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網絡資料,成都市龍江路小學(以下簡稱“龍小”)創建於1938年,1945年為私立文英小學,但更詳細記載已無從找尋。我於1960年進入龍小,因為學校沒有住校生,學生就近入學,其家居離學校都在步行可達的距離, 包括所有階層居民的學齡兒童。雖然沒有正式入學考試,但朦朧的記憶中我所在的幼兒園似乎有過一次面試。那時小學普遍是六年學制,不知道是幸運還是不幸,我們這個班級是龍小當年兩個五年制實驗班之一。我們在這裡受到了文革前全面紮實優良的基礎教育,且趕上文革前的 “中考” 升入了心儀的中學,卻也因此趕上了 “文革 “及上山下鄉的命運。1969年大批中學生下鄉時,實驗班的同學們均未年滿16歲。
那時的龍小因坐落在龍江路而得名(時至今日路名未改,儘管此路並不靠江,見付圖),兩個校園分別在一條馬路的兩邊。學校有着厚重黑色的木製雙扇開大門,其中一扇門上掏出個帶門欄的小門,早上大門敞開,上課後大門關閉小門出入,這門與學校一樣久有時日,略帶滄桑。
馬路一邊的主校園,一座兩層灰色磚樓里,紅色木製地板覆蓋樓梯及房間,校務及老師的辦公室在一樓,記得我們班的教室在二樓。樓房的前面是操場,旁邊一個花木扶疏的小院裡有一排三、四間平房,那裡是部分老師的住房。馬路另一邊的分校園裡,三排青瓦白牆的平房圍着操場,成直角的兩排平房是教室,另一排平房是老師的住房。我的班主任老師就住在那裡 – 她家看起來寬敞的房間裡擺着睡覺的床、做飯用的桌子及蜂窩煤爐。需要說明的是,操場並非水泥面,是泥土夯成的,房屋均為磚瓦結構,在當時已屬上好的條件,且頗具民國風情。
學校有食堂但沒有餐廳,中午,老師們大多是從食堂打來飯菜在辦公室用餐。多數學生是要回家午餐的,每天從家到學校來回要走三趟(早、中及下午),來時各自行走,回時家住同一方向的學生各年級排隊同行,路上學生們陸續離隊回家。
記得當年回我家那隊為了抄近路,也為安全 (那時大路上汽車不多,但偶爾還是會有),走的是彎曲的巷路,小巷兩旁是低矮簡陋的民房。我們常常在一家人門口駐足,觀看一位繡娘在屋外半人高的綢緞繃架上作被面一類繡品,繡娘大約40多歲,燙髮黃瘦,身穿大襟中式衣服。只見她左手的中指與無名指夾着香煙,不時吸一口、又輕輕吐出,右手飛針走線,那參差的針腳與變幻的色彩,繡出美倫美奐的花蝶鳥等圖案,令人着迷。我猜她是領了蜀繡工廠的活,在家做“來料加工”的。
1964年,龍小遷入錦江邊的新校舍(臨江中路8號),花園圍繞的白色樓群氣勢非凡,與當時成都最高的建築錦江賓館隔江遙遙相望。明亮的教室,全新的桌椅,磨砂玻璃黑板 …… 龍小的學生們是幸福的。此後我每天上學的路卻更遠了,要走大路,從磨子橋附近的住家大院經過汽車修配廠,過新南門後左轉,沿着江邊到學校。也就告別了那條曾經走了4年的小巷。
紅點:龍小新址
綠點:龍小舊址
黃點:當年我家住址
作者1964年留影
秋韻 2020.10.21於諾城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