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曹雪葵杭州阿立
萬維讀者網 > 詩詞歌賦 > 帖子
評詩:古人不懂語法,只按字之“虛實死活”來對仗
送交者: 曹雪葵 2015年10月27日07:46:29 於 [詩詞歌賦] 發送悄悄話

 

對聯的對偶和詩詞的對仗幾乎相同,但前者寬,後者嚴。王力老先生要求對仗時“詞性和語法結構一致”,這是他自己的“想往”,而唐詩里對仗並非如此。不要忘了古時還沒有咱們現代的所謂“語法”,你讓古人如何保持“詞性和語法結構一致”?

其實古人對仗時只考慮每個字的“虛實死活”,反應在咱們今人眼裡,則其上下句之間“詞性和語法結構”常常不一致。這篇小文旨在把古人的“字的虛實死活”和今人的“詞性和語法結構”做一番比較。至於對仗以何為據好,則屬於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了。

一:先對照現代語法概念討論一下古人所謂的字之“虛實”:

(一)實字:只有名詞,包括兩個亞類:

1)“具體名詞”為“全實字”。
2)“抽象名詞”為“半實字”。

(注意啦:“方位名詞”不算實字,是下文要討論的“半虛字”。)

(二)虛字:也包括兩個亞類:

1)“半虛字”:包括“方位名詞”、數量詞、表顏色和氣溫的形容詞。(注意啦!也有把這些此類稱為“半實字”的,其實細想起來,“半”的另一邊非實即虛,半實字的另一邊是“虛”,而半虛字的另一邊是“實”,所以古人在這點上並不是涇渭分明,給後人學習帶來了麻煩。)

2)“全虛字”:包括半虛字之外所有的詞類,即:動詞、形容詞、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和感嘆詞。

又得注意啦!“代詞”既可以代替“實字”也可以代替“虛字”,故它既是“實字”也是“虛字”。)

問題:區分“半”和“全”的意義何在?在於區分“寬嚴”也。如果對仗只要求“實對實,虛對虛”是否太寬?若再加上“全X對全X”和“半X對半X”才更工整,不是嗎?

二:接着再討論字的“死活”。“死活”是從另一個角度對所有的“實字和虛字”重新分類,而“死活”的區分也是為了限制對仗的“寬嚴”。

(一)活字:古人定義為“使然而然者”,即該字是“動態的”。故“活字”應是所有“動態的”動詞。而“靜態的”動詞如:

“是、為、敢、肯、有、無、若、比、入(夏)、連(夜)”等都應歸入下面要討論的“死字”。

(二)死字:古人定義為“自然而然者”,筆者理解為該字的性質為“本來如此”,應包括:

“所有名詞、上面討論到的“靜態的”動詞、形容詞、數量詞、代詞、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和嘆詞。”

三:從上面可以看出,如果把“虛實死活”相互交叉,可以得出:“(死)實字、死虛字、活虛字”;如果再把“虛實全半”交叉,可以得出:“(全)實字、半實字、(全)虛字、半虛字”。遵照這些“字的虛實死活的分類”、“平仄”還有“門類”的要求,就是古人對仗的三個基本依據。不過,這篇小文將不涉及字的“平仄”和“門類”,只討論其“虛實死活”。

找了網上常見的一些例子,摘要勘誤列如下:

(一)古人對仗最基本的要求是“實對實、虛對虛、死對死、活對活”:

如駱賓王題浙江觀海亭聯:

樓+觀+滄海日;
門+對+浙江潮。

相對的樓和門是實字,觀和對是活虛字,滄海日和浙江潮則是實字。

再如王維的:

明月松間照;
清泉石上流。

明和清是死虛字,月和泉是實字,松和石是實字,間和上是半虛字,照和流活虛字。

又如祖詠的:

向月穿針易;
臨風整線難。

向和臨是活虛字,月和風是實字,穿和整是活虛字,針和線是實字,易和難都是死虛字。

又如白居易的

南檐納日冬天暖;,
北戶迎風夏月涼。

南和北是半虛字,檐和戶是實字,納和迎是活虛字,日和風是實字,冬和夏是半虛字,天和月實字,暖和涼是半虛字。

又如杜甫的: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兩和一是半實字,個和行是半實字,黃和白是死虛字,鸝和鷺是實字,鳴和上是活虛字,翠和青是死虛字,柳和天是實字。

(二)接下來的是一些“例外”:

1)活虛字對死虛字

如紀昀的

地迥不遮千眼闊;
窗虛只許萬峰窺。

窺為活虛字,闊為死虛字,若按現代語法則是:動詞對形容詞。

再如杜甫的

遙憐小兒女;
未解憶長安。

小為死虛字,憶為活虛字,是形容詞對動詞。

2)活虛字對其它虛字:

如張岱的

洞裡白猿呼自出;
崖前殘石悔飛來。

自是死虛字,飛是活虛字,是副詞對動詞。

再如杜甫的

牛馬行無色,
蛟龍斗不開。

“無”是活虛字,“不”是死虛字,是動詞對副詞。

又如薛時雨的

景仰古賢風,此地得江山之助;
熟精文選理,斯人與翰墨為緣。

得是活虛字,與是死虛字,是動詞對連詞。

又如陸申甫的

老而不死是謂賊;
臣之壯也不如人。

死是活虛字,也是死虛字,是動詞對助詞。

3)詞性不同的死虛字相對:

如張拭的

工善其事,必利其器;
業精於勤,而荒於嬉。

必和而雖皆為虛字,但二者乃副詞對連詞。

再如王閻運的
惟古於文必出已;
當今之世貴獨清。

於和之皆為虛字,卻是介詞對助詞。

4)實字與半虛字相對,也許是因為半虛字的另一半是“半實”吧:

如翁方綱的

天下文章,莫大乎是;
一時賢者,皆從之游。

天為實字,一為半虛字,是名詞對數詞。

再如劉咸榮的

問九老何處飛來?一片碧雲天影靜;
悟三乘遙空望去,四山明月佛光多。

山為實字,片為半虛字,是名詞對量詞。

5:詞性不同的半虛字相對:

如南通曹頂祠之:

匹夫猶恥國非國;
百世以為公可公。

匹為半虛字,百亦為半虛字,是量詞對數詞。

6)代詞可以作虛字或實字來對:

如詹麟飛的

老淚我無多,數落落晨星,從此胖駿空冀北;
雄才終未盡,嘆茫茫泉路,相隨鴻雁到荊南。

“我”用作虛字,”終“是虛字,是代詞對副詞。

再如趙熙的

獨坐黃昏誰是伴;
怎教紅粉不成灰。

“誰”用作虛字,“不”是虛字,是代詞對副詞。

又如馬寅的

執鐵綽板,彈銅琵琶,高唱大江東去;
駕一葉舟,破萬項浪,誰吟鳥鵲南飛。

“高”是死虛詞,“誰”用作虛詞,是形容詞對代詞。

四:注意啦!字的“虛實死活”是可以“變”的。

(一)虛字變實字:如:如劉禹錫的

人世幾回傷往事?
山形依舊枕寒流。

“事”為實字,名詞也;與其對應的“流”為活虛字,動詞也;但“枕寒流”是動賓結構,此時“流”成了賓語,是動詞“枕”的行為對象,所以它就由“虛字”變成了“實字”,相當於現代語法中的“動名詞”。

(二)實字變虛字:如杜甫的

國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春”原為“實字”,但這裡它充當了主語“城”的謂語,即“逢春”或“春來”,從而從“實字”變作“活虛字”與出句的活虛字“破”相對。

這篇小文,大致上列出了個提綱,來說明古人遵循字的“虛實死活”斟酌詩詞的對仗。有興趣的網友,在閱讀古詩詞中稍加留意,會發現很多有趣的例子。同時也可逐步弄明白,按詞性和語法結構來衡量古人的對仗是不恰當的。


倉促用筆,遺漏訛誤在所難免,請不吝告知。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4: 【五律】秋雁 (依駱賓王秋雁 韻)
2014: 《七絕---桃園樂(配畫)》
2013: 絕一首: 烹蛟vs.屠龍
2013: 古風:憐雁
2012: 五律 記初遇飲六安瓜片茶
2012: [詩茶] 七律: 碧螺春
2011: 戲評諸葛亮
2011: 逢秋只閱楓葉紅,轅冬方寫新雪融
2010: 《七律》早晴觀湖
2010: 給老萬的峽谷打個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