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伐林: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门前的商机 |
送交者: 高伐林 2012年01月09日15:49:47 于 [新 大 陆] 发送悄悄话 |
Adam把货车内部装饰成了一个解决官僚主义造成的麻烦的移动办公室。里面有两台苹果笔记本电脑,一台打印机,以及一个旧沙发,还装饰了圣诞彩灯和竹席。他把车停在中国总领事馆门口,每个遭遇挫折的签证申请人都会从领馆走出来,不知所措地愣在阳光里——他们在货车前排起了队
老高按:下面这个匪夷所思的Adam Humphreys创业小故事,或许在别人看来根本就是信口开河,但是我相信——因为我的一位朋友J,就在2011年11月,有跟这个故事前半截极其类似的遭遇。 J是美籍华人,要回中国探亲。登录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的网站,找到了“2011”的签证申请表,逐项填写完毕,请了一天假,驱车数百里进了曼哈顿。但在要走进总领事馆时,被站在门口把关的一位黑人门卫拦住。 黑人门卫十分尽职尽责,他一句汉语不懂,一个中文字不识,只验看每个申请者的申请表格第一页的最下面一行,是不是中文字。他拦住了J:“你的表格不对,要重新填了来,才能进去。” J急了:“怎么不对?我是昨天从总领事馆的网站上下载的呀!” 黑人说:“那我不管。我只看你的表最下面有没有中文字,有,就是正确的;没有,就是错误的。” J问:“什么中文字?” 居然就有进门者所填表格最下方,确实有一行中文字:“2011年6月”。 黑人门卫说:“看到了吧?她怎么就能找到正确的表格?” J说:“那请你让我进去换张表重新填?” 黑人铁面无私:“那不行。你有正确的表,就让你进去,没有,就不让你进。”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J气得干瞪眼,跟黑人争执起来,但母语到底不是英文,嘴皮子没有那么利索。在他争执期间,眼看着又有人被拦住,其中还有一个老美。这个老美是要到中国旅游的,也是从网上下载的申请表,也是住在外州,老远赶来,却遇到这么一档子事,气得一甩手:不去了! J气哼哼地回家,再登录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的网站,找了半天,总算找到了那份下面有“2011年6月”中文字的申请表。但是那份下面没有中文字的申请表,也依旧赫然高悬在网站——J百思不得其解:既然有改动,这份表格作废了,为何不删除?或者标明不得再用? 恐怕所有听到这个故事的人,都会想:这J是个粗心大意的马大哈无疑了,他肯定没仔细寻找正确的申请表,才会被拦住。不是还有许多人下载、填写了正确的表格,顺利进了总领馆吗? 我听J讲了这段经历,也是这么想的——直到我今天看了下面的故事。 我将这个故事发给J说:瞧瞧,多好一个商机,被一个老美得到了! 单人独骑的商业计划 核心提示:Adam Humphreys,一位自由艺术家在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签证受挫,他与该馆的争执,启发了一门全新的生意。 原文:A Man. A Van. A Surprising Business Plan 作者:Zoe Chace 日期:2012/01/04 由译者志愿者翻译并校对 我们都有过同样的遭遇:在车管所身陷排队的长龙;给政府部门打电话时困在呼叫等待之中。随口抱怨两句官僚主义很容易,可是很少有人能够从有关部门低下的工作效率之中发现商业机会。 在此向各位隆重介绍Adam Humphreys。他住在纽约市,打算假期去中国旅游。他与中国领事馆的官僚作风所做的斗争,启发了一门全新的生意。 故事的开头非常简单。Adam发现要去中国旅行还得办签证。他上了网。填了一个又长又复杂的表格。然后他来到中国领事馆,唯一的收获是得知自己填错了表格。 “能通融一下吗?”他问道。 “不行。” “那我能借用一下你们的打印机吗?”他换了个法子。 “不行。” “最近的网吧在哪里?”他问。 “在汉堡王。” 据说离总领事馆半英里开外的汉堡王里面有一个网吧。 于是Adam走了出来。 “然后我走到汉堡王,”他说,“结果发现那里的每一台电脑上,打开都是同一个中文的PDF文件。” 看来每个人都遭遇了与他一样的问题。正是这时,Adam Humphreys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绝佳的主意。他致电好友Steven Nelson,他们一起租了一辆Penske厢式大货车。 他们把车停在中国总领事馆前面。正对着出口,每一个遭遇挫折的签证申请人都会从这里走出来,不知所措地愣在阳光里。这些失落的灵魂,就像几天前的Adam一样,这次面前却多了一个招牌:“福龙移动签证咨询”。 福龙公司员工。(福龙供图) Adam把货车内部装饰成了一个解决中国官僚主义造成的麻烦的移动办公室。里面有两台苹果笔记本,一台打印机,以及一个旧沙发,还装饰了圣诞彩灯和竹席。就像一间宿舍一样舒适。迷茫的签证申请人在外面排起了队。 “总领事馆表格改变了,我又不知道,”Jimmy Tong说,他打算给他妻子办理签证。“幸好有这个人帮得上忙。” 一开始Tong对于要不要走进一辆停靠在繁忙路边的租来的货车,还是有点犹豫的,不过他还是决心一试。 “只要不是抢劫就行,”他表示。 没过几分钟,Tong就拿到了正确的表格,全部填好,合格的照片也已经贴在上头。 看来Adam Humphreys和Steven Nelson无意中在路边货车上捡起来的这个买卖是可行。 这对他俩来说还是有点奇怪的。他们都是自由职业艺术家。从来没想过要创业赚钱。他们也遇到了商业上最基本的问题。一种你自己刚刚发明出来的服务,该怎么收费? 他们想到了汉堡王里的网吧。那里收费10到20美元。所以一开始Adam和Steve收10美元。 结果顾客蜂拥而来。于是他们就提价到40美元,可是这样跑掉的客人就太多了。于是他们再降价,同时给自己取了一个更高级的头衔。管自己叫“咨询顾问”。 “咨询并不拘于地点,对不对?”Adam说,“在咖啡馆里也可以咨询,在公路边也可以咨询。” 他们最终把价格固定在20美元一个人。佛教僧侣可以得到5美元的折扣,这是为了行善积德。 他们现在可以刷信用卡。也办了个小企业执照。他们雇了两位普通话流利的员工。连制服都有了:蓝色的抓绒衣,这让货车车厢里面有了点苹果专卖店的氛围。 Adam说他每天差不多能赚到500美元,不过要进一步吐露赚钱的细节,他就比较谨慎了。他们害怕有人会在旁边也停上一辆货车,里面放上打印机,然后开打价格战。 任何一位想出一个绝妙点子的创业者心里都明白,在整个市场追赶上来之前,你只有很短的时间去发展。在这发生之前,Adam和Steven打算找个店面。或者至少换一辆大些的车_比如一辆房车。 转载自明镜新闻网: http://www.mingjingnews.com/2012/01/blog-post_4663.html 但英文原发媒体,我没有找到,只找到中文原发媒体: http://yyyyiiii.blogspot.com/ 图片也取自这家网站。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11: | 纽约的“诱人”之处在哪儿? | |
2010: | 摈弃“族群文化”,建立“价值文化 | |
2010: | 道夫:出国路(4) | |
2008: | 双重间谍 | |
2008: | 华盛顿与洪秀全(转帖) | |
2007: | 天堂里的一只鸟——乔的故事(附照片) | |
2007: | 在海外,华人受到欺诈应如何应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