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新帖一:侃侃【行香子】这个婉转优雅的词牌 |
送交者: 曹雪葵 2018年09月21日12:45:58 于 [诗词歌赋] 发送悄悄话 |
侃侃【行香子】这个婉转优雅的词牌 (2014 曹雪葵)
这回咱们侃侃【行香子】这个词牌。它不像【钗头凤】有陆游和唐婉那生离死别凄美惨烈的背景,放古狗搜了一番,仅得到较为可信的宋人程大昌在《演繁露》中的考证:“‘行香’即佛教徒行道烧香。调名本此。”
诸位都知道,某词牌知名度的高低常与是否有某位大词人用它填出了传世之作有根本关联,如提起【水调歌头】,人们立马想到苏轼的“明月几时有”,一提【满江红】就怒发冲冠了,而当提起【行香子】时... 竟想不起谁来。呵呵
愚以为【行香子】是个小令,名中的“子”相当于“曲”,凡词牌有“子”字的,几乎都是小令。因其短小,似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缺憾,只能写小巧的格调,大作就少了。不过古有一人却因之成名,此人乃北宋的张先,他填词喜欢精工细作而受人称赞。《古今诗话》中讲了这么个故事:
有位客人对张先说:“知道不?你有个外号叫‘张三中',这‘三中’正是阁下《行香子》里的‘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谁知对这样的恭维他倒卖起关子来了,只听他答道:“咋不叫俺张三影涅?”客人一下子被他问住了,原来张先词作中他自己最得意的句子原来是:
由此可见,读某首诗词作品,要读者和作者英雄所见略同其实很难。且让俺把“张三中”的这首词贴来与诸位分享:
苏轼有一首《行香子》颇有酒意,又有琴声,很合俺口味,也贴来共享:
而【行香子】的正格大多以苏轼所作为准,其谱如下:
介【行香子】在修辞上有个独特之处必须说明:其下片最后一行三个分句的倒数第二个字(即上面“ˇ”号前面的字)要排比(重复)出现,如“张三中”的:
不过这并非硬性规定,也有倒数第三个字采用排比的,如上面苏轼的:
另外,还由于个人用笔习惯的不同,也有上片和下片的最后一行都采用排比的,如上面苏轼所作的;更有上下片最后一行都不采用排比的,如下面辛弃疾的:
还有个逗趣的现象,俺也得跟诸位说下子:上面俺提到词牌名中的“子”字相当于“曲”,所以这类名中带“子”的词牌都有曲的痕迹,它们甚至还能加衬字,在啥地方加?就在最后的排比行,请见下面李清照所作:
其实李清照这首【行香子】也被普遍接受为另一个变格,诸位不难发现,它下片第一行的“见”字为仄声,如此则整个词牌变为:
* 而此时下片的第一二行,要写成一个完整的句子,即:
否则全篇旋律就被“破坏”料。这半天说得这么热闹,最后就让俺也跟着香一回呗:
【行香子】:遇雨感怀(by 曹雪葵)
天脸阴晴,人世衰兴。
十年树老,缠倒枯藤。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17: | 《活动.在水一方》诸诗友佳作集锦(共6 | |
2017: | 活动作业 带露芙蓉 | |
2016: | 【旧相片】五绝 中华新韵 八寒平声韵 | |
2016: | 归字谣四首 诗书茶花 | |
2015: | 【鹧鸪天】中秋思乡抒怀 | |
2015: | 响应班长咏月。五绝三首 | |
2014: | 【念奴娇】 菊花茶 | |
2014: | 活动:七律-吾家有菊 | |
2013: | [诗话] 秋天里的春天 | |
2013: | 玉楼春 又教落英添乱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