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漁家傲》(塞外秋來風景異)賞析 |
送交者: 紅塵行者 2024年09月29日10:36:26 於 [詩詞歌賦] 發送悄悄話 |
范仲淹《漁家傲》(塞外秋來風景異)賞析 歷代名家名詞賞析之十八 王能全 我思我在攝影 《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北宋】 范仲淹 秋思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 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 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宋仁宗寶元二年(1039)六月,宋與西夏爆發第一次宋夏之戰,長達三年之久。仁宗康定元年(1040)八月,范仲淹被調到邊塞,任陝西經略副使兼延州知州,時52歲。其後在陝甘前線多處任職,直到慶曆三年(1043)戰事平息,他被調回京城委以重任。在守邊期間,他作了數首《漁家傲》,皆以“塞下秋來”為首句,記述邊關將士的勞苦,現在僅存這一首。 上片描寫邊塞的景況。“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塞下”:意指西北邊疆;“衡陽雁去”:相傳秋天大雁南飛,終點是湖南衡陽回雁峰。秋天來臨,西北邊塞的風光與內地迥然不同,空中大雁列陣,匆匆地向南方的衡陽飛去,絲毫沒有多留片刻之意。“塞下”是大雁都毫無留意的地方,而戍邊的將士為國日日夜夜鎮守在這裡。“四面邊聲連角起”,“邊聲”:邊塞特有的聲音。黃昏時分,邊塞四周寒風呼嘯,胡笳聲咽,戰馬嘶吼,軍營的號角響起。各種聲音混為一體,在山間、在曠野飄蕩。一片蒼涼悲壯的景象。 “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暮色蒼茫,軍營的朵朵炊煙裊裊升起。崇山峻岭之中,邊疆重鎮城門緊閉,如同一座孤城。“長煙落日”,西北塞外的景色依然如同唐代王維的詩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使至塞上》)。然而軍事形勢卻與唐代大不一樣。“孤城閉”,反映了當時在宋夏之戰中宋方的局面相當嚴峻。詞人,作為身臨前線的指揮官之一,頭腦非常清醒。 下片轉入抒情。“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燕然”:即燕然山,今名杭愛山,蒙古國境內。據《後漢書·竇憲傳》記載,東漢漢和帝元年(89),竇憲大破北匈奴,窮追三千餘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還”。 “勒”:在石上記錄。飲一杯濃酒,寄託對萬里之遙的親人的思念。眼下戰事膠着,大功未就,何時凱旋而歸還難以預計。熱酒滿杯,壯懷激烈! “羌管悠悠霜滿地。”“羌管”:即羌笛,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種樂器,音色嘹亮,略帶悲涼。唐代多首邊塞詩里寫到它,如王之煥《涼州曲》“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詞中此句沿用唐代邊塞詞的意境,同時呼應上片的“長煙落日”。深夜,天氣寒冷,大地鋪上一層厚厚的白霜,遠處傳來悠悠的羌笛聲,淒切,悲涼。“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營帳里,詞人思緒萬千,無法入眠。戰況複雜多變,邊塞烽火,國家安危,怎能不讓身為將軍的詞人白髮頓生!多少與自己一道征戰沙場的士兵,在夜間思念家鄉的親人,感傷不已,黯然淚下!范仲淹是一位平易近人、體恤士兵的將軍,他深知軍隊底層官兵的甘苦。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登岳陽樓記》),是他人生的遠大抱負。他心中的“天下”,有國,有家,有民眾,還有“征夫”。范仲淹,中國古代歷史上一位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令人高山仰止! 這首詞是作者親身的體驗、感情的迸發。筆力遒勁凝重,意境蒼遼悲壯。家國情懷,英雄氣概,兒女情長,盡在其中,讀之盪氣迴腸。其歷史的內涵、思想的深度和藝術的魅力均在唐代邊塞詩之上,它是一首激盪心扉的千古傳誦之詞。 本文取自作者的著作《詞苑漫話–常用詞牌及其歷代佳作賞析》 此書已經由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23年正式出版 文中圖片均取自網絡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23: | 中秋三疊(詩詞曲各一首) | |
2023: | 七律 和邊砦兄(倒步韻) | |
2022: | 七絕 出國留學(和邊砦兄) | |
2022: | 【五絕】邊砦大氣(和快活兄) | |
2021: | 《七絕 秋江號子助行舟》 | |
2021: | 七絕 九月秋 | |
2020: | 詠狐篇 和落基山人、阿立、女王、邊砦 | |
2020: | 試唱極相思摘選 | |
2019: | 短歌一首:回喀什 | |
2019: | 七律 白馬蕭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