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人音乐才能之缺乏 |
送交者: foxgege 2010年02月09日01:33:05 于 [诗词歌赋] 发送悄悄话 |
中国人在古代也有歌舞。宫廷里给皇帝消遣用的舞蹈,也有音乐为之伴奏。这些古词,本来都是有旋律的。比如,念奴娇,蝶恋花,西江月,等等,这都是用来唱的,不是用来念的。这都是词牌名,有固定的旋律,可以演唱,也可以载歌载舞。但是后来,这些旋律都不见了,没有流传下来。为什么呢?那是因为中国人没有一套好的记谱方法。中国人古代也有一种叫做“工尺谱”的记谱方式,但那是用文字来记录旋律,你想想看,旋律是用来演唱或演奏的,音乐的旋律乃是人类文化中最纤细,最敏感,最复杂的一种艺术表达方式,用文字那样固化的东西来记录,焉能把音乐的精髓持续不断地,准确地记录出来? 果不其然,这一大堆美妙的诗词作品,但是因为没有记谱的方法,其旋律就逐渐失传了。古人有一些发明,有一些文学成就和哲学成就,但是唯独没有发现记谱方法,这就是中国人音乐才能不发达的最有力的证据之一。 20世纪初,中国出现了一大批向往西方文明的有识之士,比如伟大的蔡校长,就是在德国进修美学出身的优秀的独立知识分子。蔡校长的北大,那是中国人的骄傲,多么自由的学术风气,多么开放的学术环境!蔡校长41岁时辞去教育总长的职务,再次远赴德国留学,成为一个传说般的壮举。今天的中国人,哪一位教育总长有这样潇洒的心灵?可惜后来的北大,成了共产党的副部级单位,变成了笼中的夜莺,再也没有了自由的风采。当年的北大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在蔡校长麾下,既有保守派,又有维新派,既有老先生,又有新学者,北大一派生机盎然。蔡校长追求美育,包括音乐方面的教育。刘半农他们都积极地推广音乐教育,成为一个良好的发端。 可惜救亡压倒了启蒙,中国发展的进程被日本鬼子打断了。外敌当前,又有一大帮乡村出身的共产分子捣乱,国将不国,哪里还有闲情逸致来推广音乐教育,这使得本来就缺乏的音乐才能的中国人,更失去了受教育受启发的机会。命苦啊! 不过,话说回来,那个时代虽然有外敌,国家还没有亡,而且国内的学术空气还是自由的。有一个杰出的才子叫李叔同,后来成了弘一法师,他就创作了很多优秀的歌曲,最出名的是那首《送别》。 ------------------------------------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觥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 这样优美的作品,后来的中国人,谁还写得出来? 那个年代虽然动荡,也还有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这样的作品,虽然旋律很简单,总算给汉族人贫瘠不堪的文化生活里增添了一个小小的亮点…… 中国人没有音乐的第二个原因,那就是1949年以后有了伟大的共产党的领导。 对于欧洲人来说,他们从来不认为艺术家的创作活动必须要有一个政治化的标准,所以贝多芬对公爵说:世界上公爵千千万万,但是贝多芬只有一个。在他们看来,这只是欧洲的艺术家基于艺术创作标准的一种自然流露,而并非值得特别赞赏的举动。梵高画油画,卡夫卡写小说,都是这样,艺术家仅仅为了他所钟爱的艺术而存在,而不是为了一个政党而存在,也不是为了教育大众而存在。 苦命的中国人偏偏又碰上了一个叫毛泽东的人,他没有受到过良好的教育却什么都想管,还没有掌权,就在延安弄了个《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把中国所有的文化艺术活动的创作,都统管起来了。偶尔有不听话的艺术家,就拉出去崩了,或者让你家破人亡。比如,很有个性的作家胡风,他就是对毛的《讲话》不买账,才被弄得生不如死,而且牵连了2000多人。很难想象,这样的国家,还会有什么音乐作品吗? 不幸的是,到现在中国人还没有摆脱这样的管制,而且更加不幸的是,这种艺术观已经成了中国人的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 毛以后,中国有过一段短暂的文化自由,就是20世纪80年代。但是好景不长,89年一个转向,就回到了比毛时代更加黑暗的独裁圈套里去了。与此同时,中国以一种难以令人置信的神速,进入了一个血淋淋的原始商品社会,也就是说,表面看来中国很自由,但是这个自由仅仅停留在经济领域,而在艺术文化领域,比起毛时代,尚没有丝毫的进步。更糟糕的是,所有的艺术创作,从政治挂帅转向了经济效益挂帅,整个社会风气就是浮躁和虚荣,这样的社会环境,同样不能产生好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 相比之下,中国人里的“少数民族”倒是有很多不错的音乐传统,你看看汉族人的节日,几乎都是大吃大喝,而少数民族的节日,一定是载歌载舞,那都是他们民族的音乐。他们的总体文明状态或许比不上汉族人,但是在他们的血液里,比汉族人有着更多的音乐基因。这一点不容否认。 概括地说,中国人,在音乐方面,是先天不足再加上后天辖制,所以没有音乐成就,也是理所当然。 看看紧邻的日本人,他们的近代音乐也是从欧洲学来的,就如同政治民主化一样,日本人也从本质上虚心学习欧洲的音乐,从来没有人为的辖制和阻碍。日本风格浓郁的“演歌”,其乐队都是纯粹的西洋乐器,总体效果可谓珠联璧合天衣无缝。日本人比中国人重视事物的本质,重视钻研,并且有极认真的态度。他们在音乐创作和演奏方面,都有一大批蜚声世界的艺术家,令中国人不得望其项背。 中国人在本国的音乐作品时,很多人知道有个《梁祝》。坦率地讲,这样一个作品,其创作水准在欧洲人看来,充其量算个音乐学院作曲系低年级的习作水准,从演奏来看,这个作品根本就不够格成为演奏会的常奏曲目。日本有个女小提琴家西崎崇子演奏过,还有法国那个根本不入流的克莱德曼,也演奏过,这样的演奏家都是在本国和世界上混不下去的水准,跑到中国去讨一份廉价的掌声,赚点钱而已。 况且,就算是这样的作品,中国也只有可怜的一部而已…… 2009/12/1 东京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09: | 将进酒 大西线歌 (旧作) | |
2009: | 【浪淘沙】雪 (和南山兄) | |
2008: | 雪梅香 当前情状 应Blue Ivy 之邀 | |
2008: | 西江月 咏史 杞梁妻 | |
2007: | 再别故乡情 (改后重贴) | |
2007: | 日出, 在西岳 | |
2006: | 花雨 | |
2006: | 恭贺新禧! | |
2005: | 七律 和吴宗 | |
2005: | 感春(次韵吴宗《庆新春》) | |