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的光系列組詩
後記:上學作文憋不出還非要嘗試這麼斷句寫詩,很是貽笑大方,而且工程建設和維護雖然平凡但也有很多不平凡之處,被我寫的流水賬一般,萬望不被大夥拍磚吧。工作這麼多年,環周長的具體數字稀里糊塗,開始寫成了63米多,多謝宣指提醒,發到公眾號的文里的數字改不了了,這裡的改成66米多。
取這麼個標題,讀者一定覺得很奇怪,就容我慢慢道來。這裡的科大,是指中科大--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初中時從開始聽到她的名字起就被她吸引,並為之神往的大學,我也有幸從這裡畢業。華為--中國最硬氣的公司,希望在將來會變成最硬氣的公司之一,也是我目前心中頂天立地的頭一號。本來華科大和華為應該是最有淵源的,大部分高管都出自該校,雖然並不是很了解這所大學,但因為這一點也讓我對她心有青睞,為什麼華為又被我這麼生硬地把中科大與之聯繫到一起呢?弄得好像中科大來貼金一樣。是不是貼金,隨別人怎麼說吧,總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應該是最能代表中國科學技術水平的一所大學。對中國這個字眼,那自是包含了萬般情感,是我心中的中心。中科大自始就占有了這個光輝的名字,她的建立、發展、歷經的坎坷以及曾經走過的輝煌,讓她並沒有辱沒這個光輝的名字,並將帶着這個光輝的名字經歷更加的輝煌。兩個心中頭一號的地位,自然就被我這麼生拉硬扯到了一起。這樣地拉扯在一起,除了在我心中的地位,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硬氣,歷經坎坷,浴火而不毀,因為這個硬氣,做事不等不靠,因此而能快速的崛起。中國,這個古老而又嶄新的國度,遠古時即使經歷了各個朝代的更迭和沉浮,但一直是世界的中心;近代的腐朽沒落,國土和人民被群狼環伺的分割和欺凌,一代代先輩不斷地摸索和抗爭,最終成立了新中國。就像是經歷了一次浴火重生,我們的國家在快速的崛起,不遠的將來世界的中心也必將回歸中國,經歷千秋萬代,中國也必將象從前一樣帶給世界普世的和平和溫和,如果誰想和中國為敵,也完全可以來試試我們的怒火。科大和華為,都浴煉過烈火,科大經歷過國家發展中的浩劫而南遷重建;華為正經歷着美國舉國之力的打壓和脅迫。這樣的經歷,隨便換成其他的一個大學和公司,都會是一場滅頂的災難,即使經歷過來,可能也要經過長久的復甦和沒落。因為這個硬氣,科大扛過來了;華為正經歷着打壓,因為這個硬氣,也必將扛過。背靠着合肥、安徽、中國,所有的坎坷都會雲淡風輕地趟過。當中國再次回歸世界的中心,中國的科技也必將全面世界領先,必將會有批批的象科大和華為這樣的大學和公司更深入地探索和拓展我們對世界的盲區,我們的風尚和潮流也必將輻射和引領世界的潮流和風尚。說到輻射,讓我想起我所在的光源--在科大的合肥光源,做為一個二代的光源,運行質量和穩定性達到國際同類光源的領先水平,軌道穩定性等核心參數完全可以和三代同步輻射光源媲美。提到合肥光源,讓人不禁想起老一輩篳路藍縷地開拓,那時候只有幾個年輕的教工,在科大東區的一個小平房裡不斷地討論和規劃,構想和憧憬,每次討論結束,腿上都不知不覺地被蚊子叮滿了包。這些故事就像是傳說,可又是那麼真切的發生,後來合肥光源的夢想變成了現實。合肥先進光源,現在不再是夢想,而是新一代科大人必做的一件事,建成就要達到世界領先的水平和運行的質量。必將在科大里,象中科大一樣不辱中國的使命,成為一個極亮的光源對外輻射。
來到實驗室後,傳聞這裡以前是一片泥塘,朔源植根築基樁,實驗室從零開始,當時一期工程時前輩建起光源的傳聞,各種軼事以及四大小金剛的故事讓人神往。。。
1983年4月8日,國家計委以計科【1983】470號文《關於建設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的復函》批准了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籌備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實驗室正式立項。這是我國第一次將國家實驗室概念引入並批准實施的國家計劃,也是由國家計委批准建設的我國第一個國家級實驗室。
----實驗室網站上四十年前的這一天,如今轉瞬已四十年,特撰以上小詩紀念。
合肥先進光源將建設在合肥長豐崗集鎮的一塊地里,就象合肥光源起源於一塊大雨後肥鴨嬉戲的泥塘里一樣,先進光源也是類似的一片地。工程期間必是忙碌只爭朝夕(光陰似箭指日爭),因為同一個目標,山高水長的匯聚各路才俊於此(源流匯智山水長),光源建成後的鳥瞰圖就象一隻大眼睛(開啟奧妙睜慧眼),新光源的各路光線是一路路更加精密的光學探針,於精微處能更一覽無餘(工巧精尖無所藏),科學前沿的探索極限將會有很多成果開創於此,極限(紀極,極限也)的達到往往是科學新天地的開闢之始(紀極由此開新辟)。有緣各路才俊幸會於此建設新光源,念懷從前老前輩們為我們開闢的篳路藍縷的風霜艱辛,讓人感慨萬千(念懷篳路藍縷霜)。。。
註:曾寫過兩首詩:合肥光源四十周年紀念、合肥先進光源開工誓師大會紀念,為了湊這個長標題的藏內容詩,實在是江郎才盡,就把後面一首的前6句和後3句拿來復用。國器西北擴新地,家校又添新園區:合肥先進光源的場地建在現在合肥光源的西北方,依託的家校中科大同時又在新光源周邊建了個新校區;基坑今起開挖砌,礎柱繼而深潛立:開工了,基坑要開始挖了,防水層也會鋪砌,為了防止常年運行的沉降,還要打很深的礎柱直到地下堅實的岩層上;項頸昂起躲絞索,目光如炬細察析,及時自主當用起,配合早有外延力:這類高科技領域的大科學工程,需用到很多尖端的技術,中國基建狂魔,建築方面的技術領先全球,不需要擔心受制於人,儀器、裝備、非標加工、硬件材料等領域,儘量用國產技術,即使現在沒有的,如果工程建設期間有了,當及時用起,國內產業很多領域的崛起,只要不盲目照搬向外尋求方案,早就在等待高科技的需求,是工程的外延助力的能夠共同配合解決問題。科教興邦大國策,技術盈身坦蕩行:科教興邦、自立自強是中華的大國策,搞技術的也從來不怕折騰,跟緊時下最新技術,並工程上大膽啟用不守舊、不守在自己的舒適區,是一個技術工的最基本要求,科技的發展,很多職業的准入門檻都在變低,一個新東西,也很容易一次培訓就熟悉起來,特別有老的固有技術的基礎,接受新的方案並不難。參與建設的建設者們,都是一身技術坦蕩的穿梭於新舊園區為新光源的建設忙碌着。這幾篇合在一起發一下,以後慢慢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