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行 (三)
敦煌博物館與絲路花雨
9/17早上,休息了一夜的10位團員容光煥發,各自妝扮起來,先後到餐廳就餐。酒店餐廳富麗精緻,早餐豐富可口。由包子、煮雞蛋、小米南瓜粥及各色涼菜組成的中式早餐,很受客人特別是海外歸來人的歡迎,反倒是西式糕點或因鮮有人問津有些干硬。客人還可以選擇現場製作的煎雞蛋、湯麵等。星級酒店的食品衛生也似可以信賴。
我們提前到敦煌,其中共同的目標是參觀旅遊計劃之外的敦煌博物館。敦煌博物館位於市中心陽關東路,免費參觀,除周一閉館以外,每天開放。9:30,在酒店外合影留念後,我們步行去敦煌博物館。
敦煌小城,乾淨整齊,路旁的標識牌設計的清楚周到。邊走邊問,很快便到了博物館。入館須憑身份證領票,護照在這裡第一次被書面登記。博物館裡存有當地發掘的古代歷史文物珍品,有複製帶塑像壁畫的莫高洞窟,但它主要記載了敦煌源於東西方貿易的發展歷史,可以說,敦煌興於絲綢之路之興,衰於絲綢之路之衰。還有一張東魏的樂譜開了眼界。
中午,一行人來到“聞香來”午餐。據說敦煌特色食品有三:驢肉黃面、胡楊燜面和杏皮水。記得接機司機說,驢肉黃面是過了涼水的,胡楊燜面好,但既然到此,是一定要品嘗特色食品的。我們10人拼餐,點了大盤雞、驢肉黃面、胡楊燜面,西紅柿雞蛋和清炒苦瓜,每人35元。校友莉還分享了她買的當地水果。9月是水果收穫的季節,敦煌的特色水果 “李廣杏”,個小而青卻甜,也是製作杏干和杏皮水的原料。
西北的中午日頭暴曬,必須在室內休息。導遊通知陸續到達的團友5點集合,交護照身份證,以便購買摩莫高窟門票(¥238/人,中國公民60歲以上¥148, 由導遊購買)。
遊團的第一次全體會議在大堂召開,地接導遊小曾的妻子雯雯現身,她也是導遊,並將陪同我們的整個行程。今天抵達的有11人:兩對70歲的美籍華人夫婦,他們分別來自左治亞與南卡州,是莉的老鄰居;華西衛82級的校友楠攜她北大畢業的帥哥丈夫從硅谷同來;安娜的朋友丹與她的西人丈夫來自德國。沙沙和林是華西醫78級同學, “華西附院,醫生,內科。” 沙沙的自我介紹簡單明了,透着醫生的冷靜與決斷。與沙沙、林同機而來巧遇的是醫78同學、美東來的理療師,她名字發音與“耳朵”近似,因而得此暱稱。“耳朵”強烈期待享受美妝遊照(後來據知情人透露,光是花裙她就帶了7-8條),並計劃在旅遊結束後探親,因此攜帶着大箱行李。從四面八方,老友重逢(我與安娜上一次見面是34年前),新朋相聚,幾個月來網上的馬甲穿在了真人身上,感覺多少有點奇妙。
晚餐時間,一行人步行觀街逛店,找到小吃一條街。我們姐妹和院長走進一家小店,每人要了一碗小份餛飩(¥9,家姐說,和成都的價格差不多)。這是一家夫妻店,丈夫忙裡,妻子忙外。西北風沙大日照長,但這裡的女人卻皮膚白晰,鼻音較重的聲調透着柔和。聯想到過去認識的甘肅同事和當地多見的白楊與饅頭柳,這西北男人如挺立的白楊耿直,而女人似低垂的柳枝溫柔,真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晚7:10集合,我們21人分別乘坐導遊安排的出租車去敦煌大劇院看8:30演出的“絲路花雨”舞劇。三十多年前,我從單位辦的強化英語班畢業,給來北京參加國際物理學會的外賓當翻譯,曾陪同外賓到天橋劇場看過甘肅省歌舞團演出的“絲路花雨”。相比之下,這裡的演出水平不差,是駐場歌舞團小演員奉獻的精品。我們的座位都在B區(中後),演出時有團員到A區拍得好照片。
以下是導遊發來的“絲路花雨”舞劇介紹,在此致謝!
《絲路花雨》是中國自1979年起首演的大型民族舞劇,由《絲路花雨》創作組編劇,是以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和敦煌壁畫為素材創作的。它歌頌了畫工神筆張和歌伎英娘的光輝藝術形象,描述了他們的悲歡離合以及與波斯商人伊努斯之間的純潔友誼。《絲路花雨》曾先後訪問20多個國家和地區,演出深受好評,被譽為“中國民族舞劇的典範”。2017年5月,大型情景舞劇《絲路花雨》在敦煌大劇院常態化演出。
該劇為六場歷史舞劇。在絲綢之路上,各國商旅絡繹不絕。突然狂風四起,老畫工神筆張帶着女兒英娘救起了昏倒在沙漠的波斯商人伊努思。但在途中,英娘被強盜劫去。數年後,在敦煌市場,神筆張找到了女兒,但英娘已淪為百戲班子的歌舞伎。伊努思為英娘贖身,父女團聚。莫高窟中,神筆張按照女兒的舞姿畫出了代表作——反彈琵琶伎樂天。掌管貿易的市曹企圖霸占英娘,英娘跟伊努思到波斯避難。英娘與波斯人們朝夕相處,互授技藝。伊努思奉命率商隊使唐,英娘也相隨回到祖國。市曹唆使戲班攔劫商隊。神筆張點起烽火報警救下商隊,自己卻獻出了生命。
演出結束後,出租車將我們送到有名的“沙洲夜市”,那裡燈火輝煌,可以品嘗到各種當地美食,購買旅遊紀念品。我們品嘗了沙蔥牛餅(¥8/個),賣家說沙蔥是只有戈壁灘才生長的空心野蔥,不過它看起來與其它地方生長的野蔥也很像。因為還要長途旅行,不能多買紀念品。回酒店的交通自行解決,走路不遠也安全,打的費用¥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