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路巴士從覽山公園是起點站到鼓樓27站。巴士停在那裡,看見有人里里外外在打掃,然後,司機把車開到停車牌下,可以上車了。
巴士是從前門上車,中間們下車。前門上車處有個售票的咚咚,可以刷公交卡、可以掃碼付錢,不能掃碼的好像也可以扔錢幣,但是沒有找零的。
上車每人車票一元錢,可以從頭坐到尾。我們沒有優惠,我妹支付寶刷了兩次,總共2元車錢。從這個站上車的只有我們兩人。隨便挑座位,我坐在最前排,可以看外面景色。窗戶很乾淨,可以隨手拍市容景觀。
車子一直很空,中途有幾個上下車的。看他們都在刷卡或掃碼。有的是老人卡,上面顯示車資為0,還有的刷卡後顯示0.75元,於是就掃碼付款,所以,銀川的公交車幾乎是免費乘車,應該屬於政府公益項目。
34路車經過的街道都很寬敞,市容整潔,銀川,號稱塞北江南,果然,這座塞北的省城也建設得很好,具有現代化大城市風範,令我刮目相看:
要到下車的時候,我換到中間座位,以便方便中門下車,這裡有電視顯示屏宣傳便民消息以及防空疏散知識:
大約50分鐘後,我們到了老城區,這裡應該屬於銀川商業區,一眼就看到了鼓樓。
據資料介紹:鐘鼓樓台基始建於清道光元年(1821年),為寧夏知府趙宜喧主持建造,並手書了洞額石刻題記。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寧夏地方紳商捐資在台基上又建了三層樓梁架,後因“款絀停輟”。直到民國6年(1917年),才由寧夏縣知事余鼎銘接續重建,並在四角增蓋了券棚頂角坊。落成後的鐘鼓樓,曾懸大鐘一口。由台基、樓閣、角坊組成。台基呈正方形,邊長24米,高8.5米,用磚石砌築。台基四面辟有寬5米的券頂門洞,中通十字,與解放東西街、鼓樓南北街相通。四面洞額有石刻題字,東曰“迎恩”,南曰“來薰”,西曰“挹爽”,北曰“拱極”。東面門洞兩側各闢一券門,南券門額上題為“坤闔”,內為一耳室;北券門額上題為“乾辟”。從北券門沿券砌暗道石階可登至台基之上。台基中心建有十字歇山頂重檐三層樓閣,每層樓閣四面圍以環廊。登臨閣上,扶欄眺望,銀川景色,盡收眼底。樓閣頂脊飾以龍首,中置連珠,呈二龍戲珠之勢,別具情趣。
1926年,國共合作時期,中共寧夏特別支部,以及國民黨縣黨部的辦公地址,就設在鐘鼓樓上的東北角坊。
仰觀鐘鼓樓,挑檐飛脊,高聳秀麗,造型生動,頗為壯觀。
鼓樓也承載着黨的教育重擔:
轉了半圈看鼓樓,我們已經飢腸轆轆,趕緊找地方吃中飯。附近有個毛氏手抓,說是比較出名,不知道是因為名字還是因為菜燒得好。跟着手機找到這裡,我們中午一般吃得比較簡單,每人吃了一晚湯麵,性價比蠻高的,記得兩人吃了不到60元。
這裡熱水是隨便喝,不要錢哈哈。
待續)
全部綠島陽光攝圖
原創作品,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