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健康与生命保险 |
送交者: 赵煜堃 2003年09月22日23:00:27 于 [新 大 陆] 发送悄悄话 |
为健康与生命保险 作者的话:一个人存在于社会,最大的恐惧莫过于对于疾病和死亡的恐惧,正因为如此,人对于健康的渴望和需求与日俱增;也正因为如此,医疗保险、人寿保险对于社区民众而言,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事情。那种“健康的时候我们拼命挣钱,生病的时候我们又花完所有的钱来买回健康”的做法显然是行不通而需要改进的。特别是如果没有医疗保险,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的收入往往只够交一天的住院费,更不用说使用昂贵的新药。如果没有选好合适的医疗保险,一旦大病缠身,医疗账单也会使人倾家荡产。本报近期刊登的关于保险的系列文章主旨即在与此:希望通过加强华人移民对于社区医疗与健康保险的了解和善用,促进人们对自身健康的重视,进而达到对自身生命和家人生命的珍视。
牛津“随身卡”的功效 家住纽约皇后区的朱太太,2002年不幸在马路上跌倒,在她倒地的瞬间,62岁的她根本来不及想任何事情,锁骨骨折的剧痛令她很快失去知觉。而此刻,她正在上班的子女也根本无法知道一下子发生了这么严重的事情。等朱太太逐步恢复知觉苏醒过来的时候,睁开眼睛,看到的是自己儿女们围在病床边关切的目光。她的确惊呆了:她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进的医院、而自己的家人又是如何迅速赶来陪在自己身边的。 是牛津医疗保险的“随身卡”发挥了作用。过路的行人根据朱太太身上带着的“随身卡”上提供的资料和信息,一边迅速将她送到附近医院救治,一边随即通知了她的家人,这才有了她苏醒过来所看到的这一幕。 “牛津医疗保险的特别服务‘随身卡’,能让那些不懂英文、紧急情况无法与人沟通、无法联系家人的华人,迅速得到妥善的帮助和救治。这项独特的服务我们牛津已经连续举办了三年”,牛津医疗保险亚裔市场副总裁罗光甸介绍:“邀请老人家来牛津,拍照,把个人资料、应急联络家人的资料及所属医疗保险机构等等资料汇总,做成“随身卡”是牛津保险亚裔服务部的创新举措。活动开始的第一年就有3000人参加,现在累计超过6000人了,公司为此还特别添置了新的电脑系统来配合这项工作。从办卡的人员构成来分析,现在已经不只是老人来办理了,很多年轻的新移民也逐渐知道了牛津的这项服务而纷纷前来申办。” 牛津医疗保险亚裔办事处,成立于1994年。九年来,牛津保险亚裔办事处已经发展到有50多位专业代表在为整个亚裔社区服务,在华人集中的曼哈顿唐人街和法拉盛都开设了办事处。 “有时候就算华人买了医疗保险,但因为语言的隔阂,并不清楚有什么福利与服务是应该和可以享有的。这倒还在其次,最大的问题是真的生病了或遇到什么意外,有急迫的医疗需要的时候,不知道该怎么办”,罗光甸说,“针对这些华人社区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就开动脑筋想了很多的办法,‘随身卡’就是其中之一,目的是让语言有困难或行动有困难的老人更加具有健康医疗的安全感,也让他们的家人更放心。” 医疗保险现况 近年来,美国医疗保险的一大特征就是费用增涨迅速:2001年升幅大约在18%,2002年大约是17%,变成了民众很大的负担。具体表现在:一,处方药非常昂贵。主要是因为FDA对新药的研发有极其严格的审核制度,差不多每种新药的研制费用平均都要在10亿美金左右,这导致处方药成本上升。二,高科技器材和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比如一个阑尾炎手术,现代医学所能提供的条件和过去传统手术有天壤之别,但同时也造成了费用的增加。三,误诊保险越来越贵。例如妇产科医生一年的误诊保险高达十多万之巨,这些费用必然有一部分转嫁到民众头上。 罗光甸指出:因此,牛津医疗保险这些年一直不懈地努力,尽量控制保险费用的增加,起码尽力做到不增长得这么快,同时也加强为社区民众的服务质量。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健康教育方面努力,也就是把健康的新观念落实在对社区的服务当中,这个观念就是保持良好的健康教育环境,使社区民众尽可能地保持健康,这也是发挥健康保险积极意义的一种管理绩效。大家不生病或少生病了,对民众对医疗保险机构是互利的双赢局面。 牛津特惠老人医疗保险 “在美国,65岁以上、满40个工作累积点的老人家,都可以享受政府医疗保险Medicare。但政府的医疗保险计划会有些限制,比如医疗费等等,政府出百分之八十、自付百分之二十。这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而牛津特惠老人医疗保险和联邦政府有合约,可以弥补某些方面的不足。提供四项不同的计划以满足老人家的不同需求,其中最受华裔耆老欢迎的‘实惠计划’,看主治医生和住院是免费的。” 罗光甸副总裁强调说。 “医生说什么不知道,医生的处方看不懂,这是很多新移民遇到的实际困难,也是我们每天都会遇到的问题,我们亚裔市场部成立九年来,在这方面做了坚持不懈的努力。有些时候,我们还要兼职担任‘方言’的翻译”,会员关系部的经理林初照小姐补充道:“在牛津特惠老人医疗保险服务中,有一项非常好的帮助,就是承担老人在国外旅行时突然生病的急诊治疗费。我因为会说一些浙江话,就曾经替一位温州籍的林老先生当翻译,帮他报销了他回家探亲途中生病在温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所花费的急诊费用。”象林小姐这样,会说普通话、广东话、上海话或台语、闽南语的业务代表还不少。这或许也正是那么多的社区民众加入牛津医疗保险的原因之一吧。 “前两天,一个老人拄着拐杖带着饼干来六楼,问他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地方,他说这次不是为看病也不是看不懂处方,而是特地来这里想对大家说声谢谢的。问他为什么?他说前一段时间身体不好住院了,从医院回来,打开信箱,第一封信是牛津寄给他的生日卡。” 团体医疗保险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医疗保险是‘开销’,而真正有远见的雇主应该看到,从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角度看,医疗保险应该算是一种对于员工和公司都有很多好处的‘投资’。保障员工的良好工作状态、降低员工流失率、减少登招聘广告和训练新雇员的开支,使员工没有后顾之忧,更加勤力为公司效力,这都是团体医疗保险的潜在收益。为此,牛津医疗保险2002年特别成立了新的部门:公司团体服务。” 罗先生说的是牛津医疗保险针对越来越多的小型企业,所提供的集体保险计划。在这个计划中,一个公司只需有两名员工就可加入。“这个部门的成立,主要是为雇主提供更完备和便捷的特别服务,例如加减福利、增加员工、减少员工、员工生孩子这些不熟悉医疗保险的人做起来比较繁琐的工作,由牛津的专业服务代表来处理作业,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更方便了广大的会员。” “中国的新移民比较缺乏医疗保险方面的知识和新观念。我们见到或听到身边很多中国的病人,只有在生病的时候才想起来要去看医生。牛津的宗旨是:希望我们的社区民众都能保持健康。我们和医生有密切的合作,通过这些合作,普及社区的健康常识和健康意识,特别是一些常见病、多发病有更多的认识。比如中国人里面比例比较高的B 型肝炎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在中国人的族群里面,B型肝炎的带原者很多,我们就针对这一情况加强服务,在社区举办了一系列的教育讲座和筛检,共有3000多人接受了检查。再比如糖尿病,很大比例的常见病,就到老人中心和其他机构去办教育讲座。”罗光甸副总裁的话令人鼓舞:“现在在纽约大约有500位中国医生为牛津的医疗网络服务,每个季度公司都会和医生们一起开会,探讨社区医疗服务网的完善,讨论社区有什么需要和牛津能提供哪些服务给社区。正因为如此,牛津才有别于一般医疗保险机构和医生可能对立的普遍现象,这方面牛津处理得非常好。” 牛津医疗保险(Oxford Health Plans)是美国东部极为成功的公司。在1996年美国《财富》杂志列出的全美成长最快的公司中,排在第五位。该公司网络内医生有3万多人,有会员150万,其中三万名左右为近年发展起来的华人会员。 看得出,无论是牛津老人特惠医疗保险,还是团体医疗保险服务,牛津亚裔办事处始终围绕民众的健康需要开展工作。牛津会员服务使得任何人一旦进入牛津,即会全面了解医疗保险计划;并得到牛津的工作人员详细讲解医疗保险的福利,更重要的是知道如何享用这些计划;同时,还能够参加各种各样的健康推广活动。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