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新郎】喀什老城
千古高台上。
月光中、漢來胡去,幾番鈴響。
驍勇班超歇憊馬,遠處張騫在望。
鷹照雪、天山浩莽。
當日東西絲綢路,嘆英俄偷覷生狂妄。
帕米爾,總含愴。
而今蜂穴連殘崗。
拒強拆,泥檐雖破,乃吾家巷。
六百餘年風共雨,還是疏勒模樣。
佛與主,誰聞尚饗?
苦命香妃香未泯,看人民廣場嬌娃唱。
毛太祖,臂猶壯。
(喀什老城)
(喀什老城 - 高台民居)
(喀什人民廣場)
【跋】喀什是咱們中國最西邊的城市,地理上它西臨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南望印度次大陸,它的南北有崑崙山和天山相抱,往西緊接帕米爾高原,東向則俯視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堪稱是中國的西大門。歷史上喀什曾為疏勒王國,最早到過這裡是漢代的張騫,而正式把它列入中國版圖的則是漢代的班超,在他出任西域都護時,喀什正是他的大本營。另一位路過喀什的古代名人則是唐代的高僧玄裝,他先到了喀什,再向西南向進入印度次大陸的天竺國,《西遊記》裡的兩界山大約在喀什的西南方向。
近代企圖爭奪喀什的是已經在印度殖民的英帝國和沙俄帝國,雖未完全得逞,卻終於各把帕米爾高原的西部和北部割去了一部分,現分屬於阿富汗和吉爾吉斯斯坦。
最早提出絲綢之路概念的是德國探險家馮·李希霍芬,最早在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發現樓蘭古城遺蹟的是瑞典的探險家斯文·赫定,他是馮·李希霍芬的學生。
現存的喀什老城已不完整,有三個區塊:喀什老城(喀什葛爾老城)、高台民居、和艾提尕爾清真寺周邊。約兩千多戶人家,兩萬多人口。房屋都是用夯土和胡楊壘就,最老的房子還是600年以前的樣子。按維吾爾的老習俗:人口增加一代,就在祖房上加蓋一層,借地形隨意建造,反正以老房子為中心向空中及四周延伸就是了,幾代下來,就形成了房連房、樓連樓,層層疊疊的格局。走到屋外的巷子裡看到的都是樓上樓、樓外樓、過街樓,再由無數迷宮一般的小巷連起來,這就是喀什老城。不要忘了,因為喀什地勢高而乾旱,房子下面大多挖有地道以儲存物品,總長度加起來估計也得個幾十公里了。
伊朗曾有個非常相似的村鎮,在地震中幾乎完全毀了。於是政府試圖改建喀什老城,但開始的方法太簡單了:別處先蓋些新樓,把老城的居民移出去,再把老城全拆了蓋新樓。老百姓不干哪,國際輿論也不干,因為喀什老城蘊藏的東西方交匯的歷史太厚重了,拆不得呀。當“強拆”這個話題“順理成章地”列入了議事日程之時,政府才發現在喀什這個是根本行不通的,只好罷手。喀什老城應該是全國唯一沒敢強拆的地方。現在的辦法是修:把地道先填死,原模原樣地重建,改用鋼筋水泥磚瓦,抗震標準要超過8級以上。口號是:“修舊如舊”,而每一戶的房子重修設計都要與用戶商定。最後修好了,外面的磚牆上還要塗泥,以保留那亙古以來的黃土模樣兒。房屋的修建由國家出錢,裝修費用則自己掏。
懷舊雖然是人類的本性,但時代的步伐是攔不住的,老城其實很早就被現代建築包圍了,人民廣場上來立着全國唯一的毛澤東塑像。在文革過後通知取消個人崇拜之時,喀什因為技術條件忒差,居然木有辦法來“禮貌地”拆除這個塑像,因其太高大又太堅固。一下子爆炸碎了吧,不敢;挖壞地基再從上面往下拽倒了吧,不敢。於是就斟酌先在四周圍起遮擋的架子,在到裡面慢慢地拆毀,但也因為工程過巨給耽擱下來了,誰知現在竟然成了一個著名景點。頗有很多旅客到喀什,看毛塑像是目的之一。世事炎涼,人心變化,實在是一言難盡哪。
附【賀新郎】詞譜:
中仄平平仄。
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仄。
中仄中平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
中仄仄、平平中仄。
中仄中平平中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中仄仄,仄平仄。
中平中仄平平仄。
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仄。
中仄中平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
中仄仄、平平中仄。
中仄中平平中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中仄仄,仄平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