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三國》:用戟的戰將最厲害
開篇詩:
呂家塘底養青龍,荷葉涓涓收月精。
閒看孩童學探爪,猶然祖上斗三英。
三國里用戟的武將並不多,為啥如此?因為戟太挑戰膂力!大家都不知羅貫中的武功到底如何,反正《三國》裡他沒能描述出戟法的典型動作,大多說成一刺或一砍就如何如何,請看“三英戰呂布”的描述:
“乃河內名將方悅。兩馬相交,無五合,被呂布一戟刺於馬下...”
“上黨太守張楊部將穆順,出馬挺槍迎戰,被呂布手起一戟,刺於馬下。”
“呂布揮戟拍馬來迎。戰到十餘合,一戟砍斷安國手腕,棄錘於地而走。”
從只着眼於“刺”和“砍”就不難看出,羅貫中認為戟就是大刀和長矛的結合,實在是大錯!戟論“刺”不如長矛,論“砍”不如大刀。請看戟的構造:
看!戟旁邊的月牙個頭很小,它哪有青龍偃月刀砍人的力度?所以它的主要功能不是砍,而是“鈎截攪奪”。讓俺分別言之:
鈎:月牙後端的尖和杆形成一個鈎,敵刺我,我即往側後一鈎(注意啦:介個“鈎”可不是普通的“格擋”,普通的“格擋”敵兵器尚可迴避,而戟的月牙和杆形成了一個“夾角”,兩邊擋着,敵兵器很難迴避,只能往回抽。如果用月牙和杆的槓桿力把敵兵器的杆給“攪”住,它甚至都不能往回抽),敵兵器回抽時,我則用鈎“拿”住敵兵器的“杆子”順勢前刺!很兇險,不是嗎?
截:“截”是用月牙前端的尖和杆形成的夾角“截”住敵兵器,之後,如同前述“鈎”法一樣,順勢前刺。
攪:“攪”則是利用月牙的尖和杆形成的前後任一個夾角,“拿”住敵兵器再奮力一抖,讓敵兵器把握不住甚至脫手後,迅速反擊。這個動作非常地需要膂力,這就是為啥用戟的武將少的原因。因為沒有氣力是發揮不了“攪”的優勢的。
奪:“奪”是上述“鈎/截+攪”結合的技巧,說白了,就是控制住或攪落敵方兵器,以便迅速反擊。
可見戟的優勢在於“鈎截攪奪”以獲得有效的前刺機會,而單純地“刺”和“砍”絕非其所長,果如此,與矛與刀何異?
另外,戟還有一個先天的絕活:那就是在敵我雙方兵器被戟用月牙“攪合”在一起時,我方的“杆子”可以突然做軸向的旋轉,讓月牙脫離“攪合”後,先敵出擊。為啥我方能先敵出擊涅?因為脫離攪合的控制權在我。從這一點又可看出,實戰的戟只能一面有月牙,稱為“青龍戟”。而被稱為“畫戟”的那種兩面有月牙的戟多做儀仗之用,幾乎不用在實戰,因為兩面都有月牙反而妨礙“攪合”及其後的“脫離”,也妨礙貼住敵兵器杆子順勢前刺,而且在往後迴旋轉變攻擊方向是還容易傷到自己。
最後讓咱們離開《三國演義》,說幾句戟的真實身世。其實戟在春秋戰國時就出現了,但那時它的構造像“卜”字,其實就是一豎加一橫,是矛和戈的結合。請見下圖:
向上的是矛,橫向右邊的是戈,從其構造不難看出,古戟的技擊方法主要是用矛“刺”和用戈來“啄”。
而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裡出現的戟,在古代是不存在的。直到清代,這種旁邊帶月牙的戟才因為冶金鍛造技術的進步與青龍偃月刀一起大量地出現,並裝備到軍隊之中,成了實戰的兵器。後來戟逐漸地退出了軍隊,但青龍偃月刀直到袁世凱開始在小站練兵時,還裝備在軍隊之中。
這也等於說:歷史上三國時代的武將,沒有一個人是用戟或青龍偃月刀的,呂布和關羽用的都是:長矛!
這篇小文是隨着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侃大山的,是討論故事而不是考證歷史,那麼《三國演義》裡究竟有誰用戟呢?有這幾個人,他們是:呂布,曹彰,太史慈,典韋,曹操,董卓。不過只有呂布和曹彰用的是青龍長戟;典韋用的卻是雙戟,比長戟短,一手一柄;太史慈的戟是備用的短戟,平常插在背後,緊急中則投擲出去殺敵,頗類暗器,他的主兵器是槍。而曹和董用的都是“手戟”- 一種小巧的單手短戟,供平常防身之用。俺可以大膽猜測,董卓在鳳儀亭發現呂布與貂蟬私會,就是把手戟扔出去刺呂布的,而不是呂布立在亭子邊的長戟。羅貫中非說是長戟,那是渲染氣氛。
看完了俺上面的敘述,當您再看到演練戟法的武林之人,他練得地道不地道,可就一眼便知了。請看下面的視頻,簡直就是瞎砍,而最重要的“鈎截攪奪”卻完全沒交代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