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鄉下 (補遺之三)雞蛋情緣
秋韻寫於 6/12/2019
一枚小小雞蛋,兒時家中過生日的孩子獨享而他人垂涎。憑票限購每月每人一斤雞蛋的年代,那枚煮雞蛋,承載着母親愛的祝福,讓我享受了15年。還沒來得及吃第16個雞蛋,我便離家當了下鄉知青。
鄉下農民,蛋白質來源於自養肥豬與雞鴨。農家豬一年養肥賣一次,帶回的一部分肉便被做成鹹肉垂掛在廚房頂棚上,煙熏火燎,那些黑乎乎的寶貝兒只有過節或待客才會被割下一塊來。相比之下,養雞拾蛋就容易些,於是我們準備養雞。雞窩建在臥室里,土坯靠牆三面圈起,蓋上竹篾板,向外的土牆上打個洞,內插一塊活動篾板便是可開關的圈門。這是最便捷的營造方式,為解飢饞,臥室有無異味就不在考慮之列了。小雞仔從集市買回,雌雄不知,它們白天在野外自由行走覓食,傍晚自動歸窩,外加每日兩次的自產干玉米粒餵養。眼見它們一天天長大,並且出落得婷婷玉立,渾身油光水滑。當公雞開始司晨,母雞也開始生蛋了!雞窩拾蛋的感覺真是妙不可言,炒雞蛋也給紅薯飯、豆豉鹹菜的單調食譜增光添彩。可惜好日子沒過幾天。一天早上醒來,圈門已開,一地碎雞毛從圈門口直到房後山坡 – 雞被偷了幾隻。也許是白天勞累睡得太沉,我們兩個女知青居然一點動靜都沒聽見!一氣之下,剩餘的雞也都做成了碗中美味。殺了雞,也沒有了蛋。
鄉下人回城總要設法帶些土產,記得一年夏天,我們商量買些雞蛋回家。周日的集市熙熙攘攘,農民們將自己積攢的雞蛋20個、30個,換成錢,買成油鹽。經過討價還價,我們各自買到半背簍雞蛋準備搭車回家。一個中年婦女卻攔住了我們,將我們帶到了一個叫做“市場管理委員會”的房間。她指着牆上蓋了公章的布告,說我們這是“投機倒把”,必須按低於市價的國家牌價“充公”。這時我才意識到,正是這個女人,一直在市場上微笑着看我們買雞蛋,她這是等着羊肉到口啊!光天化日之下,我們懵懵懂懂地失去了買來的雞蛋,還當了回“投機倒把”分子。
多年後,一位同學提到他所在的三線工廠從西北遷到四川大山里,他驚喜於當地雞蛋的便宜,在集市以5分錢一個的價格買了一大臉盆,全部煮了沾白糖吃。他的故事聽得我直咽唾沫,又想起了我那沒有吃到嘴裡的半背簍雞蛋。
命運將我帶到了美利堅,這裡的雞蛋隨便買且超級便宜。30年前,$0.59/打 (12個/打),加上$0.50優惠卷, 那便是$0.09/打了!精打細算的留學生家庭煮婦,為有如此廉價的蛋白質供應每每心花怒放。
20年前,工作單位的一位老美同事拿來親戚家自產的雞蛋兜售。新鮮的紅皮大雞蛋,$0.5/打,我毫不猶豫買下幾打,還不忘給華人朋友捎上些(包裝盒是要記得退還的)。而其他老美同事就比較"斯文"了,記得有個老美同事掏出$0.25硬幣,說是要買半打,我在心裡頓時笑翻。這種“特供” 持續了大約一年。
流年似水,一晃已進入生命之秋,健康的飲食搭配更加重要,對膽固醇的敬畏使得我早已沒有了大吃雞蛋的欲望;且常言道“物以希為貴”,雞蛋對於我已不再珍貴,儘管幾十年來的通貨膨脹曾使雞蛋價格一度達$2.00/打。
時間進入2019年,雞蛋價格再次走低:$0.58/打!是“貿易戰”將它一夜打回30年前啦?不得而知。前不久萬維詩壇友人談論他們兒時在安徽、杭州的物價及農貿市場,勾起了我的回憶。懷着感恩之心,細細品味早餐的那枚煮雞蛋,依然是那麼鮮美、那麼香甜!
秋韻攝於 2019.6.8,Walm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