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七言絕句作法舉隅》,每天學寫一首:56法之18
《七言絕句作法舉隅》 第18法
此第18法,前一二句鋪墊;第三句句首用“不知”引領,句中用“誰、何、多少”等疑問代詞與之搭配形成問句(此時問號要加在第三句句尾);第四句則可以用“直接作答”,“抒發感嘆”,或“點明第三句提問的原因”等筆法,以加深全篇詩意的渲染。細看下面的例詩即知(“---”號後為曹評):
1- 詠柳(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 第四句答案別開生面,詩意頓濃。
2- 東亭柳(唐·趙嘏)
拂水斜煙一萬條,幾隨春色倚河橋。不知別後誰攀折?猶自風流勝舞腰。
--- 第四句不答,唯抒發感嘆以加深詩意。
3- 秋日北固晚望二首 其二(唐·高蟾)
澤國路岐當面苦,江城砧杵入心寒。不知白髮誰醫得?為問無情歲月看。
--- “為問”可解作:“若問、試問、請問”。第四句答而未答,最妙。
4- 河梁晚望二首 其二(唐·子蘭)
雨添一夜秋濤闊,極目茫茫似接天。不知龍物潛何處?魚躍蛙鳴滿檻前。
--- 第四句點明第三句提問的原因:因見到“魚蛙滿檻前”,才想起問“龍物”到哪裡去了?
下面這幾首請諸詩友自己判斷第四句的筆法:
5- 夢微之(唐·白居易)
晨起臨風一惆悵,通川湓水斷相聞。不知憶我因何事?昨夜三回夢見君。
6- 館娃宮懷古五絕 其五(唐·皮日休)
響屧廊中金玉步,采蘋山上綺羅身。不知水葬今何處?溪月彎彎欲效顰。
7- 磧中作(唐·岑參)
走馬西來欲到天,辭家見月兩回圓。今夜不知何處宿?平沙萬里絕人煙。
8- 秋霖夜憶家(隨駕在鳳翔府)(唐·韓偓)
垂老何時見弟兄,背燈愁泣到天明。不知短髮能多少?一滴秋霖白一莖。
9- 題棲鳳亭 其三(宋·白玉蟾)
潘氏亭前飲一宵,酒酣對竹嘯瓊簫。不知棲鳳來多少?鳳去人歸竹寂寥。
10- 秋曉(宋·周端臣)
一抹涼煙曉未收,露籬疏雨濕牽牛。不知天上秋多少?昨夜西風到小樓。
跋:《七言絕句作法舉隅》的作者是馮振心。簡介:“馮振心先生(1897年——1983年),名振,號“自然室主人”,素有“廣西才子”之稱的。他17歲學詩,是我國有卓著成就的教育家、出類拔萃的中國古典文學專家、傑出的近代現代詩人,有《自然室詩稿與詩詞雜話》等著作傳世。當其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任教於上海大夏大學時,著《七言絕句作法舉隅》一書,“就七言絕句之作法不同或大同而小異者,略分如干類,先博舉其例,而後綜籀其法”,授於門生,周振甫、馮其庸鹹得其惠。”
《舉隅》從古人七絕中歸納出56種寫法,雖然拘於構思形式,習作純熟後,也能悟出作七絕的精神追求。俺記不清什麼從網上搜到這篇好文,自己也沒有興致跟着學寫。今日又看到,想起以前曾在詩壇介紹過,但沒介紹完。可又記不住介紹過多少,乾脆從頭來,陪着大家再來學寫。一天一到兩首,一個月,學完。俺吧,每天從《舉隅》中摘錄一兩種寫法貼來,大家讀完古人例子後,自己找題目寫一首。多寫不限。要求:一定要嚴格按照《舉隅》所介紹的方法來寫,否則就毫無意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