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同題舊體詩詞淺評(之二,詞全集) |
送交者: CHUTIAN 2006年05月08日12:59:04 於 [詩詞歌賦] 發送悄悄話 |
四月同題舊體詩詞淺評(之二,詞全集)
在此將詩友們的詞類大作匯集一處,並加上自己的粗淺體會。不當處請多包涵,予以指正,或權當一笑! 王國維曰“詞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大家寫過詞,至少有當詞人的企圖了。這個詞集當是一組赤子之心的展現。 ------------------------------------------------------------------------------- 龍蛇四月興飛騰。借雲蒸,舉仙乘。海南長白,萬類競生生。 楚宮遺蹟繞青藤。澤邊丞,苦行僧。敦成大愛,自古善犧牲。 小金兄自解:上片由周易乾象說到生生為仁。“物之不齊,物之情也”,這是孟子的話。意思是承認社會中沒有絕對平等的事。但是接著反用老子的話,認為即使承認烏托邦式的平等不可能,但是也要把一定條件下的社會平等當作人類的理想,把生存權推延到每個民族和每個人。(我主張站在中國傳統思想的立場上,兼取西方自由主義和新左派的長處,而不主張各走極端。)。下片沒有什麼深意。“澤邊丞,苦行僧”,只是說敬仰一些歷史上和現實中為民求生請命而獻身的知識分子。“敦成大愛”,出自易傳“安土敦仁”語。土為坤,仁為干。“敦”是勉勵促進的意思。 這首詞用典豐富,寓意深刻,是一首充滿同情和正義精神的好詞!我十分贊同金兄通過此詞傳達的理念。讀完金兄解釋後,大家大概會不約而同地再讀一遍詞本身。老子的原話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金兄反用得很好。另外還想請教一下,“苦行僧”作為慣用語的含義大家熟悉,何以“澤邊丞”可與之並列?如果不是具體指某個古人,是否用詞太具體,難道換個“山邊丞”也一樣行嗎?或許還是模糊各有所指,讓人聯想,比如我想到屈原? 原以為“海南長白”和“敦成大愛”兩句出律。經金兄考證,這是與蘇、辛不同的另一個版本。 ------------------------------------------------------------------------------- 清明時節雨紛紛 嘆英魂 隔晨昏 十七年來 寂寞鎖孤村 青春年少剖丹心 卻無人 識真金 熱血輕拋 難挽日西沉 “十七年”,倒算一下,很難不聯想到那個重大的事件。“隔晨昏”,陰陽兩界永隔。“逝者如煙”,語輕意重,重到讓人禁不住“淚沾襟”。下闋頭幾句,聯繫到上闋的“寂寞鎖孤村”,使人意識到作者好象不僅僅是旁觀者。曾經懷才不遇,有志難酬,“熱血輕拋”。如今遠離故地,依然愁緒一懷,壯心不已。 江南小師父的詩詞多數仍然是關於俗世的事與情。這一首也不例外,而且直舒胸臆,淋漓盡致。雖然沒有給人多少回味的餘地,但很好地完成了詩詞的功能之一,那就是真情的宣泄。 ------------------------------------------------------------------------------- 清明雨泣奠先英。放悲聲,痛填膺。濕艷紅旗,烈士血猶腥。 潤春碧血錦花親,有黃鶯,唱新生。翠柳婀娜,芳草喜天晴。 這首清明詞很好地利用了江城子的兩闋結構,上闋悲懷先烈,下闋喜頌新生,意象亮麗,感情鮮明,充分表達了作者的心聲,也感染了讀者。不過用語似仍有推敲餘地。“親”“春”與其它韻腳無法通押 (抱歉上次未指出)。 “帆怒綻”的“綻”通常只與花連用吧?對此疑問,餘閒兄答道:“帆怒綻”句,系比喻,是指遙望江中白帆如朵朵怒綻之白蓮。當否?請指正。如果說有典,昔人有“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句,此處不過化用其意境。 ------------------------------------------------------------------------------- 巍巍大壩截春江。亂山崗,變滄桑。千里平湖,一片白茫茫。 春天譜寫樂新章。樹梢黃,鳥聲揚。交響聲中,人類戰歌強。 春江平湖,萬物交響,餘閒兄對生活的信心和熱愛這裡再次溢於言表。類似前一首,用詞上有些小問題,比如“滄桑”兩個字含兩個狀態,本身就是“變”,說“山崗”變成“滄桑”好象不大對。 對此,餘閒兄解道:“滄桑”有二解,一,滄海和桑田。二,巨大的變化。如楚君那樣用第二解,這句話就是:亂山崗,變了,巨變了。帶有“當驚世界殊”的味道。似乎也通。當然前人未這樣用過。暫保留,有佳句再改。 餘閒兄進一步註解:本意想表達人類在改地換天的鬥爭中創造了美景,改造了自己,成為萬物之靈,然而面對廣漠的宇宙路更長,要象朱元璋逐鹿中原那樣,不稱王。繼續在改地換天的鬥爭中有所作為。這是人類生存之道。 ------------------------------------------------------------------------------- 枝頭喚得葉青青 醉風情 卻飄零 百花艷處 落去殉繁榮 柳煙漫捲碧霞輕 縱纖縈 斂蔭萌 曾經繡影 沉寂自空冥 易兄自解:思路就是, 柳絮等把柳葉變青了,正陶醉呢,自己就飄落了,在那一片綠蔭中默默孕育新生。寫上闋時, 我想的是三文魚(本想寫三文魚,但用舊體太難), 千里迢迢游上來產了卵就死了。柳絮也是, 最早在春天裡發芽,孕育了青葉,自身就完結了。人生何不如此? 都在為他人做嫁衣裳。子女的成長是以父母的生命為代價的。但長大的孩子對父母的情感又豈及父母於子女之萬一? 進而說, 每個人有都是如此, 最後都空了。但生命又是這麼循環的。所以, 下片樂觀一點, “笑重生”。反正就是試著往詩會的題目上牽強附會。 :) 易兄這首語境很美,從柳絮飄落導出生命循環的大主題。幾乎每一句都很優美,精緻又不顯費力。但這似乎又是這首詞的問題。是不是從容有餘,激情不足呢?好的詞是不是還應多一點高潮起伏呢?易兄順手介紹了紅樓夢的幾首詠絮詞,使我們有機會重溫那些才子才女從詞中表現的個性和靈氣。林黛玉的“嫁與東風春不管”,薛寶釵的“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叫人過目難忘。或許易兄在給大家暗示努力的方向?人人都可再上層樓,在具備了易兄那樣的詩詞造詣基礎以後更是如此! ------------------------------------------------------------------------------- 弦音輕起帶溪長,近沁涼,遠微茫。月落清流,弓跳閃粼光。 驟然風起雨來狂,鍵沉踉,絲浮昂。珠玉齊喑,激流上穹蒼。 細煙自解:我這首詞的下闋,是想表達欣賞交響樂曲的高潮時,那種突然感受到的一種生命潛藏的激情,昂然向上的,沖穹而起的輝煌。其實,無論是誰,高貴或卑微,都有這種生命力,驅使人不息向前。。。。 迦砦評 :很生動傳神,能感受到音樂的起伏跌宕。“鍵沉踉,絲浮昂。”還是有些生硬。 讀這首詞首先口感很好!琅琅上口,富有音韻美。寫音樂的詞更當如此。這首詞成功地把聽覺形象翻譯成了視覺形象。上闋中“茫”“月”“閃”“光”一連串詞好象一串閃閃的光斑,讓人眼目一新。“月落清流,弓跳閃粼光”佳句,比興用得美而貼切。“集萬水,匯一江”,寫得心曠神怡。下闋中接踵而來“風”“雨”“激流”“翻浪”,渲染了生命的激情。“激流上穹蒼”精彩。 改動後韻腳沒有問題了,但如迦兄指出用語有點生硬。整體上意境內涵似乎還不夠豐富,可能思路受到舊體格律限制,沒能象“細煙體”那樣完全放開:)。聽樂有感寫成舊體詩,壇上有過一些好的前例。我印象深的有沙之舟的“匈牙利狂想曲”、小金的“ 古曲十首”、yanfei的“琵琶”。 ------------------------------------------------------------------------------- 黃泉道上血軀橫,滿頭荊,掌穿釘。撕心裂膽,贖罪赴冥程。 孤墳空墓夜三更,九天驚,感身輕。銀樓玉殿,心繫萬生靈。 這首詞題材重大,描寫生動。壇上六位詩友給了好評,東兄可以滿足了:)。不巧本人是本月主持,還想藉此機會再說明一下我的不同觀點。以宗教題材入詩,在西方不罕見,比如但丁“神曲”。宗教的境界和情懷似乎也不妨用詩來表達。但我以為寫這類題材,很難迴避在宗教信仰上表明作者立場。基督教是定義嚴格的一神教,教徒和非教徒對天父崇拜、對宗教事跡的心態是完全不同的。這種差異限制了宗教題材詩的傳播和接受範圍。另外從技術上來說,表達這麼大的主題,似應選用更有容量、更舒緩莊嚴的體裁,多數格律詩詞形式不是很合適,“江神子”詞牌的節奏似也過快。 具體到東兄這一首,還有另一個問題,主要在上闋。我認為即使描寫悲慘的場景、沉重的主題,也應發掘美的元素,有所取捨,該迴避的迴避,該虛化的虛化。詩與畫不同,畫是二維的,你可以選擇主要看整體效果,也可以專注於自己欣賞的細節。而詩是一維的,讀者只能從第一行依次讀下去,無法避開使自己不舒服的細節。 ------------------------------------------------------------------------------- 西窗柳影晚風輕,夜長空,月朦朧。憔悴一天、獨自對孤燈。 利名場上浪濤洶,蠅逐腥,蟻相爭。一枕黃梁、來去盡匆匆。 這首詞立意鮮明但有點消極,反映作者對人生勞碌掙扎的態度。上闋借景訴愁;下闋直言泄憤。上闋里的意象很美,不過“遍浮萍”在夜色氛圍中出現,似不夠合理;接在“抬望眼”後,視角似成問題。下闋“鍾暮色”文法上難解。 ------------------------------------------------------------------------------- 江城子夜待江神。水微紋,月窺人。雪寒千里,冷傲下崑崙。 隔紗一笑態溫存。縱眉顰,色如春。問愁何故,恐未識風塵。 喜歡這首!金兄編了一個很美又帶點幽默的故事。長江之神遇巫山神女,情節動人,境界幽美,引人想象。應當沒有很深的含意,同金兄說的“生態”能聯繫上,但有點勉強。 ------------------------------------------------------------------------------- 芬芳生氣漫燕京。雨初晴,又聞霆。楊柳旌旗,學子對戎兵。 雲煙散處再清明。血方凝,草還青。數度炎涼,歌舞更昇平。 易明評:這首詞寫得豪情里有悲壯,震撼中有蒼涼.開頭三句, 簡潔地寫出了當時的時間,政治氣氛和參與主體. 寫得巧妙. 起句看似平淡,實卻不溫不火,也與後兩句有對比的效果.下面兩句戒嚴了. “對”字尚可商量. 不是學生在與部隊對峙, 而是手無寸鐵的人們在槍口下捍衛可伶的信念和理想. “春夢碎”, 能否寫得更慘烈些呢? “木樨地,火流星”, 極好! 文字上對得巧, 意思也深切. 那是打槍最囂張的地方,真是木化為火,地上飛星. 讀者還可由這六個字生出許都聯想和想象. 比如我想到了那塊腐朽的土地上專制的殘忍,想到了年輕的生命瞬間消亡的恐怖,想到了他們理想的星空(下闋的”天邊魂去處”)這是這首詞中我認為最好的一句. 易兄這裡評得夠寬容,大概與上個月說過不得罪人有關:)。有易兄捧場,感覺底氣足了點。自認這一篇與“生”很相關,表現了學潮中的青春生氣、生命在血與火中犧牲、劫後生機的復甦、和對逝去生命的悼念。學生是青春少年,遊行成功了就開舞會慶祝。代表國家機器的軍人也很年輕,卻沒那麼自由,值得同情。用簡單的“對”是想迴避政治是非,要是換個“抗”,立場出來,卻離題了。不突出立場不等於沒立場,下句“春夢碎”透露一種失望。這是自己當時最主要的情緒吧,為中國失去一次和平轉型的機會。但“春夢”一詞感情色彩可褒可貶,對讀者來說仍然迴避了政治立場宣示。下闋用“再”是不好,前面有“又”了,改成“復清明”吧。 我是初學,談不上經驗,但報告一下學習過程還是可以的。我以為第一步應是立意,找自己真有感覺的主題,避免“無病呻吟”。這首江城子的立意上面說過了。第二步是尋句,想出一兩個自己覺得有特色的句子。為什麼不從第一句寫下去?連韻都沒定,怎麼寫?再說,要是出不了一個好句,就算成了篇也無趣。具體到這一首,我最先想出的句不是第一句,而是“木樨地,火流星”和“一輪月,幾家情”。想出幾個關鍵句,韻也就相應定下了。第三步是成篇,從頭到尾儘快順完,哪怕只有笨句子也先寫下來。詩詞應有一口氣,要流動起來,或者說有連貫的意思。要是分散的句子湊多了,連不成氣,也只好扔掉。第四步是補漏,把那些笨句子換成自己能接受的句子,這一步可能會耗很長時間。甚至走不完這一步就忍不住貼了。總之,有第一步就不會無病呻吟,有第二步就不至於乏善可陳,有第三步就不會過於鬆散……。寫多了,大家若看煩了下回別讓我當主持了:)。 ------------------------------------------------------------------------------- 青春學子沸燕京,雪陰晴,炮雷霆。熱血長衫,道靜藐強兵。 街銜曉日欲天明,紫殷凝,彈煙青。國際悲歌,一夜亂將平。 滿子兄這首和詞的第一段看上也是寫學潮,但“長衫”一出,就知道不是這一場,而是那一場,“一二九運動”。“道靜”應算現代典故吧?下闋的用語又讓人更多聯想近年那一場。統治者認為自己比學生更懂得國家利益,為了“穩定”,一人的意志優先,用晴雲的話說是“朕家事,豈容情”。“彈指”難解,滿子兄說是想指發令扣動扳機,亦想指視人的生命如草芥。很凝鍊的詞,意思比我那首更複雜深刻,體現了對國家命運的責任和思考。但是不是前後主題分散了一點? 以前知道滿子兄用語不拘守常規,還記得那個“咤盡嫣紅”。這首也有一些改變詞性的用法,比如“沸燕京”,“炮雷霆”,“紫殷凝”,我讀詩少,也不知道這些用法是否有先人前例,還是滿子兄的獨創。只好將信將疑地欣賞。 ------------------------------------------------------------------------------- 故人朔漠又清明。憶寒凝,問墳青。月夜歸鄉,塊壘可澆平? 風友詞前有序:昔靖節先生歌曰:“死去和所道,托體同山阿,親戚過余悲,他人亦已歌。”今讀Chutian,何滿二兄唱和江城子二闕,悲從中來,以原韻並取杜工部 “環佩空歸月夜魂” “獨留青冢向黃昏”意,附和一首,以資忘卻之紀念。 風友這首突出一個“悲”字,感情深切,明顯不當事外人。幾個三字句如“只空對,滿天星”,“憶寒凝,問墳青”,“遺慈母,嚼悲情”,都好象滲透着悲情,直觸讀者心底。“百代清華”可以泛指京城,學潮的大環境,不知是不是碰巧也特指那個學校?如是則誇張的多了點:)。 ------------------------------------------------------------------------------- 牽心四海遠離京。燕呼晴,浪沖霆。華表如桅,草木動皆兵。 幾遭日蝕又瞳明。任飄凝,亂丹青。悲喜紅塵,宮調復清平。 金兄又講故事了。上闋皇帝出巡,威儀雄壯,忽然災禍隨天變瞬至。下闋好象過了很久以後,回到宮裡瑣事,史官文人舞文弄墨,說起了開元天寶事變,也許就是上闋講的那一段事。 “燕呼晴,浪沖霆”“華表如桅”這些用法都很新奇,體現了作者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任飄凝,亂丹青”精妙,金兄自解:“飄指飄浮,凝指固定,說一種不由自主的狀態。”“來聲嘆,不矯情”,大實話甩出去,瀟灑收官,又是另一種味道。這是一首步韻佳作。 ------------------------------------------------------------------------------- 梨花一雨夢舊京 三板晴 一聲霆 霸王來也 鞭下涌雄兵 忽然垓下美人明 淚兒凝 衣兒青 楚歌聲里 歸鄉路不平 夢返長安有評:淚凝梨花雨,氣蓋楚霸王。好圖好詞! 黃衫出場就先聲奪人。很象京劇的開場,英雄亮相,威風八面,力拔山氣蓋世。下闋風雲突變,英雄末路,美人魂斷,哀婉欲絕。講了兩千年的老故事仍然讓人扼腕嘆息 。寫得挺順手,是不是?以致於有幾句明顯太隨意,如“妾先歸去君慢來”。 ------------------------------------------------------------------------------- 時交穀雨百花香 始無霜 可栽秧 聲聲布穀 促莫誤農桑 老農辨稗有良方 稻修長 稗無章 稍寬葉面 白線葉中央 看來子云兄步陶淵明後塵務農去了?怎麼把莊稼人的事搞得這麼清楚?可惜老農終究還是糊塗,忙一年收的竟是草。結尾幽默得可以,為一首平和的詠農之作平添妙趣。風格樸實無華,在自然中顯功力。 ------------------------------------------------------------------------------- 繁花四月競芬芳。鬱金香,舞霓裳。嫵媚風流,雅韻沁心房。 緣無彩蝶野蜂狂。品端莊,世無雙。引玉拋磚,詩詠訴悠長。 好象置身鬱金香盛開的原野,一片花色耀眼。上闋盡情歌頌鬱金香之麗質,下闋似主要寫鬱金香的“人”緣。“緣無彩蝶野蜂狂”一句,稍覺一點含糊,是說因為沒彩蝶才有野蜂嗎?“引玉拋磚”一句來得有點突然,怎麼從“無我之境”的贊花,轉到“詩詠”上來了?結句構思有新意。 ------------------------------------------------------------------------------- 荒原冷月對長空,炸雷轟,震飛蟲。百禽驚怯,走獸臥林中。 神魂聚散醉情濃,霧重重,雨濛濛。去來無影,變幻若霓虹。 閒者自註:上闕虛景代情,喻一組心境(嵌十三字表若干心情狀態)。下闕記述心生心滅心滅心生的一個循環再生的過程。 閒者在與三老討論後寫到:生而惑,惑而閒,閒而靜,靜而空,空而滅,滅而生。真應該好好寫寫這“六道輪迴”! 這一首有氣勢。上片寫盡大自然萬物生息景象,而且是史前洪荒時代的景象。下片表現對“世事若迷宮”的苦思,略有不夠盡意之感。韻腳字“生”出律。 ------------------------------------------------------------------------------- 蔽天金鶩掠黃塵,草芩芩,水混混。霧瘴繚繞,無語話荒墳。 回鍪百戰意猶醇,塔河潾,雕弓沉。白沙湮日,函谷紫煙焚。 這篇讀來一股肅殺之氣,算不算瀟兄自己標榜的“草莽氣”呢。細讀感覺作者語言很有功力,以今人之筆逼真描寫出了古代的戰場和墳場,沒有什麼弱字病語。戰爭並不在進行中,看到的只有戰爭的慘烈痕跡。不過,透過濃烈渲染的氣氛,沒有讀出明顯的主題和邏輯。就象這是一幅畫,讓讀者得到一種強烈的感覺,但很難轉換成言語。 ------------------------------------------------------------------------------- 花開四月鳥鳴晨 雨紛紛 邑芳塵 一夜無聲 草木已深深 人生似幻夢如真 忽東門 又西村 一念之間 回首百年身 夢兄這首輕鬆道出人生滄桑哲理,平和無礙,豁達隨遇。“人生似幻夢如真”,說得巧妙又暗合神理。 ------------------------------------------------------------------------------- 朝來晴雨鵲鳴椏,綠水皺丹霞。節物四時春好,清明十載天涯。 銷魂在在,沾泥柳絮,著露梨花。杯酒重溫有夢,人生一寄無家。 山人這首清新宜人!讀之好似穿行於沾滿晨露的草地。“沾泥柳絮,著露梨花”細膩。“杯酒重溫有夢,人生一寄無家”好句,只是使人傷感頓生! ------------------------------------------------------------------------------- 春日登高,洞庭晴翠,暖風雲水茫茫。 雙雙,雁翔鷺翥,頻啼影飛翻,似溯流光。 東兄好詞。上闋放眼千里,明麗悠遠;下闋回溯千年,柔美迷離。“晴翠”眼熟,當來自白居易“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南眺”“望北”兩句意境開闊,惜未出深意。下闋首句中“翔”“翥”“飛翻”多詞同義,稍嫌繁複。“溯流光”使人聯想蘇軾《赤壁賦》中出現的一段歌詞:“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輕易借得一番空靈境界。“湘妃舜”詞序略有不順,露湊律痕跡。 ------------------------------------------------------------------------------- 曉鏡但愁紋滿面,星月催銀箭。轉眼又春光,柳綠花香,檐下雙飛燕。 與君咫尺天涯遠,萬縷柔情亂。莫道不消魂,波漾雙潭,碧水深無限。 很好的相思詞。不過所配畫更好。東兄讀詩多,除上述“莫道不消魂”用了熟句外,第一句當化自李商隱“曉鏡但愁雲鬢改”。接著“星月催銀箭”可能受歐陽修“人間不合催銀箭”啟發,銀箭是古代計時的器具。借句或化句通常類似用典,可增加作品趣味。但如果用得過密,就成為一種文字遊戲。應當追求比原句的用法更有高明處,或借其形改其意而用之。 ------------------------------------------------------------------------------- 空有拂堤絲萬縷。不計縈春,反放行船去。 獨上樓台聞杜宇。此際銷凝,目斷眉峰聚。 紅塵黑客君有評:“沾衣總惹人情緒”乃佳句於佳位。“反放行船去”趣味頗濃。“黃昏小院梨花雨”欲結得瘦些, 但似墜套意。就句論句,詞到此須入柳意深處,可惜“梨花”礙眼,更兼已有“雪絮”。(後紅塵君自認少讀了題中“楊”一字。) 不可思議君代答:“柳”者“留”也,“梨”實為“離”。斯人已去,留無可留時“梨花雨”不比“柳”意更合主人公心緒嗎?(嘿嘿,硬充掌故了。也可能解歪) 山人回應:不是“詠柳”,所以以為不別收到柳作結。上片幾乎說盡柳的意象。下片歸結到人。“梨花雨”多重意象諧音正其中之一,謝謝“思議”“議”了。還有淚、落花、春去、、、 山人的詩常給人底蘊深厚之感,使人禁不住要通讀了再細讀。聯想起了宋人晏殊的“弱袂縈春”“憑高目斷”,王觀的“山是眉峰聚”。在“白水”處頓住,山人解曰“先秦歌謠就有白水詩:浩浩白水。鯈鯈之魚。”總的來說這首詞的用典不露痕跡,即使不深究也可欣賞,比較符合我的願望和水平:)。也喜歡紅塵黑客君所指佳句“反放行船去”“沾衣總惹人情緒”。結句“黃昏小院梨花雨”語境很美,按前句邏輯順下來當是夢中景,大概是山人本意,但從詞的整體看也可以是實景,直觀上就稍有重複感了。 ------------------------------------------------------------------------------- 風過神州煙萬縷。吹到隋堤,又往蘇堤去。 燕絮相逢遮棟宇。恰似浮生,忽忽傷離聚。 隋堤是隋人所開大運河河堤。蘇軾一首江城子中有“隋堤三月水溶溶”,好象“隋堤”象杭州“蘇堤”一樣都是詞人常用外景。上闋詞意淺顯,從宏觀的掃描,拉近到一位亭亭“佳人”。下闋起得巧妙,議得自然,“暮春還少清場雨”結得新奇費解,耐人尋味。整體上有一種淡雅的憂鬱,一種和諧的美。 ------------------------------------------------------------------------------- 楊柳輕柔揚萬縷。怒綻絨花,欲送春歸去。 羞戀瓊樓棲玉宇。志遠高飛,生命緣離聚。 餘閒兄果然反眾意,寫出了新精神、“豪情緒”。詞意可有多種引伸,“為打工仔吶喊”可算其一。謝謝餘閒兄的義士胸襟。 ------------------------------------------------------------------------------- 春泮池冰瑩雪盡。枯木回青,昨夜雷驚筍。 紅杏牆頭枝展粉。臞柳腴荷,怎敵娥眉韻? 春情濃郁。“枯木回青,昨夜雷驚筍”,傳神。“今曉東風頻送吻”,個性好句。下闋頭兩句顯得有點甜膩,取決于欣賞者口味。 ------------------------------------------------------------------------------- 若耶溪 朵朵粉香凝,枝枝弄曉晴,輕盈淡雅盪緋綾。 心潮恰似花潮湧,詩意繞沙汀,迷離夢幻水清泠。 迦砦評曰:寫得十分飄忽空靈,得櫻花神韻。不知是否這曲要求疊字? 好像過多了點。 與迦兄完全同感。疊字用得好會出效果,但這裡是顯得過了一點。櫻花最引人入勝的是其繁盛。這首詞用大部分句子直接描寫櫻花的姿態景象,給人紛紛揚揚美不勝收的感覺。“心潮恰似花潮湧,詩意繞沙汀,迷離夢幻水清泠。”這是最好的一句,也是唯一跳出實景的句子,在其它句子烘托下達成了意境的升華。 “緱山月”不是常見詞牌,若君選之不知有無特別原因?對此若君答曰:選詞牌:1、想和要寫的主題能聯上些微意思,使詞牌和內容略顯協調一些。2、總想試新。這個中調試過之後,感覺不錯,說不定今後還會用。(缺點是沒有熟詞牌用起來得心應手) ------------------------------------------------------------------------------- 西園獨立望長亭,千蕾似珠凝。天邊忽見春來影,粉顏開,萬朵柔情。 傷別琴曲恐凋零,風淺送雲輕。卻旋裙裾飛花雨,落櫻紛,紅蕊浮萍。 美不勝收的感覺。上闋寫櫻花從含苞到怒放。由於寫的都是眼見實景,一時難以確定“長亭”是想象中古代路旁供行人休息和送別的亭子,還是現實花園中實有的長亭子。“天邊忽見春來影”妙思,避免了平實描述。“萬朵”“一樹”“幾枝”幾個數詞從遠到近到特寫,有意思,可惜不在一句中,遞進的感覺不明顯。 下闋開始鏡頭暫離開櫻花,提示“傷別”,“風淺送雲輕”與其說是寫景不如說是寫心境。“卻旋裙裾飛花雨”又一妙思,擬人用得好,轉換得天衣無縫。最後讓櫻落在流水裡,再造佳境。“誰言不伴君行”,按細煙自解,櫻花是動詞“伴”的行為主體,那麼“君”自是被送別的人。再回頭想想前面“長亭”,原來還是還是虛擬的送別之“長亭”!好一首婉轉別情佳作。 ------------------------------------------------------------------------------- 聽風聽雨望長亭,千樹冷香凝。天邊忽見回雁影,一長鳴,盞滿愁情。 殘香斷曲綠疏零,雨住落紅輕。扶闌羅裙粘花影,漣漪疊,玉蕊漂萍。 同細煙原詞不同,這首詞中景象不那麼實,不辨古今,故“長亭”給人的印象更容易取其傳統象徵意義。以“千樹冷香凝”喻櫻花,高妙。“天邊忽見”抄用原詞,應有更佳寫法,不過後半句“一長鳴,盞滿愁情”有新意。“雨住落紅輕”傳神。“扶闌羅裙粘花影”綺麗。結句“誰言碧水常行”意思有點勉強,露步韻難處。總的來說這一首和詞語言精緻,進一步發揮了原詞中落櫻傷感之情。 ------------------------------------------------------------------------------- 一 芳菲誰與醉春城。止愁生,覓閒情。一陣春雨,花落萬湖平。 二 高空掛日黛金斑。坐休閒,列星環。翡翠書齋,上下墜騰間。 小金這兩首不算同題作品。在這裡作為四月中寫出的“江城子”詞一併列出,以方便詩友查閱欣賞。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