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新 大 陸 > 帖子
李昶: 談談成功與失敗的人格
送交者: 李昶 2005年02月08日12:01:32 於 [新 大 陸] 發送悄悄話

談談成功與失敗的人格 李昶

常常聽人說起“性格決定一切”。這句話雖然比較絕對,但不無道理。中國人常常說的“性格”,即是西方心理學上所指的“人格”(personality)。人格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的心態、情緒、思維方式以及行為方式,以及事業的發展,甚至是否成功。

性格決定人的行為

老移民和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初的留學生們,往往可以憑經驗判斷出初來乍到的新留學生或新移民能否儘快在新環境下立足。

比方說,有的人一安頓下來,馬上就進入狀態,四處找工打,忙學業,考駕照……。這種人把生活節奏安排得非常緊湊,他們能吃苦、不抱怨,有錢掙的工作就做,不挑肥撿瘦。

作學生的,計算怎樣儘快修完必要學分從而進入論文和課題研究階段(指攻讀研究生課程的留學生)。有的留學生發現自己的專業今後學出來多半找不到飯碗,狠狠心丟棄以前專業另起爐灶。這些人拼命幹上五年八年,多半都在國外活得像模象樣,對西方社會已經如魚得水,事業、金錢等生存的主要問題都已解決。

另一些初來的人,面對東西方文化和社會地位的反差,心理落差太大,苦點的工不願打,小事看不起,大事做不了,成天怨天尤人,訴老天不公,心裡還老盤算着過去在國內是如何風光。這種人由於自己的心理素質有問題,還喜歡去貶低他人。這種人缺乏持之以恆的心理準備和迎接挑戰的生活態度,幾年過去了這種人成功者渺渺。

在生活中,有的人將大好時光耗在了猶豫不決和懷疑之中,有的人永遠都是在做着偉大的計劃或理想,而其計劃與現實脫節,還有的人,往往是有許多計劃,卻沒有勇氣真正去實現自己的計劃,還有一種人,努力奮鬥多年,當他快接近目標時,乾脆或把這目標毀掉。以上都屬於人格行為中的“自我擊敗”(Self-defeating)。

嚴格地說,沒有失敗的人格,只有導致失敗的人格行為模式。導致失敗的人格行為模式有許多種,但最主要的是自信心低下,自我擊敗行為,自我預見,悲觀失望,處理問題缺乏彈性和寬容態度,以及完美主義,在小事上糾纏,懶惰,組織能力差以及時間安排混亂等等。

自信是成功的關鍵

這裡主要談一下自我預見和自我擊敗。自我預見(Self-prophecy)指本來不一定發生的事,我們超乎尋常地去預防,結果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比如,我們新移民好不容易找份工作,因為太需要這份工作了,結果拼命努力工作,同時也小心翼翼,唯唯諾諾,生怕丟了這份工作,由於過分小心謹慎,放不開,做事礙手礙腳,說話不敢表達真實想法,老去徵求他人意見,時間一長老闆會覺得這人沒主見,不能獨立工作,倒頭來被炒了魷魚。

自我擊敗也是人格行為模型中,心理學家們進行大量研究的範圍。新移民中最常見的自我擊敗的行為模式,是輕信,一窩風,自信心低下,無持之以恆的態度。有些新移民喜歡打聽什麼是生活的快捷方式,事實上,世上除勤奮、努力、實幹和機遇外,哪來什麼快捷方式,世上哪有免費的午餐,機遇也是建立事先努力的前提下。還有聽說什麼行業就業好,不具體分析,不看是否適合自己便趨之若鶩,結果僧多粥少,大部分人空歡喜。

筆者的兩位朋友堅持自己的研究方向,一位研究道教,現在香港當教授,另一位學中國古代文學,現在美國當教授。他們不隨風轉,持之以恆,終有所成。所以自信心是人格的核心,是成功的關鍵。筆者認為,新移民面對生活挑戰的心理準備尤為重要,“不集跬步,無以成千里,不擇細流,無以成江河”,這講的就是只有持之以恆才能成功的道理。

總之,健康、成功的人格是是自信有主見,又善於調整自我,敢於冒險但不蠻幹,做事有理有節遇事不慌,情緒沉着穩定而不冒失衝動,看事多看正面而不偏激,辦事公正客觀、光明磊落而不營營破,敢於向他人不合理要求說不但不貶低他人,得志不狂,失意不餒,處事待人不卑不亢,待人誠懇並不思回報,原諒冒犯自己的人不去記恨,寬容而不怨,放得開而不去鑽牛角尖。

最後,還要說的是,這種人對生活、對生命、對他人都有着感激之心。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2: 城市食物鏈
2002: 海龜,一個美麗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