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被逐出沛王府之后,心灰意冷,心情沮丧。这时正好有朋友邀他一同入川游玩,王勃便欣然前往。
入川之后,在棉州王勃碰巧遇见了老朋友薛华。正在做县令的薛华却被奉调到出了棉州,王勃送好友离别,又是一番伤感。后来,王勃到了梓州,唐初四才子里的卢照邻听说王勃在梓州,又赶来与王勃会见,使王勃心情略好。和友人在一起唱和作诗,王勃的心境慢慢由失望转入期望。
其实,这期间,朝廷似乎觉得对王勃处罚过重,有意补过,由吏部先后给王勃发来几道文书,要招王勃回去作官。想那王勃何等样心性之人?无端受辱,心中郁积的怨气还没散尽,故把朝廷来的诏书,统统以身体不适,给委婉回绝了。连礼部侍郎裴行俭的举荐,他都拒绝了。
如此,王勃的心情却好转了。
再后来,有王勃父亲的旧部好友, 推荐王勃到虢县(今河南灵县)去做参军。参军虽是个低位官职,相当于现在一个县里的办公厅主任,但却是吃朝廷奉禄的正式官员,这对王勃来说,还是需要的。对当时的王勃来说:只要不回朝廷去做官,当个外放的官员,还是可接受的。
可王勃哪里知道,这虢县的参军官职,带给他的是另一场浩劫。
王勃因为有才,故天性骄傲,对一般的上司官员,王勃不会巴结奉承,反而常出言讥讽。这便得罪了一个叫崔辰之的都尉。
不知是别人故意做局还是偶然巧合,有一天夜晚,崔都尉家里的一个官奴名叫曹达,突然跑到王勃的住宅前来敲门,言词哀求,说主人要杀他,要王勃收留并救他一命。那曹达说,他因母亲患病无钱医治,偷了主人十两纹银。不想,此事被主人知道,要治他的重罪。王勃毕竟涉世不深,对这事毫无经验,也不细究,竟然就收留了曹达。可第二天早上,却发现曹达吊死在王勃家里了。于是崔都尉一状告王勃私杀官奴,这个罪名是死罪。王勃就被下了死牢。
这里又要说上天的怜悯了,天爱其才,便不欲加害。正在此时,虢县县令接到朝廷命告:皇上改元,大赦天下,死罪皆免。王勃因此得以脱罪,但官职是没了。也有人说是高宗皇帝心念王勃,有意开脱他。但天意历来高难问,此事只有天知道了。总之,王勃又逃过一劫。但两次的仕途打击,几乎摧毁了王勃在官位上的向往。
这时是公元674年,王勃才25岁。王勃在仕途万年俱灰之时,一头扎进了书海,潜心学术,这段时间里,王勃完成了:周易发挥5卷,次论语5卷,千岁历,平台秘略,等众多文学著作。完成了祖父王通的续书十六篇补遗,还创作了大量诗文。
公元675年,即唐高宗上元二年,王勃从龙门老家南下,一路往南,去探访因为他而受牵连的父亲。原来其父在王勃定死罪后,被贬官到交趾(今海南)去做县令。王勃便一路经洛阳,扬州,江宁,于九月到了洪州(南昌)府。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