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壇諸君詠《三國》只把目光注意到了國家主席、總理,還有軍區司令們,卻把知識分子們給忘了,這顯然是不對的。在下這回詠一位“大腐儒”- 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詩人、書法家、音樂家和古琴大師蔡邕。
七律:蔡邕蒙冤
孔壁遺文五車燼,
江南風雨廢春秋。
揮弦笑卜貪螂意,
飛白戲嘲奸雀謀。
齏韭外孫懷魏武,
黃娟幼婦死楊修
魂淹泉下難闔眼,
墓草遙牽荒漠愁。
另外,為了“水波藍影”詩友理解起來方便,在下特意講一下這首拙作中所涉及的歷史故事:
蔡邕是咱們現在的河南省開封人,活了六十歲。他家裡藏書很多,為此在當時頗為知名。他擅古琴也喜歡收藏琴,著名的“焦尾琴”就是他親自斫出來的:一根梧桐木在灶里正燒,爆裂的聲音很清脆,他急揪出來一看,好木頭!等斫成了琴它尾巴上還有一段兒焦痕,故稱“焦尾琴”。還傳他善於“琴卜”,聽琴或彈琴都能算出吉凶,在下覺得這個有點兒誇張了。
蔡邕還精於書法,擅八分體,還特別喜歡焦墨用筆,就像刷牆那樣,第一刷子下去還留有一條條的白地,被稱為“飛白”。漢代是隸書的年代,隸書又叫“八分體”,傳猛將張飛也能寫“八分體”,可惜羅貫中沒給這二人相逢的機會來一比高下。蔡邕喜歡書法到什麼程度呢?無亂到什麼地方,他最總喜歡到處去看碑文。如他在紹興便要去看“曹娥碑”,等到了地方天已經黑了,只好用手摸着碑文讀,讀完了感嘆,評價了八個字:“黃絹幼婦,外孫齏韭”。這八字何意?當時沒有人懂。
蔡邕是受董卓的牽連而被王允處死的。細說起來都是董卓為籠絡人心而故意褒獎他,而不是他要主動接近董卓,當時朝里的大臣莫不如此。之後他唯一寶貝女兒蔡文姬又被匈奴擄走,等曹操用重金再把她贖回來時,已經十二年過去了。
在一次行軍途中,曹操和他手下的主簿楊修路過蔡文姬的家,因一直仰慕蔡邕父女的文才,二人順道拜訪,竟然在她家看到了“黃絹幼婦,外孫齏韭”這八個字,一問連蔡文姬也稱不知何意。問楊修,則說已經猜出來了。曹操教他先別說出,二人離開走了好幾里,曹操也猜出來了,卻楊修先說。楊說謎底是“絕妙好辭”。曹操大驚,自己想了好幾里地的時間才想出,他卻當時猜出,很忌諱他的才思。不過這楊修偏好小計,而不嫻大謀,更不懂的維護領袖的光輝形象,常耍小聰明,後來曹操終於狠心,找了個藉口把他殺了。
蔡文姬丟失了那麼多珍籍寶典,卻保留着他父親寫的這八個字,卻和曹娥的故事有關:曹娥的父親很疼愛曹娥,曹娥自然也很敬愛她父親,誰知有一天她父親落水而死,連屍首都找不到。曹娥沿江走了幾晝夜,看到一處水在打轉,似有蹊蹺,她把自己的外衣扔了過去,水竟然把衣服旋了下去,曹娥於是在此處投入江中,不久人們在這兒發現了兩具屍首,竟然是曹娥背着她父親浮在水上。
為了紀念她,人們修廟立碑,碑文乃東漢文人邯鄲淳所寫,也就是蔡邕在擦黑兒時用手摸着讀出來的文章,寫得好,所以蔡邕給了他個“絕妙好辭”的評語!諸位若想一下:蔡邕只有蔡文姬一女,讀這篇碑文時會是什麼心情?而蔡文姬歸漢時,她父親已去世多年,而她卻保留這八個字,哪她對父親的懷念有多深,也就可想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