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的語法特點 由於文體的不同,詩詞的語法和散文的語法不盡相同。律詩受字數、平仄、對仗制約,在語 法上卻比較自由。詞也一樣。
1) 不完全句 詩詞中不完全的句子經常見。詩詞是最精練的語言,幾十字中要表現尺幅千里的畫面,句子 結構要壓縮。一般是無謂語,或謂語不全。如所謂名詞句,一個名詞性詞組,就算一句。例如 杜甫的《春日憶李白》中有: 清新庾開府, 俊逸鮑參軍。 渭北春天樹, 江東日暮雲。 是說李白的詩清新得像庾信的詩一樣,俊逸得鮑照的詩一樣。當時杜甫在渭北(長安),李 白在江東,杜甫見了暮雲春樹,觸景生情,引發了甜蜜的回憶。意思很清楚。 又,崔顥《黃鶴樓》:“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這裡“晴川歷歷”是一句, “芳草萋萋”是一句,“漢陽樹”與“鸚鵡洲”則不成句子。但漢陽樹和晴川 ,芳草和鸚鵡洲的關係卻表達出來了。因為晴川歷歷,所以漢陽樹更看得清;因為芳草萋萋 ,所以鸚鵡洲更美。咱家曾經住武漢多年,我們常到江邊龜山賞玩,這情景當不會忘也。(何 日更重遊?) 又,杜甫的《月夜》:“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雲鬟濕”是一句,“玉臂寒”也是 一句,但“香霧”和“清輝”則不成句子,而關係是很清楚的。杜甫惦念妻子,想象她在富縣 (陝西)獨自一人觀看中秋明月,在亂離中惦念丈夫,深夜無眠,雲鬟為露水所侵,已經濕了 ,有似香霧;玉臂為明月的清輝所照,越來越感到寒冷了。 有時,表面上好象有主語、動詞、賓語,其實仍是不完全句。如蘇軾《新城道中》“嶺上晴 雲披絮帽,樹頭初日掛銅鉦。”這不是兩個意思,而是四個意思。“雲”並不是“披”的主語 ,“日”也不是掛的主語。嶺上積聚了晴雲,好象披上了絮帽;樹頭初升起了太陽,好象掛上 了銅鉦。毛主席的《憶秦娥.婁山關》:“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月”並不是“叫” 的賓語。西風、雁、霜晨月,這是三層意思,三件事形成了濃重的氣氛。長空雁叫,是在霜? 晨月的景況下叫的。 有時候,副詞不一定要像在散文中那樣修飾動詞。如毛主席《沁園春.長沙》“恰同學少年, 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恰”是副詞,後面沒有緊跟動詞。 又如“雨後復斜陽,關山陣陣蒼。”“復”是副詞,也沒有修飾動詞。 應當指出,所謂不完全句,是從語法方面講的。我們不能認為詩人有意製造不完全句。詩的 語言就像一幅幅畫面,很難機械地從語法結構上去理解它。這裡只想強調:詩的語言比散文語 言精練得多。 2)語序的變換(容後再談)
99-11-4(接上面) 2)語序的變換(容後再談) 在詩詞中,為了適應聲律的要求,在不損害原意的原則下,詩人可以對語序做適當的變換。 如七律《送瘟神》第二首:“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第二句的意思是中國(神 州)六億人民都是舜堯。依平仄規則是“仄仄平平仄仄平”所以“六億”放在第一二兩字,“ 神州”放在三四兩字,“堯舜”說成“舜堯”。“堯”放在句末,還有壓韻的原因。 又,《浣溪紗.1950年國慶觀劇》後闋第一句“一唱雄雞天下白”是“雄雞一唱天下白”的意 思。依平仄規則是“仄仄平平平仄仄”,所以“一唱” 放在第一二兩字,“雄雞”放在三四。 《西江月.井岡山》:“早已森嚴壁壘,更加眾志成城。”“壁壘森嚴”和“眾志成城”都是 成語,但是,由於第一句應該是“仄仄平平仄仄”所以“森嚴”提前到三四字,“壁壘”後置。 《浪淘沙.北戴河》:“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曹操《觀滄海》原詩是:“秋風蕭瑟 ,洪波湧起。”單依《浪淘沙》規則應是“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故“蕭瑟”放一二 ,“秋風”放三四。 語序的變換,也不能單純了解為適應聲律要求。它還有積極的意義,即增加詩味,使之成為 詩的語言。杜甫《秋興》(第八首)“香稻啄余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要認為應是“鸚 鵡啄余香稻粒,鳳凰棲老碧梧枝。”那就錯了。“香稻”、“碧梧”放前,表示詩人所詠是香 稻和碧梧,反是則所詠是鸚鵡和鳳凰,不合秋興題目。又,杜甫《曲江》第一首“且看欲盡花 經眼,莫厭傷多酒入唇。”上句有“看”則“經眼”好象是多餘,下句“傷多”(感傷很多) 似應在“莫厭”之前,但若然則即使平仄不失調,也是詩味索然。所以,這些地方如果按散文 要求,那就是不懂詩詞藝術了。 3)對仗的語法問題(容後寄)
9-11-14 99-11-17 3)對仗的語法問題 詩詞的對仗,出句和對句常常是同一句型的。例如: 王維《使至塞上》:"征蓬出漢塞,歸燕入胡天。"主語是名詞前面加上動詞定語,動詞是單音詞,賓語是名詞前面加上專名定語。 毛主席《送瘟神》:"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為橋。"主語是顏色修飾的名詞,"隨心"、"着意"這兩個動賓結構用作狀語,用他們來修飾動詞"翻"和"化",動詞後面有補語"作浪"和"為橋"。 語法結構相同的句子(即同句型的句子)相為對仗,這是正格。但是我們同時應該注意到:詩詞的對仗還有另一種情況,即只要求字面相對,而不要求句型相對。如: 杜甫《八陣圖》:"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三分國"是"蓋"的直接賓語,"八陣圖"卻不是"成"的直接賓語。 韓愈《精衛填海》:"口銜山石細,心望海波平。""細"字是修飾語後置,"山石細"是"細山石";對句則是一個遞系句:"心裡希望海波變平靜。" 毛主席的七律《贈柳亞子先生》:"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太盛"是連上讀的。它是"牢騷"的謂語;"長宜"是連下讀的,它是"放眼量"的狀語。"腸斷"連念,是"防"的賓語;"放眼"連念,是"量"的狀語,二者語法結構也不相同。 由此看來,對仗是不能太拘泥於句型相同的。一切形式要服從思想內容,對仗的句型也不例外。
4) 鍊句 (此節最重要,請認真讀) 鍊句是修辭問題,同時也常常是語法問題。詩人最講究鍊句;把一個句子煉好了,全詩為之生色不少。鍊句也就是鍊字。一般說,詩句中最重要的一個字是謂語的中心詞(稱"謂詞")。把這個中心詞煉好了,一字千金!詩句就變為生動、形象的了。著名的"推敲"的故事即指此。唐朝詩人賈島在驢背上得句"烏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他想用"推"字,又想用"敲"字,猶豫不決,用手做推敲的樣子,不知不覺地衝撞了京兆尹(相當現在北京市長)韓愈的前導,韓愈問明白了,就替他決定了用"敲"字。這個"敲",就是謂詞的中心此。(註:"驢背得句"良有亦也。人在輕微運動狀態下,大腦思維最活躍。現代交通,騎驢難了,乘車亦可。其他運動也行。我自己的一些想法就是乘公交車時產生的。你們做題遇上困難,不妨活動活動身體,反而想起來了。)(今天到此,下次再說) 99-11-18 (續昨) 謂語中心詞,一般是用動詞充當的。因此,鍊字也就是煉動詞。舉例證明。 李白《塞下曲》第一首:"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隨"和"抱"都煉得很好。鼓是進軍的號,所以只有"隨"字最合適。"抱玉鞍"比"半玉鞍"和"傍玉鞍"等等說法好得多,因為只有"抱"才能顯示出枕戈待旦的緊張來。 杜甫《春望》第三四句:"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濺"和"驚"都是鍊字。他們都是使動詞:花使淚濺,鳥使心驚。春來了,鳥語花香,本來應該歡笑愉快;現在由於國家遭逢喪亂,一家流離分散,花鄉鳥語卻只能讓詩人濺淚驚心了。 毛主席《菩薩蠻.黃鶴樓》第三四句:"煙雨莽蒼蒼,龜蛇鎖大江。""鎖"是鍊字。一個"鎖"字,把龜蛇二山在形勢上的重要地位充分地顯示出來了,而且非常形象。假使換成"夾大江"之類,那就味同嚼蠟了。 (曉雲、耀南,你們應該記得咱們仨當年常常去龜山蛇山賞玩,那局勢,那氣派是永遠不忘的啊。"龜蛇鎖大江"啊!江這邊是晴川閣,江對面是黃鶴樓。當時晴川閣正裝修,我們溜進去看那雕梁畫棟,到江邊那峭壁石下的江水裡放紙船和蛋殼"船",祝福着自己的"船"要"直掛雲帆濟滄海",譏笑着別人的"船"是"沉舟側畔千帆過"!那時侯,南兒8歲,雲兒四歲。這美好之回憶,使我一天都興奮。"何日更重遊"?) 還是書歸正傳吧。毛主席《清平樂.六盤山》後闋第一二兩句:"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捲西風。""卷"字是鍊字。用"卷" 來形容紅旗迎風飄揚,有動感,顯示了紅旗的革命戰鬥力量。當然,這是我們後來的分析,詩人當初是沒有想這些的,他是靠靈感,靠文學修養,靠直感寫的。他想了想,覺得用"卷"好而已矣。這就是所謂"水平"了。這是讀得多,寫得多,自然而然地生長的東西。(今天到此,明天繼續) 毛主席《沁園春.長沙》後闋第七、八、九句:“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糞土”二字是名詞當動詞。毛主席把當年的萬戶侯看成糞土不如,此二字恰當而簡練,是名詞轉動詞的鍊字之一例。 形容詞即使不轉動詞,有時也有鍊字的作用。王維(他信佛,佛經中有《維摩詰經》,維摩詰是一位居士,是頂聰明智慧的人,諸菩薩和他鬥法比智慧,比不過他。王維很崇拜他,所以字維,號摩詰。他是著名的田園詩人。他的詩,有禪境,是學佛的結果。)《觀獵》第三四句:“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其中“枯”、“疾”、“盡”、“輕”,都是謂語。但是,“枯”、“盡”是平常的謂語,而“疾”與“輕”是鍊字。草枯以後,鷹的眼睛看得更清楚了,詩人不說看的清楚,而說“快”(疾),“快”比“清楚”更形象。雪盡之後,馬蹄走的更快了,詩人不說快,而說“輕”,“輕”比“快”更形象。 談到這裡,基本上講完了。需要再說的是:凡涉及省略(不完全句),涉及語序(包括倒裝),涉及詞性的變化,涉及句型的比較等等,都關繫到語法問題。我國古代沒有明確的語法學科,但是詩人們在創作實踐中,經常遇到語法問題,而且處理得很好。我們今天應從語法角度去了解舊體詩。只有這樣,我們的了解才是全面的。(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