成为汉人,征服了南方的岛夷,建立统一的隋唐王朝。


安史之乱及黄巢之乱,又有大批北人逃亡南方。此次南迁虽不比衣冠南渡,却也动静可观。北方再次由外来民族建立多个王朝,“五代”中有三个为沙陀人的朝代。南方则占去“十国”中除北汉外的九国。最后仍由北人逐次征服南方诸国,建立宋朝。宋代也是大量北人移居南方,至北宋灭亡之际,这一民族迁徙达到高潮,从而使南人北人的比例达成了大幅逆转。汉时北人比南人为8:2,南宋时则反过来为2:8弱。(葛剑雄等《中国移民史》,福建1997年)若考虑到北方历朝都有大批胡人内迁和入侵,如汉时的匈奴,两晋南北朝时的羌、氐、鲜卑,唐时的突厥、沙陀,宋时的契丹、女真,可以认为,传统中国的北方已经完成民族大换血。由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以来活跃在中原历史舞台的“中国人”,基本上换成了一批一批来自更北方的“外族人”。


这一大换血,至南宋初已历时至少八百多年,还将延续二百余年至元末。加入中国的外来民族是分期分批来的,无论出自什么原因,——是入境随俗,还是向慕中华文化,抑或是为了殖民统治的需要,——都被分期分批地汉化,变成了或正在变成北方汉人。他们原来的民族,几乎都已消失或正在消失(除了留在关外的女真人)。换血是汉人从血缘上逐次被稀释,最后比例小到可以忽略不计,不等于数学意义上的“换得一个也不剩”.而此时的南人,也不会都是纯粹的汉人,因为逐次迁来的北人中,可能已带有胡人的血统,甚至本身就是被汉化的胡人,只不过也可以忽略不计而已。因为分期分批,所以换掉的只是血缘,民族文化却被传承下来。先被汉化的胡人,又担起汉化下一拨胡人的任务。当然,汉化从来都不是单向的,胡人文化也极大地影响了汉人文化,使之称为胡汉混合型文化亦不为过。如果没有唐及北宋这两大统一王朝的融合,南北间的文化分离会更加大。


元朝时,蒙古人从法律上确定了南人北人的分别和等级。北人是汉人,列为第三等;南人是南人,列为第四等,都排在蒙古人、色目人之后。不过要说明一点,当时的人称“北人”,是指更北方来的征服者蒙古人,而非本文讨论的北人(汉人)。由北往南的次序是:北人(蒙古人)、汉人(金人)、南人(南宋人)。金朝先于南宋沦亡蒙古人之手四十五年,这大概就是鲁迅说的北人比南人自觉优越的原因。其实这时的北人即“汉人”,如前所述大都是汉化的胡人,包括前辽的契丹人、前金的女真人。而所谓南人,反倒是较为原本的汉人。北人不但早于南人被外族征服,接着又随同外族一道征服南人,更重要的是,他们大多自己也曾是外族征服者,及征服者的后代。


这时来中国的西方人著作中,我们看到北方被统称为“契丹”,南方被统称为“蛮子”(Manji)。因为他们实在难以分清,北方的众多民族是怎样交融汇合,南方的土著与客家又如何杂然并存。在他们眼里看来,中国由两种人组成,一是北方的契丹,一是南方的蛮子。这种叫法,持续到清初还被沿用。


G.南腔北调


北人南迁,从来是中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倾向。而南人北迁,一般要由政府强制实行,或入侵者强行“掠民”,亦即服从于权力和暴力。如明朝永乐初,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曾携大量南人到北方定居,北京城中竟然长期流行说南京话。不过到这时,南人北人已大致定型,不再有根本性的变动,一直持续到现代。


南人北人形成的历史,支持学界的这样一种说法:中华民族不是以血缘,而是以文化来划分的。你加入进来,承认中国文化,你就是中国人;反之则不是中国人。而加入又有两层意思,一是进入中国国土,或被划入中国版图,一是接受和融入中国文化。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指的汉族、汉文化和汉人,而不是泛泛的中华民族、中国人和中国文化。本篇讨论的南人北人,主要也是讨论汉族,或者说是现在一般所定义的“汉族”.


我坚持认为,南人和北人完全可以划分为两个民族,甚至南人还可以再分。可以分不等于一定要分,只不过为了方便讨论历史和文化上的差异而已。


语言最能说明民族的属性。中国南腔北调的差异,实在太大。汉语方言,以前认为是八种,即北方方言、吴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湘方言、赣方言、闽南方言和闽北方言。现在多数人将二闽合为一种闽方言,省略为七种。这七种是大方言,内部还有小方言,再往下分大概就算成口音的不同了。北方只有一种北方方言,而南方则有包括

北方方言在内的所有方言。南方的北方方言,最具代表性的是“四川话”,涵盖云、贵、湘西、桂北,与之相近的还有湖北话。从方言地图上看,北方方言连成了一大片,占去汉语区的泰半。其实四川话与正宗北方话,区别还是相当大的。就算“正宗”北方话,各地相差也很远,如北京话与山东话,陕西话与吉林话,河南话与山西话,都不是一回事,但它们统归为一个方言区。


被区域分割而不连成片的大方言,只有客家方言。它分布在粤东、粤北、桂西南、闽西、赣南,及台、川、湘、皖、浙、海南诸省的部分地区,虽被分割,却在七大方言中最为内部一致。这足以说明,它确是一种外来户的语言,一种“客人”的语言。客从何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历史学家罗香林提出,客家人来自中原,即随东晋“衣冠南渡”的北方士族,是最纯正的汉人,他们讲的方言,也是最地道的中原古音。客家的分布并非一步到位,而是经历了五次较大的迁移,才达到现在的位置。这一观点,被学界普遍认同。客家人有一句老话:“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可见客家人对本方言的重视。我冒昧将这句话改一下,觉着更贴切:“宁丢祖宗乡,不丢祖宗腔。”我的兴趣和疑问是:客家人迁徙之后,留在中原故乡的少数“纯正的汉人”为什么不把他们的方言继续讲下去?反倒是背井离乡的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不改乡音?而中原古音(即客家话),何时被北方方言所取代?


北方方言与其他六大方言的最大差异,是缺少入声。其次是卷舌音、儿化音。如果中原古音真是现在的客家话,那么汉人语言至少在五胡乱华之前应该是没有北方方言的。从唐诗宋词中也可以看到,入声韵的大量使用,很多字词如果以南方方言去读便十分合辙,而要是用现代汉语的北方方言念就别扭得令人难受。唐以前的文献中,也基本不见卷舌的儿化音。“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唐·张籍《忆远》)黄莺儿的“儿”是一个单独的字而非儿化音,也不是轻声,才合乎五言的格律。现今的南方方言中,别说儿化音,就连“儿”(尔、而、二、耳)字本身都不卷舌;而且私师不分,自治莫别,此齿难辨。广东话把“二”读成“一”,你去市场上买东西问价,他说“一闷”,那就是两块钱。湘方言把“儿”读成“俄”;吴方言则读成“倪”,等于加了一个单人旁。在张籍的诗中,“倪(儿)”与“啼”、“西”三个字是押韵的。古言没有“你”只有“尔”,“尔等”如何如何,实际上也应读成“你等”如何如何。现代汉语索性真给加了一个单人旁,才正式将“你”、“尔”分开。


H.卷起你的舌头来


一般认为,北方方言形成并逐渐为汉人接受,成为汉语中“内部较为一致”的一大方言,大约在唐宋年间。我以为,与其说是“内部较为一致”,毋宁说是相互之间基本能听懂,相当于英语中伦敦腔、美式、澳洲口音和印度发音的区别。南方方言则不一样,吴、湘、粤、闽、客家之间,基本上相互听不懂(受过训练和接触较多的除外),

区别几与法语、德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相似。“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言语不相通’,共饮一江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经常用地道的北京话、陕西话、四川话、东北话、山东话,或者上海普通话、广东普通话表演小品,但不能用纯粹的南方方言,就是因为绝大多数人不能听懂。


宋人笔记及话本中,开始出现极少的儿化音,一般偶尔用在轻小浅薄玩艺儿上。儿化音用得较多是元曲的对白。元朝统治者要将“汉人”与“南人”分为两个不同民族,语言便是一个重要缘由。分为两个民族没错,错的是分成等级。“汉人”讲“语”——有卷舌音而没有入声的北方话;“南人”讲“南语”——有入声而无卷舌音的南方话。此种语言状况,竟然延续到了二十一世纪。今天的南方人,讲不好普通话的最大障碍,还是一个老问题:卷舌音(其次是前鼻音后鼻音)。


将儿化音推至极致的当然是北京话。在外人听来,北京人尤其是老北京人的口儿中,几乎到了无词无字不能儿的地步。有专家认为,北京人说儿化音,始行于明嘉靖年间。我对这一结论存疑。儿化音的兴起不会迟于元代,这有大量元曲可以佐证。至于盛行,则大约是满清入关迁都燕京以后的事。据《清通鉴》,多尔衮进北京不到十天“即尽驱汉人出城,以南城为民居,而尽圈内城为八旗营地”.顺治五年八月,又令城内“汉官及商民等,尽徙南城居住”.再加上京师一带的圈地行动,不但北京成了关内满族的主要居住地,而且满族也成了北京的主要居民。两百多年下来,满汉融合,满语消失,却形成今日的北京话,儿化得连别地的北方人都不习惯乃至有时还会反感的北京话。


儿化音过分使用的坏处是含混,比方“爷儿”和“姨儿”,“把儿”和“伴儿”,“瓶儿”和“皮儿”,“果儿”和“滚儿”,“根儿”和“哥儿”,等等。其最大的好处,是让说汉语的硬直的舌头卷起来,打破了一字一音的定规,而非语言学家一般解释的丰富词汇、加强表达的力量。西方强势语言都有卷舌音,是中国人学习西语遇到的一个难题,北京话说得好的人,学习说西语就容易过关。我们常戏称中国人说带口音的英语:上海英语、宁波英语、广东英语、湖南英语……独没听说过“北京英语”,盖北京人能够发好卷舌音,并准确区分私师、自治、此齿、燕样和了鸟,带母语口音自然会比其他地区的中国人要少得多。日本人讲英语带口音也很有名,他们脱亚入欧,什么都可以将西方模仿得维妙维肖,唯有这舌头老卷不好。


中国人翻译外国文学作品,遇到地名和人名中的卷舌音,大多以不卷舌音代替。如“里”根(雷根)、克“里”斯多夫、“杜鲁”门(楚门)、以色“列”、阿美“利”加、“俄罗”斯、澳“大”利亚。只有一个“尔”字接近真正的音译,如高尔基、塞尔维亚,盖中国的语言文字早已接受了努尔哈赤、多尔衮、哈尔滨和齐齐哈尔这样的人名和地名。

雅音与俗话

在外人听来,广东话与越南语很接近。“粤”以前就写作“越”,后为了与越南的“越”区分才改过来。越南人讲述历史,也把广东、广西说成本是他们的地盘,后来被中国人侵占和吞并。越南人和中国的京族是一个民族,更早与广东、广西、福建、浙江一带居民同为百越民族,后并入秦汉,经历长期汉化,语言结合中原古音形成各地方言。但越南独立出去,终于没成为汉族,不过用越南话读汉字,和其他原百越民族形成的方言读汉字是一样的,别人也都听不懂。其实粤语和越语并不通。广东话有九声,比现代北方方言多了一倍,它与温州话同为保留古汉语最多的两种方言。据说温州人倒是能勉强听懂越南话,不知是否确切。福建话则与日语多有相通,很多字词的读音几乎完全相同。这现象已引起许多语言爱好者们追根寻源。明代福建海盗曾与日本海盗勾结,合作骚扰中国沿海,如郑成功之父郑芝龙。他能在日本一住多年娶妻生子,大概就是基于相互间有一定的“共通语言”.

中国的事往往起于南方,成于北方。京剧起于安徽,结合昆曲、汉剧及江西弋阳腔,最终在北京形成中国的国剧。而今几人能想到,堂堂的北方大剧,其来源竟都是南戏?京剧使用的两套“话语系统”,一种是老生、武生、花脸、老旦们讲的中原官话,近似于南方区域的北方方言,以显得正、稳、威、朴;一种是丑角和某些花旦们讲的北京土话,说起来娇、俏、谑、俗。《武松打店》里,武二郎问孙二娘:“这馒头是什么乳低(什么肉的)?”孙答:“牛肉的。”一出戏就那么几句台词,二郎二娘还说不到一块,怪不得要打店了。


南宋人赵彦卫《云麓漫钞》谈北方话与南方话:“北人近于俗,南人近于雅。”怎么“俗”和怎么“雅”的呢?作家季思聪谈她的感受:北方人说话是“滑”出来的,南方人说话是“崩”出来的。南方人即使说普通话(国语),也是崩出来的,没有那种“一不留神就给滑溜了出来”的感觉。三、四十年代以上海为基地的中国电影,与八、九十年代以北京为基地产生的电影,在对话上就有这种崩与滑的语感差异。另一种“雅”的标志,是大量古语、文言词在南方口语中保留至今,而北方话已基本不用。北方话也就是“大白话”,而文言合一、白话文一类新文化运动,也只能在当时并不是文化中心的北京发动。


文学艺术和语言一样,俗是一种总的趋势,难以阻挡。舞台让位于银幕,银幕让位于屏幕,屏幕还将让位于网络。词在南宋达到艺术高峰,以后陡然滑落,让位于更为通俗或不受语音限制的文学形式:曲、话本、笔记小说。关键即在于“近于俗”的北方话统扩了中国大部分地区,而填词又必须用“近于雅”的南方方言,故难以获得广泛的唱和、响应和流传。宋以后的词家多为南人,北人要附庸这个风雅,一定要首先突破四声的限制。过不了这一关,还是去玩《竹枝词》算了,那好歹也算是“词”,简单明了,无关平仄,遑论入声。我一见某些北人煞有介事评说词的意境高下总觉得好笑,词讲究炼字,语境都闹不明白,侈谈什么意境!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2: 触目往事——袁崇焕纪念堂卷首寄语---
2002: 巴列维的恶梦-历史在中国会重演吗(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