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請容許我用第101 首簡單介紹一下這種莎士比亞式十四行詩的形式 與作詩的方法。請先讀原文: Sonnet 101 1. O truant Muse what shall be thy amends 2. For thy neglect of truth in beauty dyed? 3. Both truth and beauty on my love depends; 4. So dost thou too, and therein dignified. 5. Make answer Muse: wilt thou not haply say, 6. 'Truth needs no colour, with his colour fixed; 7. Beauty no pencil, beauty's truth to lay; 8. But best is best, if never intermixed'? 9. Because he needs no praise, wilt thou be dumb? 10. Excuse not silence so, for't lies in thee 11. To make him much outlive a gilded tomb 12. And to be praised of ages yet to be. 13. Then do thy office, Muse; I teach thee how 14. To make him seem, long hence, as he shows now. 再看我的譯文: 不負責的繆斯你沒看出真染上 美的顏色你拿什麼彌補這誤差? 真和美都依靠我的愛人生光華, 你也如此,因此上才身份高雅。 繆斯請 你快回答,你會不會說: 真理他 自有本色,不需色彩加; 美不需 畫筆描,美是真的圖畫; 即使永 不交雜,絕佳就是絕佳? 因他不 需讚揚,所以你不說話? 這沉默 藉口你別拿,你得讓他 比鍍金 的墳墓更加長久放光華, 世代受 人夸,這是你的責任大。 繆斯盡 責吧;我教你如何讓他 長遠和 當前的模樣兩看似無差。 前已說過,和中文的律詩或 者絕句一樣,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也講究起承轉合。例如,在這首詩中,1-4行是起,說的是美麗和真 實的榮光還有詩歌的高雅都來自他所愛的人,5-8行是承,進一步說明真實 和美麗的本質就是最善,因此不需要任何裝飾 。9-12行是轉,人不能因為真和美不需要修飾就不寫詩讚揚它們,相反要寫詩讓它們世世代代永放光華。最後13-14行是合。至少有三重意義上的合:作者、繆斯,和那位他最終都被整合到同一歌頌真和 美的事業中了,這是第一層意思的合。第二層意義上的合更是切題:終點在新的認識高度回到了起點,也就是開始時不盡責的繆斯在終點時成為了稱職的繆斯。這合乎黑格爾後來所總 結的人類的認識過程和歷史發展呈螺旋形上升的狀態從終點在更高的認識高度上回到起點的規律。第三層意思上的合更是讓人拍案驚奇:本來繆斯是教人寫詩的詩 神,在這裡變成了詩人教詩神歌頌真和美使之永葆青春!莎士比亞怎麼教詩神寫詩呢?答案就在這篇詩歌裡面:真和美永葆青春這是抽象思維的結果,即從美和真這 兩個概念中推斷出他所愛的人的形象將永不衰敗的這一更高級的概念。所以作者在這裡是在教詩神既用形象思也用抽象思維來寫詩。在這首詩歌里,同時存在着 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形象思維是外在又明顯的,它明指詩神繆斯對真和美的錯誤認識和改正錯誤的過程,抽象思維是內在又隱涵着的,它暗指作者所愛之人 的理想化了的美好形象和內在美德。讀者雖然沒有看到他對他的所愛之人的外貌的具體描寫,但是能夠根據對真和美還有詩神的描寫想象出那個人的美好又高雅的形 象。這樣每一詩行中的每個細節都有言內和言外之意。達到了像外有像,言外有言之藝術境界。需要強調的是,我們能在這裡看到從概念上升到理念這一抽象思維的 過程,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從真和美這些概念中形成理想化了的人這一更高級的理念。這個理想化了的人不因人們民族甚至種族的差異而存在於所有人的抽像思維之 中。這也就是於無像處勝有像的奧妙之所在。必須指出,只有通過抽象思維形成的理念才具有普遍意義,而且只有在這種理念指導下的文學批評理論才能不分國界、 種族、民族、語言等差別而被普遍理解和接受。這也是莎士比亞的詩歌具有普遍性,在全世界都受到人們喜愛的第三個特點,也是最為重要的一個特點。順便指出,這一特點在漢語詩歌的創 作和批評中也是比較少見的。古典漢語詩歌的批評理論,特別是如今被人倡導的王國維的意境說,基本上是處於形象思維的水準。例如“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 “衣袋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這些句子都可以看作是對人的美好的品質的追求,但是它們都是些非常具體的形象 描寫,其言外之意也只有認識程度上的差別,沒有本質上的區別,也就是沒有從概念上升到理念這一認識論方面的飛躍。 所以,意境不管如何具 體、生動,打動情感,它只有特殊性,沒有普遍性。以後有機會我還會更加詳細地討論這個問題, 另外,這首詩採用了一些 修辭手段使得它具有在西方文化背景下的深刻又普遍的藝術感染力。例如,用西方文化典作為建構暗喻的材料:莎士比亞在這裡是把他的主題,my love (我的愛人,即那個男性的他),當作 柏拉圖式的最高理念或者理想來歌頌的;因為詩行中說了美和真的光華和詩歌的高雅都依靠那位他,也就是說那位他是真和美的光華和詩歌的靈感的源泉,這顯然是個複雜的暗喻。理解前四句或者第一闋的關鍵是“truth in beauty dyed” 這個短語中的dyed 這個字眼的用法。這個句子的按正常語序是truth dyed in beauty, dyed 後置是為了和第四行的dignified 押 韻。按字面意思,“染色”這個字眼並不出奇。出奇的作者採用了這個字眼的引伸意--即通過用美麗給真實染色,使之不斷色彩繽紛而且還曼妙生華--使得主題 的提煉和科學常識還有文學理論這三者巧妙地融為一起。在莎士比亞的時代,科學就已進步到了已認識到色彩的美麗來自陽光,莎士比亞顯然知道這一科學常識。所 以,我們可以看出,通過染色這個暗喻,莎士比亞美向我們展示了他對科學常識和文學理論的深刻理解和靈活運用,並間接地說出了他想優雅地說出來的心裡話:美 和真都是表象,美和真的最終實質是“我的愛人”。 還需指出,莎士比亞的每 首十四行詩歌都具有卓越的音韻美。不過,這不是我在此能用文字輕易說出來的,得要大聲朗讀。我將要關心的是如何讓我的譯文具有漢語詩歌中的類似的音韻美。 如果仔細閱讀這部全集,就 會認識到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的作詩方法和漢語的律詩或者絕句一樣的確是很注意起承轉合的,這是個很值得進一步探討的課題。我如今只是指出,莎士比亞式的十 四行詩在起承轉這三個方面的操作空間似乎更大、遣詞造句的規則似乎更寬鬆些罷了,因此合得似乎就有更加鮮明的層次感。下面請容許我以莎士比亞的第34首十四行詩為例說明。請先看原文: Sonnet 34 1. Why didst thou promise such a beauteous day, 2. And make me travel forth without my cloak, 3. To let base clouds o'ertake me in my way, 4. Hiding thy bravery in their rotten smoke? 5. 'Tis not enough that through the cloud thou break, 6. To dry the rain on my storm-beaten face, 7. For no man well of such a salve can speak, 8. That heals the wound, and cures not the disgrace: 9. Nor can thy shame give physic to my grief; 10. Though thou repent, yet I have still the loss: 11. The offender's sorrow lends but weak relief 12. To him that bears the strong offence's cross. 13. Ah! but those tears are pearl which thy love sheds, 14. And they are rich and ransom all ill deeds. 請再看我的譯文: 怎能許我以美景好天, 讓我旅途上雨衣未帶, 卻放烏雲從背後撲來, 而你驕容藏瘴氣後面? 再從雲縫中露出臉來, 曬乾風暴打臉的雨點, 創傷雖去傷痕去卻難, 這療法怎能叫人開懷? 你後悔可我損失仍在, 你知恥可我悲傷難排, 為他人而背十字架的禍災, 那人傷心不過將災禍稍減。 啊,愛之淚的珍珠成串, 那才是你富有的贖罪錢。 這首詩歌中的1-4行是起,說的是所愛之人食言讓他蒙受羞辱,5-8行是承,進一步說明在內心承受的傷害難以揮去。9-12行是轉,即所愛之人從傷害他轉折到對自己的言行後悔了。最後13-14行是合。至少有三重意義上的合:所愛之人流淚贖罪,兩人和好如初,這是第一層意思的合。第二層意思 上的合是點題:指出光悔恨傷心是不夠的,還得有愛,融合前面的矛盾和衝突。第三層意思上的合是通過使用使用西方文化典故實現的,在《新約》中,彼得因為擔 心自己的安全,在官家面前不承認自己認識耶穌,這叫作抵賴(denial)。後來他經歷了悔過 (即承認在道德上犯了罪,這一道德罪英文叫作offense)、痛哭流淚 (weeping)這三個階段,終於洗清了自己的罪過。 同樣地,詩歌中的你(那位貴族青年)對我(莎士比亞)的認識經歷了抵賴、悔過、和痛 哭這三個階段。莎士比亞在這裡使用這個典故並不是宣傳宗教信仰而是借用文化典故使得他的藝術達到了信仰的高度。需要指出的是,莎士比亞的典故往往和暗喻相 互結合在一起,貫穿於整篇詩歌之中。這首詩歌也是一樣。例如:1)暗喻:如把他之所愛比 作是太陽。全篇不見太陽,但處處都是太陽的影響。2)像外有像,言外有言: 明指天氣變化,同時暗指所愛之人開始許諾後又毀約等等給人造成的傷害和痛苦。這樣每一詩行每個細節都有言內和言外之意。達到了像外有像,言外有言之藝術境 界。中英文詩歌都是以這點為優秀詩歌的靈魂。3)妙用典故:這一點前面 已有解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