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父母为何狠心不供孩子上大学? |
送交者: 金歌 2012年07月16日23:08:21 于 [新 大 陆] 发送悄悄话 |
一次,和一位朋友讨论美国父母教育孩子的问题,谈起有一些美国家庭,孩子考上大学之后,不会为子女支付学费和生活费。 这位朋友已经为人父母,她很不理解美国父母为什么这么狠心? 我以前的同事曾经采访过一位妈妈,她的三个孩子还在上小学,但是在短短几年后,他的孩子将会是14岁,15岁和16岁,开始考大学,然而,这位妈妈决定不为孩子上大学储蓄一分钱。 并不是因为她要惩罚三名孩子,也不是因为家庭的经济拮据。这位妈妈是一名作家和社会媒体的战略家,她的丈夫是手机开发商。 相反,他们认为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树立自力更生的榜样。 丈夫说:“我告诉孩子,如果他们想考上大学,这将是他们的责任,自己为它付出。”他一直觉得,这是孩子的人生,不是他的责任。 这可能有一点苛刻,但很多美国家庭的父母都认同这种教育理念。 在美国,有人调查过,有38%的年轻人,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财务支持,而年龄19岁至22岁的年轻人只有35%得到学费资助。当然也不排除不少美国父母是没有足够的钱支付孩子学费。 而有些父母则是坚持不支付孩子的大学学费,即使是有足够资金。他们认为如果孩子没有付出,不会真正了解教育价值,或是金钱的价值。 我认识的一个老美朋友就说:“我上大学时,一直在打零工,同时还有奖学金,再加上借用学生贷款,我的费用就够了。我觉得,这种方式让我更负责任,更加努力应付学业,因为我知道无法不及格了,我会负担不起,等我的孩子出生之后,我也会这样教育他,让他学会独立。 美国的家长认为,父母应该只在适当的时间为孩子做出贡献,但是,大学生应该对自己的教育负上责任,孩子要做兼职的工作,为自己作出贡献,家长支持他的努力。这是对他好,也对家庭和社会都有好处。 其实,这是美国家长对孩子的一贯作风:不给钱,不骂人。自己需要什么,去努力,去创造,不干涉,经常让孩子有一些小的目标,一个一个去奋斗,去实现。如:买玩具、出去旅游,在家里或者勤工俭学什么的。自己挣的钱自己支配。而美国孩子从小就比较有经济头脑,大概也与此有关。比如我的博文:一个6岁美国孩子赚钱的生意经 里就讲过,我认识的一个美国孩子,才13岁,很成熟老练。那次他参加我们的聚会,在位置上座定后,跟每个人打招呼,然后拿出资料,介绍他发明的飞机燃料之内的东东,讲话时很得体大方自信,像在正式演讲一样。原来他从6岁开始,就开始自己的生意,还有俱乐部,经常搞活动,赚了不少钱。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离开时和我们每个人握手道别,连坐角落里的都没有漏掉,绕道过去。 (6岁的小老板和妹妹) 美国父母可能不像中国父母那样对孩子安排得无微不至,他们更侧重是让孩子健康乐观,能独立生存,有健康人格性格、意志“鼓励创新”。他们不会煞费苦心地设计孩子的未来,更不会一意孤行地替孩子安排未来,而是注重孩子的自由发展,顺着孩子的天性培养孩子,努力培养孩子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以及能独立生存于社会的能力。说白了,美国父母不是孩子的靠山,而是他们的精神支柱。我不能说美国的教育都好,都成功,但是,他们教育孩子的那种西方孩子从小就从事的送报等劳动,本身就是一种吃苦精神的磨炼。 在寒冷的冬天,当中国的同龄孩子还在热被窝里熟睡时,西方孩子早已起来挨家挨户去送报了。这在娇惯子女的中国家长看来可能有些“残忍”,而正是这些看似残忍的教育方式,让美国的小孩,从小就有超强的适应能力,长大之后,懂得如何照顾自己,让自己生活得更好。 相比之下,中国的父母就显得过于“温情”了。 我想说,造成这种不同家庭教育的观念的根源,其实是子女的归属问题:即孩子是属于他们自己还是属于父母。 在中国,孩子就像是父母的私有财产,是属于父母的,一切得听父母的;在美国,子女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属于自己,也属于社会,他们有自己的喜好、选择、隐私、交际圈。所以父母不能打孩子,因为父母不是孩子的主宰,孩子的问题不是父母说了就算。 由此而来就引出了另一个问题,父母对子女的责任。 在中国父母对子女照顾是无限的,从小到大,家长会帮孩子把的一切都料理好,生活、学习,包括经济上的。会想方设法攒钱供孩子读大学、出国、结婚、买房子、养儿育女等。当父母在做这一切的时候,做的心甘情愿,牺牲非常大。 在美国,父母不会把孩子的事情全部包下来,反而孩子还必须承担一些家务劳动。如摆餐桌、洗自己的衣服、剪草坪等。很多孩子吃喝玩乐、学习的费用,都是自己打工挣(在学校、在社会)来的,也可以在家里干活,父母给记工钱。 这看似很“狠心”,其实却是让孩子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个道理的最佳办法。而且自己努力得来的,才会更懂得珍惜。自己攒钱上大学,恐怕连逃课都舍不得了吧? (纽约高娓娓)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10: | 我见过的假博士现原型记 | |
2008: | TOUCH THE DEEP OF YOUR HEART | |
2008: | 一探神秘的纽约总督岛(附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