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領土認定
中原是漢族傳統地域概念,是指以中國河南省為核心延及黃河中下游的廣大地區,這一地區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又名河洛、中土、中州,後被視為天下中心。在中國古代的地緣思想中,起源於中原的華夏文明是世界的中心,而華夏文化之外的人群被稱為「化外之民」或者「四夷」。古人常將「中國」、「中土」、「中州」用作中原的同義語。
古代文化比較先進的華夏部落居於黃河中游及下游流域地區,自稱「中國」,以別於四夷部落。古代中原地區以洛陽為中心,包括豫州全境及冀州南部。
現代一般使用中原地區稱謂,狹義上即是指河南省。廣義上則包括「黃河中下游流域地區」,以河南省為中心,包括陝西省、河北省、山西省、山東省、北京市、天津市等五省兩市全部以及安徽省北部、江蘇省西北部等周圍地區。
除了上述狹義「中原」,東至黃海、北至燕山–戈壁沙漠、南至淮河–秦嶺、西至流沙的地域,都屬於廣義上的「中原」。
中原又稱中土、中州、中國、華夏,是指洛陽至開封一帶為中心的黃河中下游地區。狹義上指今天的河南省。在不同的語境和時代下,中原的概念經常延伸,用來泛指不同的區域。如黃河下游屬於海岱地區的山東也經常被中原概念囊括。
春秋戰國時楚國和秦國並不屬於中原地區,但相對於更為遙遠的越國燕國等,亦被視作中原和中國。中原可以作為地理概念,也可以作為歷史概念及文化概念。中原可以涵蓋黃河流域中下游地區,也可以包括長江、淮河流域,有時甚至可以包括整個華北地區,乃至整個漢地九州。中原與中國一樣都是泛化的概念,但最早都僅指河南西北部,陝西東部和山西晉中晉南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