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白杨闲士9264
万维读者网 > 摄友部落 > 跟帖
不能苟同:
送交者: 问题多 2008月06月19日14:51:07 于 [摄友部落] 发送悄悄话
回  答: 这个我要逐行分析。UWB 于 2008-06-19 14:05:32
不是根据资源限制决定结果有多大。你去看影展,看的是眼前的这个影像本身是否能够引起你的共鸣,无论是构图还是色彩,还是别的什么。而不是一听说他用的是手机而不是莱卡就马上感到这个照片不如从前了。或者一想到照片用的相机不像本来想象得那么好,马上觉得照片本身就更好看了。事实上,没有使用更好的技术支持的人能够照出和其他人一样有感染力的照片恰恰说明这个人的方法值得重视。

一张照片是否成功取决于多种因素,色彩、构图、主题等等,缺一不可,包括前期和后期的制作。而且这些因素都要搭配起来,而没有主次之分。据我所知,以前的所谓摄影大师多数本人都是暗房高手,而不是像业余选手那样拿给别人冲洗。暗房技术实际上就是现在的PS(这我以前写过文章进行比较,现在一时找不到了)。暗房技术中有多个因素,暗房的曝光控制和相机的曝光同样重要,而不是次要。同样,暗室中很重要的一块就是剪裁。如果说电影大师不用经过剪裁;说文学大师都是一次成稿,不经过修改,你接受这个说法吗?好的作品就是好的作品,我们需要判断的是最终的结果,而不是前面,和经过了什么层次的调整不应该有直接的关系。至于分辨率这些,都不是决定照片本身优劣的标准,而是在这张照片里,这样的分辨率是否合适。当然,越改越差的人也有,我自己就常常出现这种情况。修改本身就是创作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至于fun,本身不属于判断照片是否能够引起自己和观众共鸣的因素,不应该在这个话题考虑的范畴内。

HCB的观察力是他从不同角度观察,拍摄别人没有观察过的景物。这本身就是对很多传统摄影(主要是视觉上的)规律的突破。有的人是尝试视觉上的突破,有的人是从器材上突破(比如那个美国的女摄影家,名字我忘了,专门用别人报废了的镜头,就是要做出模糊的景象),还有的人是从暗房技术上突破,甚至有人从印刷媒介上突破。这些都是突破,只要最终的结果能够让自己感到满意,其他的都在其次。

关于莱卡,大家都知道好。可是,我的意思是,他用莱卡不等于我就一定就得用。我不用,不等于就没有同样的追求。
0%(0)
0%(0)
  再逐行一下 - UWB 06/19/08 (141)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