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看到吳宗說起這個老杜的飲中八仙歌,說它一韻到底,句句用韻,那就沒法符合一般的格律了。看來對這種體還不太了解,還得說他兩句。
為什麼它要符合一般的?它是自有其規律的。這是古風形式的,一種特殊的詩體。起源於漢武帝築柏梁台,大宴群臣,要求每人賦詩一句,合在一起成為一首詩。所以稱為‘柏梁體’。這種詩的特點,可想而知:
1)漢時尚無律詩一說,後人承繼詩風,自然好以古風為之。
2)由於每人作一句,是同時的,只好每個人都用韻,這與後來安排好次序的聯句不同。所以句句用韻。而由於同時作,後人即便把每句作成律句,也不必考慮句與句之間的粘、對關係,自然與長律不同。
3)不要求對仗。其實按古風看,當然不要求對仗。
這種詩例子不多,有幾個人作。後來有個別時候也有不是句句都用韻的,偶而不用的也有,但顯著的特點還是句句用韻。佳作很少。老杜還有一首麗人行,值得一提(注意這裡還夾有五言句):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態濃意遠淑且真,
肌理細膩骨肉勻。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
頭上何所有,翠微葉垂鬢唇。
背後何所見,珠壓腰衱穩稱身。
就中雲幕椒房親,賜名大國虢與秦。
紫駝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盤行素鱗。犀箸厭飫久未下,
鑾刀縷切空紛綸。黃門飛鞚不動塵,御廚絡繹送八珍。
簫鼓哀吟感鬼神,賓從雜遝實要津。後來鞍馬何逡巡,
當軒下馬入錦茵。楊花雪落覆白蘋,青鳥飛去銜紅巾。
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