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侃詩詞:古典詩詞在古代是為了入歌的 |
送交者: 曹雪葵 2012年09月04日09:40:17 於 [詩詞歌賦] 發送悄悄話 |
古人寫詩詞,早先都是為了入歌的,後來,比如唐代興起的格律詩就不是專門為了唱了,但這絕不意味着格律詩不能入唱。唐代詩話里就有王維,王之渙還有王昌齡在小酒館裡微服偷聽歌女唱他們的詩,誰的詩被唱得最少的就得做東。他們那天被唱的詩都是七絕,其中就有: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啥叫古典詩詞?其它要素這裡且不論,一個最根本的要素就是能入歌的音樂感,也就是每個字聲韻的平仄規律,即格律。比如,一句話若都是一二聲的字,或都是三四聲的字,那就沒法唱。實際上真正的古典詩詞不是寫出來的,而是吟出來的。當下筆寫古典詩詞的時候,如果作者的大腦沒有同時過濾每一個字的讀音,那就不是古典詩詞創作。比如一邊填《釵頭鳳》,一遍自己的耳朵要在心裡聽: 紅酥手, 黃藤酒, 滿園春色宮牆柳。 我們聽到了什麼?首先是每一句的最後一個字都是漢語拼音的第三聲,也就是仄聲,這個位置的字,只要有一個變成了一二聲,馬上就聽着彆扭,因為格律錯了,也就是不符合美的音樂節奏規律。我們還聽到了什麼?還聽到了 紅酥 和 黃藤 是 一二聲,也就是平聲。從而形成了 平平仄, 平平仄, 這種有規律的抑揚頓挫的音樂感,只要不這樣寫,那音樂感就木有料。 第三句則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 這三句整體的節奏是:兩個相同的抑揚音步做鋪墊,接着來一句七字三音節以重複前面的抑揚的音樂感,使人的聽覺感官為之一新。 這就是古典詩詞為什麼要有格律。如果非常保守地來定義哪些是古典詩詞絕不可缺的要素,那就是:字義和聲音。光有字+義,沒有聲音,就不是古典詩詞。 天哪,俺咋這麼好絮叨涅?一下子說了這麼一堆兒。其實說一句“必須能唱的才是古典詩詞”就足夠了。哈哈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11: | [五言] 慨嘆人類需索無度、社會腐敗、 | |
2011: | 七律:無寐吟 | |
2010: | 女兒 | |
2009: | 柳青 為賦新詞強說秋 | |
2009: | 申時行: (圖) 人書俱老 | |
2008: | 申時行: (古風) 詠老炮灰競選 | |
2008: | 七絕 乘詩壇興盛抒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